汽车后扭转横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36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扭转横梁,所述汽车后扭转横梁为封闭式截面的后扭转横梁,所述后扭转横梁的中段为V型断面,所述后扭转横梁的两端为方型接口,所述中段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方型接口之间通过过渡区域和扩口区域连接,所述方型接口用于搭接纵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后扭转横梁成型形状稳定、重量轻、提高后桥的侧向刚度。通过采用这种封闭截面后扭转横梁的设计结构,可以减轻零件的重量,增加零件的疲劳寿命和提升车辆的可操控性。

Rear torsion beam of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orsion beam of automobile, the automobile rear torsion beam closed section torsion beam, the torsion beam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V section, the torsion ends of the beam is square interface,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middle respectively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square through the interface transition region and the flaring region, the interface for overlapping longitudinal arm. The rear torsion beam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table in shape, light in weight and higher in lateral stiffness of the rear axle. By adopting this closed section, the design structure of torsion beam can reduce the weight of parts, increase the fatigue life of parts and enhance the controllability of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扭转横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扭转横梁。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扭转梁后桥是连接车身与悬架系统的重要部件,可以传递载荷、隔振、提供车轮合适的运动自由度、约束车轮定位参数,保证整车操纵稳定性。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利于后排空间布置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小型车及紧凑型车。横梁是扭转梁后桥中的核心零件,传递纵梁间的载荷,提供一定的刚度支撑,克服车身侧倾。目前,扭转梁后桥横梁主要有开口截面型式、封闭截面型式。图1为现有技术中开口截面型式横梁的仰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开口截面型式横梁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开口截面横梁10内部均需焊接加强板11,以提供足够的扭转刚度,侧向支撑。目前开口截面型式扭转梁后桥的主要缺点有:一、焊接难度较大,热影响区重叠,造成加强板与横梁搭接处易产生疲劳开裂。二、结构复杂,增加夹具设计难度,不利于生产过程控制。三、零件数量多,重量较重,提供扭转效率低,不利于整车燃油经济性。图3为现有技术中封闭截面型式横梁的后视图。如图3所示,封闭截面的横梁分为中段a、过渡区域b、搭接区域c。图4为现有技术中封闭截面型式横梁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封闭截面型式横梁的中段为V型或U型断面,通过过渡区域,与两侧纵臂搭接。目前封闭截面型式扭转梁后桥的主要缺点有:一、横梁中段为平直,剪切中心较低,易出现过渡转向。二、横梁整体截面周长变化率为5%以内,侧向刚度较低,横梁与纵臂搭接焊缝长度较短,易产生疲劳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扭转梁后桥横梁结构复杂,容易疲劳开裂等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后扭转横梁。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汽车后扭转横梁,其特点在于,所述汽车后扭转横梁为封闭式截面的后扭转横梁,所述后扭转横梁的中段为V型断面,所述后扭转横梁的两端为方型接口,所述中段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方型接口之间通过过渡区域和扩口区域连接,所述方型接口用于搭接纵臂。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扭转横梁采用内高压成型工艺制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扭转横梁的中段的两侧截面呈椭圆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扭转横梁的中段的截面和所述过渡区域的截面为等周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扭转横梁的扩口区域通过内高压成型进行扩口,且所述扩口区域的两侧截面周长比中部截面周长增加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扭转横梁的中段拱起,且所述中段高出所述后扭转横梁的两端所述方型接口35mm。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汽车后扭转横梁成型形状稳定、重量轻、提高后桥的侧向刚度。通过采用这种封闭截面后扭转横梁的设计结构,可以减轻零件的重量,增加零件的疲劳寿命和提升车辆的可操控性。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开口截面型式横梁的仰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开口截面型式横梁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封闭截面型式横梁的后视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封闭截面型式横梁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汽车后扭转横梁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汽车后扭转横梁的中段的截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汽车后扭转横梁的过渡区域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汽车后扭转横梁的扩口区域的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汽车后扭转横梁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5为本技术汽车后扭转横梁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汽车后扭转横梁的中段的截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汽车后扭转横梁的过渡区域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汽车后扭转横梁的扩口区域的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汽车后扭转横梁的安装示意图。如图5至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扭转横梁,其采用封闭式截面的后扭转横梁,后扭转横梁30的中段31为V型断面,后扭转横梁30的两端32为方型接口,中段3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方型接口32之间通过过渡区域33和扩口区域34连接,此处的方型接口32用于搭接纵臂40。优选地,后扭转横梁30采用内高压成型工艺制成。后扭转横梁30的中段31的两侧截面呈椭圆形。此处的后扭转横梁30的中段31的截面A和过渡区域33的截面B为等周长。这样可以保证成型稳定,防止起皱、开裂等成型缺陷。后扭转横梁30的扩口区域34通过内高压成型进行扩口,且扩口区域34的截面C的两侧截面周长比中部截面周长增加20%。这样可以提高横梁侧向刚度,增加横梁与纵梁焊缝长度,改善局部强度。优选地,将后扭转横梁30设置为中段31拱起的形状,且中段31高出后扭转横梁30的两端方型接口35mm。这种结构可以抬高后桥的剪切中心,提高后桥RollSteer,使车辆趋于不足转向,防止发生甩尾,改善车辆操纵稳定性。扭转横梁30的中段通过调整截面周长、截面形状保证一定的扭转刚度,中段拱起,高于两端接口处,利于抬高后桥剪切中心,提高后桥RollSteer(侧倾转向),使车辆趋于不足转向,防止发生甩尾,改善车辆操纵稳定性。本技术汽车后扭转横梁成型形状稳定、重量轻、提高后桥的侧向刚度。通过采用这种封闭截面后扭转横梁的设计结构,可以减轻零件的重量,增加零件的疲劳寿命和提升车辆的可操控性。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后扭转横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扭转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扭转横梁为封闭式截面的后扭转横梁,所述后扭转横梁的中段为V型断面,所述后扭转横梁的两端为方型接口,所述中段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方型接口之间通过过渡区域和扩口区域连接,所述方型接口用于搭接纵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扭转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扭转横梁为封闭式截面的后扭转横梁,所述后扭转横梁的中段为V型断面,所述后扭转横梁的两端为方型接口,所述中段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方型接口之间通过过渡区域和扩口区域连接,所述方型接口用于搭接纵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转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扭转横梁采用内高压成型工艺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转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扭转横梁的中段的两侧截面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辰倪海华殷梅唐希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