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9387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取力器结构强度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和穿设于壳体内的输出轴,输出轴上套设有位于壳体内的输出齿轮,壳体的侧部设有与输出齿轮啮合的输入齿轮,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一和端盖二,输出轴的一端穿过端盖二后延伸至壳体外侧,输出轴的两端与壳体之间分别设有轴承,输出齿轮靠近端盖一的一端设有轴向凹孔,该轴向凹孔的侧壁上具有啮齿,输出轴上还套设有与输出轴周向限位设置的传动齿轮,端盖一内设有用于驱动传动齿轮沿输出轴轴向运动的驱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强度高、工作时活塞磨损小等优点。

A high strength inpu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orce collector with high strength input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It solves the problems of low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short service life of the existing force collector. Take power for the high intensity input device, including the internal cavity of the shell and the output shaft inside the shell, the output shaft is sleeved on the output gear in the shell 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gear output input gear, both ends of the shell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end cover and the end cover two, end the output shaft through the end cap two after extending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bearing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between both ends of the output shaft and the shell, the output gear near the end cover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axial concave hole, a side wall of the rodent axial concave hole, the output shaft and the output shaft is sleeved with a circumferential spacing setting transmission the end cover is arranged in the gear, a driv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gear along the axi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small wear and wear of the piston when wor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
技术介绍
取力器(PowerTakeOff,缩写PTO),就是一组或多组变速齿轮,又称功率输出器,一般是由齿轮箱、离合器、控制器组合而成,与变速箱低档齿轮或副箱输出轴连接,将动力输出至外部工作装置,如举升泵。现有的取力器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壳体上连接有输入轴、输出轴和传动齿轮。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取力器[申请公开号为CN106090062A],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还包括输出轴、输入齿轮、输出齿轮、活塞和弹簧,输出轴连接在壳体内且输出轴的两端与壳体之间均具有轴承,输出齿轮套在输出轴上,输入齿轮连接在壳体上且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相啮合,输出轴与输出齿轮之间具有离合机构,活塞和弹簧均套在输出轴上且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活塞具有远离离合机构的趋势。上述的新型取力器具有结构紧凑且动作顺畅的优点,但在输出轴与输出齿轮之间设置离合机构,离合机构的结构复杂,安装定位不方便;另外在输出轴内设置较长的进气通道,不仅加工不方便,而且还降低了输出轴的转动刚性;当输出轴旋转时,套设在输出轴上的活塞长时间处于摩擦状态,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强度高、工作时活塞磨损小的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和穿设于壳体内的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位于壳体内的输出齿轮,所述壳体的侧部设有与输出齿轮啮合的输入齿轮,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一和端盖二,所述输出轴的一端穿过端盖二后延伸至壳体外侧,所述输出轴的两端与壳体之间分别设有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齿轮靠近端盖一的一端设有轴向凹孔,该轴向凹孔的侧壁上具有啮齿,所述的输出轴上还套设有与输出轴周向限位设置的传动齿轮,所述的端盖一内设有用于驱动传动齿轮沿输出轴轴向运动的驱动结构,在该驱动结构的作用下所述传动齿轮的轮齿与上述的啮齿啮合或脱离啮合。在上述的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中,所述的输出轴上具有贯通输出轴设置且其长度方向沿输出轴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开槽,所述的导向开槽内穿设有沿输出轴径向延伸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传动齿轮固连。限位杆的直径等于导向开槽的宽度,但小于导向开槽的长度,将其定位好后传动齿轮只能相对于输出轴周向运动,相对于输出轴不能周向转动。在上述的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中,所述的传动齿轮上具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层孔一和与层孔一相对设置的层孔二,所述的限位杆为螺栓且螺栓的杆头位于层孔一内,所述螺栓的杆体穿过层孔一和导向开槽后伸入至层孔二内。当杆体穿过导向开槽并伸入到层孔二内时,可通过螺母进行固定,螺母位于层孔二内。在上述的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中,所述的输出轴靠近端盖一的一端内设有与导向开槽相交设置的轴孔,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穿设与轴孔内的推杆和设于轴孔内端的弹簧,所述推杆的内端抵靠在弹簧上,上述的限位杆与推杆固连。在上述的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中,所述的推杆上具有径向通孔,上述的限位杆穿设在该径向通孔内。径向通孔的孔径与限位杆的外径基本相等,推杆的轴向运动可通过限位杆带动传动齿轮的轴向运动,当限位杆位于导向开槽的一端时,传动齿轮的轮齿与啮齿脱离啮合,当限位杆位于导向开槽的另一端时,传动齿轮的轮齿与啮齿啮合。在上述的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中,所述轴孔的内端设有孔径小于轴孔孔径的安装孔,上述的弹簧设于该安装孔内。弹簧处于伸出状态时,总长度要大于安装孔的深度。在上述的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中,所述的端盖一内设有活塞腔,所述的活塞腔内设有活塞,所述的端盖一远离输出轴的一端设有与活塞腔连通的进气孔,上述的推杆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抵靠在活塞上。在上述的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中,所述推杆靠近活塞的一端设有凹口,所述的凹口内设有抵靠在活塞上的钢球。在上述的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中,所述的活塞内嵌入有耐磨块,所述的钢球抵靠在该耐磨块的端面上且与耐磨块点接触。工作时,通过进气孔向活塞腔内充气,推动活塞向输出轴一端运动,耐磨块推动钢球从而推动推杆向轴孔内运动,弹簧逐渐被压缩,传动齿轮的轮齿与啮齿啮合,输入齿轮转动带动输出齿轮转动,输出齿轮在传动齿轮、限位杆和导向开槽的作用下带动输出轴旋转,实现动力的输出。将活塞腔内气体放出后,推杆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带动活塞复位,传动齿轮脱离输出齿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传动齿轮、限位杆和推杆代替传统的离合机构,组装方便且制造成本低;未在输出轴内设置长距离的进气通道,大大提高了输出轴的转动刚性,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旋转时推杆与活塞点接触,降低了磨损,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输出轴;3、输出齿轮;4、输入齿轮;5、端盖一;6、端盖二;7、轴向凹孔;8、传动齿轮;9、导向开槽;10、限位杆;11、轴孔;12、推杆;13、弹簧;14、活塞腔;15、活塞;16、进气孔;17、钢球;18、耐磨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1和穿设于壳体1内的输出轴2,输出轴2上套设有位于壳体1内的输出齿轮3,壳体1的侧部设有与输出齿轮3啮合的输入齿轮4,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一5和端盖二6,输出轴2的一端穿过端盖二6后延伸至壳体1外侧,输出轴2的两端与壳体1之间分别设有轴承。如图1所示,在输出齿轮3靠近端盖一5的一端设有轴向凹孔7,该轴向凹孔7的侧壁上具有啮齿,输出轴2上还套设有与输出轴2周向限位设置的传动齿轮8,端盖一5内设有用于驱动传动齿轮8沿输出轴2轴向运动的驱动结构,在该驱动结构的作用下所述传动齿轮8的轮齿与上述的啮齿啮合或脱离啮合。如图1所示,输出轴2上具有贯通输出轴2设置且其长度方向沿输出轴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开槽9,导向开槽9内穿设有沿输出轴2径向延伸的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两端分别与传动齿轮8固连。限位杆10的直径等于导向开槽9的宽度,但小于导向开槽9的长度,将其定位好后传动齿轮8只能相对于输出轴2周向运动,相对于输出轴2不能周向转动。如图1所示,传动齿轮8上具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层孔一和与层孔一相对设置的层孔二,限位杆10为螺栓且螺栓的杆头位于层孔一内,螺栓的杆体穿过层孔一和导向开槽9后伸入至层孔二内。当杆体穿过导向开槽9并伸入到层孔二内时,可通过螺母进行固定,螺母位于层孔二内。如图1所示,输出轴2靠近端盖一5的一端内设有与导向开槽9相交设置的轴孔11,驱动结构包括穿设与轴孔11内的推杆12和设于轴孔11内端的弹簧13,推杆12的内端抵靠在弹簧13上,限位杆10与推杆12固连。本实施例中,在推杆12上具有径向通孔,限位杆10穿设在该径向通孔内。径向通孔的孔径与限位杆10的外径基本相等,推杆12的轴向运动可通过限位杆10带动传动齿轮8的轴向运动,当限位杆10位于导向开槽9的一端时,传动齿轮8的轮齿与啮齿脱离啮合,当限位杆10位于导向开槽9的另一端时,传动齿轮8的轮齿与啮齿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1)和穿设于壳体(1)内的输出轴(2),所述的输出轴(2)上套设有位于壳体(1)内的输出齿轮(3),所述壳体(1)的侧部设有与输出齿轮(3)啮合的输入齿轮(4),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一(5)和端盖二(6),所述输出轴(2)的一端穿过端盖二(6)后延伸至壳体(1)外侧,所述输出轴(2)的两端与壳体(1)之间分别设有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齿轮(3)靠近端盖一(5)的一端设有轴向凹孔(7),该轴向凹孔(7)的侧壁上具有啮齿,所述的输出轴(2)上还套设有与输出轴(2)周向限位设置的传动齿轮(8),所述的端盖一(5)内设有用于驱动传动齿轮(8)沿输出轴(2)轴向运动的驱动结构,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所述传动齿轮(8)的轮齿与上述的啮齿啮合或脱离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1)和穿设于壳体(1)内的输出轴(2),所述的输出轴(2)上套设有位于壳体(1)内的输出齿轮(3),所述壳体(1)的侧部设有与输出齿轮(3)啮合的输入齿轮(4),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一(5)和端盖二(6),所述输出轴(2)的一端穿过端盖二(6)后延伸至壳体(1)外侧,所述输出轴(2)的两端与壳体(1)之间分别设有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齿轮(3)靠近端盖一(5)的一端设有轴向凹孔(7),该轴向凹孔(7)的侧壁上具有啮齿,所述的输出轴(2)上还套设有与输出轴(2)周向限位设置的传动齿轮(8),所述的端盖一(5)内设有用于驱动传动齿轮(8)沿输出轴(2)轴向运动的驱动结构,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所述传动齿轮(8)的轮齿与上述的啮齿啮合或脱离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轴(2)上具有贯通输出轴(2)设置且其长度方向沿输出轴(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开槽(9),所述的导向开槽(9)内穿设有沿输出轴(2)径向延伸的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的两端分别与传动齿轮(8)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输入装置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齿轮(8)上具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层孔一和与层孔一相对设置的层孔二,所述的限位杆(10)为螺栓且螺栓的杆头位于层孔一内,所述螺栓的杆体穿过层孔一和导向开槽(9)后伸入至层孔二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许冬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佰事瑞帕瓦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