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吸振式车轮降噪块及降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车轮进行减振、降噪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轮上的降噪块。
技术介绍
列车行驶时,车轮在轨道上滚动,由于表面粗糙度及轮轨踏面凹凸不平,激发车轮模态振动响应,产生强烈振动和结构噪声,并经车轮表面辐射到空气传播。若将一种降噪结构或材料安装在车轮上,通过抑制振动噪声源能量,可达到降低车轮噪声辐射等级的目的。车轮降噪现有技术主要有以下4种:车轮阻尼器、车轮降噪板、车轮降噪环、弹性车轮。其中,与本专利技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车轮阻尼器。经检索,国内有两篇已公开专利“CN201620760079.2车轮用多层阻尼器”和“CN201610568521.6车轮用多层阻尼器及阻尼方法”,其技术方案及结构特征为:一种车轮用多层阻尼器,其结构组成包括安装板(1)、约束层(2)、垫片(4)和阻尼橡胶(3),安装板、约束层、垫片和阻尼橡胶组成阻尼器(9),阻尼器通过螺栓(10)呈环状结构均匀的安装在车轮(8)上的燕尾槽中,约束层与垫片交替形成夹层结构,夹层结构的上部弧形端面与安装板进行焊接,夹层结构中所产生的空隙用阻尼橡胶进行填充,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吸振式车轮降噪块,车轮降噪块包括稳固支架和弹性阻尼层(4),稳固支架上开有安装孔(5),其特征在于,稳固支架包括安装板(1)、共振板(2)和中间体(3),共振板(2)包括弹性部分和质量部分,弹性部分和质量部分交替分布,弹性阻尼层(4)与共振板(2)交替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吸振式车轮降噪块,车轮降噪块包括稳固支架和弹性阻尼层(4),稳固支架上开有安装孔(5),其特征在于,稳固支架包括安装板(1)、共振板(2)和中间体(3),共振板(2)包括弹性部分和质量部分,弹性部分和质量部分交替分布,弹性阻尼层(4)与共振板(2)交替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吸振式车轮降噪块,其特征在于,中间体(3)为一体式结构,中间体(3)设在安装板(1)上,共振板(2)设在中间体(3)的两侧,共振板(2)为悬臂梁式结构,同一侧的共振板(2)之间形成有空腔,弹性阻尼层(4)嵌在所述的空腔中和/或阻尼层(4)分布在稳固支架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吸振式车轮降噪块,其特征在于,稳固支架由金属材料制成,稳固支架的共振板(2)沿长度方向划分有弹性部分和质量部分,弹性部分的厚度小于质量部分的厚度和/或弹性部分的宽度小于质量部分的宽度;弹性阻尼层(4)由弹性阻尼材料制成,弹性阻尼层(4)与共振板(2)粘接成一个整体。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动力吸振式车轮降噪块,其特征在于,共振板(2)靠近中间体(3)的一端为弹性部分,远离中间体(3)的一端为质量部分;弹性阻尼层(4)嵌在共振板(2)之间,弹性阻尼层(4)为两层,上层的弹性阻尼层(4)外侧为长条状,内侧为n状,下层的弹性阻尼层(4)为长条状。5.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动力吸振式车轮降噪块,其特征在于,共振板(2)靠近中间体(3)的一端为弹性部分,远离中间体(3)的一端为质量部分;弹性阻尼层(4)嵌在共振板(2)之间,弹性阻尼层(4)为两层,上层的弹性阻尼层(4)外侧为长条状,内侧为方块状,且上层的方块状弹性阻尼层(4)与长条状弹性阻尼层(4)交替分布,下层的弹性阻尼层(4)为长条状。6.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动力吸振式车轮降噪块,其特征在于,共振板(2)靠近中间体(3)的一端为弹性部分,远离中间体(3)的一端为质量部分;弹性阻尼层(4)嵌在共振板(2)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才春,查国涛,胡金昌,王心龙,傅荣,程海涛,涂奉臣,林胜,周海军,穆洪帅,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