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用双压环式弹性车轮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用双压环式弹性车轮。
技术介绍
低地板轨道车辆以其无需设置站台、方便旅客上下车等优点而备受乘客欢迎。小轮径轮对转向架是实现低地板结构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839199.8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包括两侧具有安装环槽的轮箍、具有缺口的轮心及压环和两个橡胶圈,压环设置在轮心的缺口处并与轮心紧固件连接,橡胶圈为两侧部嵌接有内金属板和外金属板的弹性体,两橡胶圈侧面的内凸块分别与轮箍连接盘对应的内凹槽相配扣合、外凸块分别与轮心侧面上对应的外凹槽和压环侧面上对应的外凹槽相配扣合,将两橡胶圈对称压接在轮心与轮箍之间及压环与轮箍之间,橡胶圈的外周与轮箍的外孔壁之间具有外径向间隙h1,橡胶圈的内周与轮心轴颈及压环轴颈之间具有内径向间隙h2,橡胶圈与垂直切面之间的夹角α在0-20°。中国专利号201520788687.X的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它包括轮心、轮辋、弹性块,所述弹性块设置在轮心和轮辋之间,所述轮辋的两侧表面为与制动夹钳配合的制动面。上述两技术由于轮辋(轮箍)侧表面为制动面,所以轮辋(轮箍)是磨损件,材料选取局限性大,更换成本高,同时难以实现更小轮径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降低磨损件更换成本且适用于小轮径的轨道交通用双压环式弹性车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用双压环式弹性车轮,具有轮箍、前弹性圈、后弹性圈以及处于轮箍内的轮心,所述轮箍的腔为由前腔、中腔和后腔组成的H形腔,前、后腔内分别设有前、后压环,前压环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交通用双压环式弹性车轮,具有轮箍(1)、前弹性圈(4)、后弹性圈(5)以及处于轮箍(1)内的轮心(6),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箍(1)的腔为由前腔(1‑1)、中腔(1‑2)和后腔(1‑3)组成的H形腔,前、后腔内分别设有前、后压环(2、3),前压环(2)的后侧面上设有环形的凹陷区(2‑1),后压环(3)的前侧面上设有环形的凹陷区(3‑1),轮心(6)的外周面上且位于中腔(1‑2)的部位设有梯形凸环(6‑3),前、后压环(2、3)的凹陷区的内壁面分别与轮心梯形凸环(6‑3)前、后侧面之间设有前、后空间,所述前弹性圈(4)处于前空间中且被前压环(2)和轮心梯形凸环(6‑3)所夹持,后弹性圈(5)处于后空间中且被后压环(3)和轮心梯形凸环(6‑3)所夹持,前、后弹性圈(4、5)成内八字形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用双压环式弹性车轮,具有轮箍(1)、前弹性圈(4)、后弹性圈(5)以及处于轮箍(1)内的轮心(6),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箍(1)的腔为由前腔(1-1)、中腔(1-2)和后腔(1-3)组成的H形腔,前、后腔内分别设有前、后压环(2、3),前压环(2)的后侧面上设有环形的凹陷区(2-1),后压环(3)的前侧面上设有环形的凹陷区(3-1),轮心(6)的外周面上且位于中腔(1-2)的部位设有梯形凸环(6-3),前、后压环(2、3)的凹陷区的内壁面分别与轮心梯形凸环(6-3)前、后侧面之间设有前、后空间,所述前弹性圈(4)处于前空间中且被前压环(2)和轮心梯形凸环(6-3)所夹持,后弹性圈(5)处于后空间中且被后压环(3)和轮心梯形凸环(6-3)所夹持,前、后弹性圈(4、5)成内八字形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双压环式弹性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环(2)的前端伸出于轮箍(1)的前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双压环式弹性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压环(3)的后揣伸出于轮箍(1)的后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涛,戚援,侯传伦,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