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自动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852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灯具自动装配装置,通过矫正装置对容易产生形变的导电支架进行矫正后再装配进入灯罩中,然后再通过转动盘侧设置的工位组件依次装配进入灯珠和卡扣,并且对装配进入的灯珠进行测试,完后由灯珠、灯罩、导电支架和卡扣组成的牌照灯具的自动装配,完成了转盘集成转配模式和自动测试,实现牌照灯具的全自动化生产,为牌照灯具的高产能提供有力保障。

An automatic assembly device for lamps and lanterns

Automatic assembl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mp, by correcting device easy to produce conductive support deformation correction after assembly into the shade, and then through the station side of the rotating disc assembly is arranged in the assembly into the lamp and the buckle, and tested the assembly into the lamp, lamp, lamp, after the the conductive bracket and a buckle assembly consisting of the automatic license plate lamp, completed the integration mode and automatic test turntable assembly, automatic production license plate lamp, providing a powerful guarantee for high capacity license plate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具自动装配装置
本技术涉及零件自动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具自动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牌照灯是夜间或者天色比较暗的时候和行车位置等小邓一起打开的用以照亮牌照的灯,一般用于配合警方在夜间跟踪和监视工作;汽车牌照灯的安装非常简便,螺丝形状的灯泡安装在车后牌照的上方,起到照明与装饰的作用;如果不小心闯了红灯或酿成交通事故,它将成为警察搜捕中的重要帮手;按照有关规定,所有车辆夜间行驶时,都必须打开车后的牌照灯;而汽车牌照灯的亮度,夜间正常视力在20米之内,必须能看清牌照号码;按规定要求汽车牌照灯必须与小灯同一个开关控制。现有的汽车牌照灯由灯罩、导电支架、卡扣和灯珠组成,其装配的工程十分复杂,而且导电支架由于容易弯折,无法准确装配,并且还需要对其进行通电测试;现有的人工装配方式不仅十分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而且稳定性和质量也不够,因此需要一种能自动装配的装置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提供一种灯具自动装配装置,完成汽车牌照灯的自动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和产品装配质量的稳定性,降低人工成本。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灯具自动装配装置,包括总装底座和设置于总装底座上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若干配件底板,所述配件底板上设置有灯罩底座、灯珠底座和导电支架底座,所述转动盘侧还依次环设有第一工位组件、第二工位组件、第三工位组件、第四工位组件、第五工位组件、第六工位组件、第七工位组件、第八工位组件、第九工位组件、第十工位组件,每个工位组件都依次对应一个转动盘上的配件底板;所述第一工位组件为上下料结构,包括用于放置灯罩的托盘,用于放置托盘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一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单轴运动装置,所述第一单轴运动装置上设置有第一移动气缸,所述第一移动气缸下设置有用于抓取托盘放置到第一底板上的第一抓取件,所述第一底板上还设置有支撑滑移架,所述第一底板另一端还设置有第一中转装置,所述支撑滑移架下设置有第一移动抓取装置用于抓取托盘上的灯罩放置到第一中转装置上,所述第一中转装置一侧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转夹爪,另一端则设置有第二翻转夹爪,所述翻转装置转动第一翻转夹爪和第二翻转夹爪用于将中转装置上的灯罩放置到配件底板上的灯罩底座,将灯罩底座上已经完成的产品放置到第一中转装置上,完成上下料的操作;所述第二工位组件包括用于运送导电支架和灯珠的第二传输通道、设置在转动盘侧的第二中转平台、设置在第二中转平台和第二传输通道之间的第二运送轨道,所述第二运送轨道上设置有第二移动抓取件用于将第二传输通道上的产品运送至第二中转平台上,所述第二中转平台一侧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设置有第二单轴运动装置,所述第二单轴运动装置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吸取装置用于将第二中转平台上的灯珠和导电支架放置到配件底板上的灯珠底座和导电支架底座;所述第三工位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架和设置于第三支撑架上的第三竖轴运动装置,所述第三竖轴运动装置上设置有第三平移板,所述第三平移板上设置有第三平移装置,所述第三平移装置下设置有第三下压矫正头用于下压矫正导电支架底座内的导电支架;所述第四工位组件包括第四支撑架和设置在第四支撑架上的第四平移滑动轨道,所述第四平移滑动轨道上设置有第四平移气缸,所述第四平移气缸下设有第四下压推板,所述第四下压推板下设置平移推动装置,所述平移推动装置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夹爪,所述平移推动装置下中端则设置有两个与外夹爪对应的内夹爪,所述第四下压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辅助下压推板,另一端还设置有第二辅助下压推板,所述第一辅助下压推板下设置有第一辅助下压块,所述第二辅助下压推板下设置有第二辅助下压块,所述外夹爪和内夹爪伸入导电支架通过平移推动装置推动使得对应设置的外夹爪和内夹爪夹持住导电支架,使其下压放置入灯罩底座上的灯罩内,并且通过第一辅助下压块和第二辅助下压块辅助下压保证导电支架装配入灯罩内;所述第五工位组件包括第五支撑架,所述第五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五下压气缸,所述第五下压气缸下连接有第五下压装置,所述第五下压装置内设置有切刀用于下压切断导电支架一端两个插针的连接处防止短路,所述第五支撑架下设置有第五固定装置,所述第五固定装置一端还设置有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五驱动装置驱动第五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配件底板上的灯罩底座;所述第六工位组件包括第六支撑架,所述第六支撑架上设置有第六平移轨道,所述第六平移轨道上设置有第六平移装置,所述第六平移装置下连接第六吸取装置用于吸取灯珠底座上的灯珠,所述第六吸取装置一侧还设置有皮带转动装置用于转动第六吸取装置使得灯珠转动,所述第六支撑架对应端还设置有第六支撑柱,所述第六支撑柱上设置有第六推动装置,所述第六推动装置还连接第六推动块用于将转动后的灯珠推动装配入导电支架内;所述第七工位组件包括第七支撑架、第七中转装置、运送卡扣的振动盘和将振动盘上的卡扣运送至第七中转装置的第七传输抓取装置,所述第七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七平移轨道,所述第七平移轨道上设置有第七平移气缸,所述第七平移气缸下连接第七抓取件用于抓取第七中转装置上的卡扣放置装配入灯罩底座内的灯罩尾端;所述第八工位组件包括第八支撑架和设置于第八支撑架上的第八推动装置,所述第八推动装置下连接有第八推动板,所述第八推动板下连接有用于矫正导电支架一端两个插针的第八矫正头;所述第九工位组件包括第九支撑架和设置于第九支撑架上的第九推动装置,所述第九推动装置下连接有第九推动板,所述第九推动板下设置有第九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导电支架一端两个插针的位置是否正确;所述第十工位组件包括第十支撑架和设置于第十支撑架上的第十推动装置所述第十推动装置下连接有第十推动板,所述第十推动板下连接有用于插入导电支架一端两个插针检测灯珠亮度的通电检测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中转平台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矫正装置、第二矫正装置、第三矫正装置、第四矫正装置,所述第一矫正装置、第二矫正装置、第三矫正装置、第四矫正装置环设在第二中转平台上并矫正放置在第二中转平台中心的导电支架,对容易产生形变的导电支架进行预先矫正,以便于能放入到配件底板的导电支架底座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辅助下压推板下通过第一弹性装置连接第一辅助下压块,所述第二辅助下压推板通过第二弹性装置连接第二辅助下压块,防止第四下压推板在被拉起来时将导电支架也一起带起来。作为优选,所述第七抓取件内设置有电磁铁装置用于磁性吸取金属材料制成的卡扣,便于卡扣的抓取和装配卡入。本技术通过矫正装置对容易产生形变的导电支架进行矫正后再装配进入灯罩中,然后再通过转动盘侧设置的工位组件依次装配进入灯珠和卡扣,并且对装配进入的灯珠进行测试,完后由灯珠、灯罩、导电支架和卡扣组成的牌照灯具的自动装配,完成了转盘集成转配模式和自动测试,实现牌照灯具的全自动化生产,为牌照灯具的高产能提供有力保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实现牌照灯具的自动节拍装配;2)高效稳定,提高装配效率及成功率;3)降低人工成本;4)实现导电支架的防变形装配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需装配产品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工位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灯具自动装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具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总装底座(13)和设置于总装底座(13)上的转动盘(12),所述转动盘(12)上设置有若干配件底板(11),所述配件底板(11)上设置有灯罩底座(1102)、灯珠底座(1101)和导电支架底座(1103),所述转动盘(12)侧还依次环设有第一工位组件(1)、第二工位组件(2)、第三工位组件(3)、第四工位组件(4)、第五工位组件(5)、第六工位组件(6)、第七工位组件(7)、第八工位组件(8)、第九工位组件(9)、第十工位组件(4),每个工位组件都依次对应一个转动盘(12)上的配件底板(11);所述第一工位组件(1)为上下料结构,包括用于放置灯罩(C1)的托盘(102),用于放置托盘(102)的第一底板(101),所述第一底板(101)一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单轴运动装置(103),所述第一单轴运动装置(103)上设置有第一移动气缸(104),所述第一移动气缸(104)下设置有用于抓取托盘(102)放置到第一底板(101)上的第一抓取件(105),所述第一底板(101)上还设置有支撑滑移架(106),所述第一底板(101)另一端还设置有第一中转装置(112),所述支撑滑移架(106)下设置有第一移动抓取装置(108)用于抓取托盘(102)上的灯罩(C1)放置到第一中转装置(112)上,所述第一中转装置(112)一侧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11),所述第一支撑架(111)上设置有翻转装置(109),所述翻转装置(10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转夹爪(110),另一端则设置有第二翻转夹爪(113),所述翻转装置(109)转动第一翻转夹爪(110)和第二翻转夹爪(113)用于将中转装置(112)上的灯罩(C1)放置到配件底板(11)上的灯罩底座(1102),将灯罩底座(1102)上已经完成的产品放置到第一中转装置(112)上,完成上下料的操作;所述第二工位组件(2)包括用于运送导电支架(C2)和灯珠(C3)的第二传输通道(201)、设置在转动盘(12)侧的第二中转平台(204)、设置在第二中转平台(204)和第二传输通道(201)之间的第二运送轨道(202),所述第二运送轨道(202)上设置有第二移动抓取件(203)用于将第二传输通道(201)上的产品运送至第二中转平台(204)上,所述第二中转平台(204)一侧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柱(206),所述第二支撑柱(206)上设置有第二单轴运动装置(205),所述第二单轴运动装置(205)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吸取装置(207)用于将第二中转平台(204)上的灯珠(C3)和导电支架(C2)放置到配件底板(11)上的灯珠底座(1101)和导电支架底座(1103);所述第三工位组件(3)包括第三支撑架(301)和设置于第三支撑架(301)上的第三竖轴运动装置(304),所述第三竖轴运动装置(304)上设置有第三平移板(305),所述第三平移板(305)上设置有第三平移装置(303),所述第三平移装置(303)下设置有第三下压矫正头(302)用于下压矫正导电支架底座(1103)内的导电支架(C2);所述第四工位组件(4)包括第四支撑架(401)和设置在第四支撑架(401)上的第四平移滑动轨道(402),所述第四平移滑动轨道(402)上设置有第四平移气缸(403),所述第四平移气缸(403)下设有第四下压推板(404),所述第四下压推板(404)下设置平移推动装置(413),所述平移推动装置(413)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夹爪(406),所述平移推动装置(413)下中端则设置有两个与外夹爪(406)对应的内夹爪(405),所述第四下压推板(40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辅助下压推板(409),另一端还设置有第二辅助下压推板(412),所述第一辅助下压推板(409)下设置有第一辅助下压块(407),所述第二辅助下压推板(412)下设置有第二辅助下压块(410),所述外夹爪(406)和内夹爪(405)伸入导电支架(C2)通过平移推动装置(413)推动使得对应设置的外夹爪(406)和内夹爪(405)夹持住导电支架(C2),使其下压放置入灯罩底座(1102)上的灯罩(C1)内,并且通过第一辅助下压块(407)和第二辅助下压块(410)辅助下压保证导电支架(C2)装配入灯罩(C1)内;所述第五工位组件(5)包括第五支撑架(501),所述第五支撑架(501)上设置有第五下压气缸(502),所述第五下压气缸(502)下连接有第五下压装置(503),所述第五下压装置(503)内设置有切刀用于下压切断导电支架(C2)一端两个插针的连接处防止短路,所述第五支撑架(501)下设置有第五固定装置(505),所述第五固定装置(505)一端还设置有第五驱动装置(504),所述第五驱动装置(504)驱动第五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总装底座(13)和设置于总装底座(13)上的转动盘(12),所述转动盘(12)上设置有若干配件底板(11),所述配件底板(11)上设置有灯罩底座(1102)、灯珠底座(1101)和导电支架底座(1103),所述转动盘(12)侧还依次环设有第一工位组件(1)、第二工位组件(2)、第三工位组件(3)、第四工位组件(4)、第五工位组件(5)、第六工位组件(6)、第七工位组件(7)、第八工位组件(8)、第九工位组件(9)、第十工位组件(4),每个工位组件都依次对应一个转动盘(12)上的配件底板(11);所述第一工位组件(1)为上下料结构,包括用于放置灯罩(C1)的托盘(102),用于放置托盘(102)的第一底板(101),所述第一底板(101)一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单轴运动装置(103),所述第一单轴运动装置(103)上设置有第一移动气缸(104),所述第一移动气缸(104)下设置有用于抓取托盘(102)放置到第一底板(101)上的第一抓取件(105),所述第一底板(101)上还设置有支撑滑移架(106),所述第一底板(101)另一端还设置有第一中转装置(112),所述支撑滑移架(106)下设置有第一移动抓取装置(108)用于抓取托盘(102)上的灯罩(C1)放置到第一中转装置(112)上,所述第一中转装置(112)一侧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11),所述第一支撑架(111)上设置有翻转装置(109),所述翻转装置(10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转夹爪(110),另一端则设置有第二翻转夹爪(113),所述翻转装置(109)转动第一翻转夹爪(110)和第二翻转夹爪(113)用于将中转装置(112)上的灯罩(C1)放置到配件底板(11)上的灯罩底座(1102),将灯罩底座(1102)上已经完成的产品放置到第一中转装置(112)上,完成上下料的操作;所述第二工位组件(2)包括用于运送导电支架(C2)和灯珠(C3)的第二传输通道(201)、设置在转动盘(12)侧的第二中转平台(204)、设置在第二中转平台(204)和第二传输通道(201)之间的第二运送轨道(202),所述第二运送轨道(202)上设置有第二移动抓取件(203)用于将第二传输通道(201)上的产品运送至第二中转平台(204)上,所述第二中转平台(204)一侧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柱(206),所述第二支撑柱(206)上设置有第二单轴运动装置(205),所述第二单轴运动装置(205)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吸取装置(207)用于将第二中转平台(204)上的灯珠(C3)和导电支架(C2)放置到配件底板(11)上的灯珠底座(1101)和导电支架底座(1103);所述第三工位组件(3)包括第三支撑架(301)和设置于第三支撑架(301)上的第三竖轴运动装置(304),所述第三竖轴运动装置(304)上设置有第三平移板(305),所述第三平移板(305)上设置有第三平移装置(303),所述第三平移装置(303)下设置有第三下压矫正头(302)用于下压矫正导电支架底座(1103)内的导电支架(C2);所述第四工位组件(4)包括第四支撑架(401)和设置在第四支撑架(401)上的第四平移滑动轨道(402),所述第四平移滑动轨道(402)上设置有第四平移气缸(403),所述第四平移气缸(403)下设有第四下压推板(404),所述第四下压推板(404)下设置平移推动装置(413),所述平移推动装置(413)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夹爪(406),所述平移推动装置(413)下中端则设置有两个与外夹爪(406)对应的内夹爪(405),所述第四下压推板(40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辅助下压推板(409),另一端还设置有第二辅助下压推板(412),所述第一辅助下压推板(409)下设置有第一辅助下压块(407),所述第二辅助下压推板(412)下设置有第二辅助下压块(410),所述外夹爪(406)和内夹爪(405)伸入导电支架(C2)通过平移推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王海峰黄天明郭书豪林轶力薛孝鹏徐天翔王迪黄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均普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