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147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治疗性血管发生的方法和组合物。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专利技术致力于通过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和方法优选包含编码AKT的核酸及其施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治疗性血管发生的方法和组合物。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致力于通过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诱导血管发生性蛋白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和方法优选包含编码AKT的核酸及其施用。
技术介绍
血管发生血管发生是导致新血管发育的生物学过程。该过程包含多种细胞-细胞、细胞-基质、和细胞-细胞因子相互作用(Melillo等人,1997,新血管研究(Cardiovascular Research)35480-489;Lewis等人,1997,新血管研究(Cardiovascular Research)35490-497)。新血管网络的形成在成年生物体中通常是罕见的。但是,新血管结构可于多种病理性状况下发生,包括局部缺血、发炎、创伤愈合、肿瘤生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和慢性创伤。治疗性血管发生包括使用适当的血管发生性生长因子精确的刺激新血管发育。因此,治疗性血管发生可用于治疗多种局部缺血状况或刺激创伤愈合。局部缺血状况可影响心脏、下肢、皮瓣、外周神经、骨、或移植物。局部缺血状况包括脑血管缺血、肾缺血、肺缺血、四肢缺血、外周动脉疾病、间歇性跛行、缺血性心肌病、和心肌缺血(WO97/14307)。已证明,多种因子具有血管发生性活性。这些因子包括碱性和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aFGF)、FGF-5(美国专利5,661,133)、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u等人,1993,循环(Circulation)88208-2156)、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和VEGF(评论参阅Melillo等人,1997;和Lewis等人,1997)。还有人提出,血管发生对于实体瘤及其转移的生长和维持而言是必需的(美国专利5,854,205)。为了刺激血管发生,肿瘤可上调多种血管发生性因子(包括VEGF)的生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类血管发生性多肽,也是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蛋白质家族的成员。这些蛋白质是糖基化阳离子二聚体,分子量约为46-48kDa。与其它血管发生性因子相比,VEGF的前面有天然信号序列,因而能够由完整细胞分泌。VEGF的其它名称包括血管通透因子(VPF)和c-fos诱导的生长因子(FIGF)。已鉴定了VEGF的几种形式,包括VEGF121(美国专利5,219,739)、VEGF165(美国专利5,332,672)、VEGF189(美国专利5,240,848)、VEGF206、VEGF-2(WO95/24473和WO96/39515)、VEGF-B(美国专利5,607,918和5,840,693)、和VEGF-D(WO97/12972)。已显示,VEGF的多种形式在缺血组织中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增强侧副血管的形成和血流。过渡金属离子(诸如CoCl2)显示增强VEGF基因的表达并刺激血管形成(美国专利5,480,975)。AktAKT蛋白是在凋亡(程序化细胞死亡)中发挥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最近,已研究了细胞存活/死亡的调控所包括的两种细胞内信号途径。凋亡刺激激酶1(ASK1)的激活在多种细胞类型中导致凋亡(Ichijo等人,1997),而包含磷酸肌醇3-激酶(PI3K)和Akt的途径导致细胞保护作用。已证明,ASK1活性是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或Fas连接诱导的(Ichijo等人,1997;和Chang等人,1998)。ASK1显性失活突变体的过度表达抑制由TNFα或Fas连接诱导的凋亡,说明ASK1在TNFα或Fas连接诱导的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SK1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已显示,ASK1的异位表达导致多种应激所激活信号途径的激活,诸如可介导ASK1所诱导凋亡的MKK4/JNK和MKK6/p38途径(Ichijo等人,1997)。PI3K/Akt途径对于调控细胞存活/死亡而言似乎也是重要的(Kulik等人,1997;Franke等人,1997;Kauffmann-Zeh等人,1997;Hemmings,1997;和Dudek等人,1997)。存活因子,诸如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G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多种状况下通过诱导PI3K活性而促进细胞存活(Kulik等人,1997;和Hemmings,1997)。激活的PI3K导致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tdIns(3,4,5)-P3)的生成,继而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结合含AH/PH结构域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并诱导其活性(Franke等人,1995;Hemmings,1997b;Downward,1998;和ALessi等人,1996)。PI3K的特异抑制剂或Akt显性失活突变体消除这些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促进存活的活性。另外,组成性的活性PI3K或Akt突变体的引入在细胞通常经历凋亡性细胞死亡的条件下促进细胞存活(Kulik等人,1997;和Dudek等人,1997)。这些观察结果证明,PI3K/Akt途径在细胞存活/凋亡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献中已鉴定了人Akt蛋白激酶的两种异构体,Akt1和Akt2(Staal,1987)。美国临时申请60/125,108中描述了人Akt的第三种形式,命名为Akt3。Nakatani等人(1999,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研究通讯(Biochem.Biophys.Res.Comm.)257906-910)描述了Akt的另一种异构体。还鉴定了大鼠Akt序列(Konishi等人,1995)。已显示,人Akt1的C末端第473位丝氨酸对于它的调控是必需的(Stokeo等人,1997;和Stephens等人,1998)。生长因子刺激后,PI3K激活。PI3K的产物PtdIns(3,4,5)-P结合Akt1,并引起Akt1由细胞质转移至细胞质内膜附近,在此第308位苏氨酸和第473位丝氨酸发生磷酸化(Downward,1998)。这些残基的磷酸化对于Akt1的激活是重要的。已显示,最近鉴定的蛋白激酶PDK1负责第308位苏氨酸的磷酸化,而磷酸化第473位丝氨酸的激酶尚未鉴定(Stokeo等人,1997;和Stephens等人,1998)。基因疗法基因疗法包括通过将遗传信息引入患者(诸如引入患者受影响的细胞或器官)来校正缺陷或异常(突变、异常表达、等等)。可在体外将这种遗传信息引入细胞,然后再将经修饰细胞重新引入身体;或者,直接在体内引入适当位点。在这方面,文献中已描述了细胞转染和基因转移的不同技术(参阅Roemer和Friedman,1992,欧洲生物化学杂志(Eur.J.Biochem.)208211),包括“裸露DNA”的转染和包含DNA与DEAE-dextran(Pagano等人,1967,病毒学杂志(J.Virol.)1891)、DNA与核蛋白(Kaneda等人,1989,科学(Science)243375)、DNA与脂质(Felgner等人,1987,美国国家科学院进展(PNAS)847413)的复合物、使用脂质体(Fraley等人,1980,生物化学杂志(J.Biol.Chem.)25510431)、等等的多种技术。最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诱导细胞内VEGF表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细胞施用Akt蛋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郭Y伊瓦施切克K克拉克
申请(专利权)人:阿温蒂斯药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