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的基因及其表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615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的测定、以及所述酰基转移酶全氨基酸序列的测定、含有编码所述酶的基因的表达载体、以及提供通过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所述表达载体而制备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的方法。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应用通过遗传工程获得的、具有与从前培养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生产菌得到的酰基转移酶活性相同的转化体,可以缩短培养所需的时间(亦即酰基转移酶生产所需的时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环状脂肽物质的酰基侧链脱酰的酶(以下称为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编码所述酶的基因、通过应用所述基因的基因工程生产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的方法以及将环状脂肽物质的酰基侧链脱酰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关于使环状脂肽物质例如FR901379物质及其类似物的酰基侧链脱酰的酶,已经报道了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细菌(例如环圈链霉菌(Streptomyces anulatus)4811号菌株、环圈链霉菌8703号菌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6907号菌株)生产的酶(WO97/32975号公报)。另外,在WO97/47738号公报中,报道了Oidiodendron tenuissimumIFO 6798菌株、Oidiodendron echinulatum IFO 31963菌株、Oidiodendrontruncatum IFO 9951菌株、Oidiodendron truncatum IFO 31812菌株、树粉孢(Oidiodendron sp.)30084号菌株、轮枝孢(Verticillium sp.)30085号菌株生产的酶。人们一直在寻求大量生产所述酶或者缩短生产时间。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更有效地获取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更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氨基酸序列的测定、编码所述酶的基因的测定、通过应用所述基因的基因工程生产所述酶的方法以及将环状脂肽物质的酰基侧链脱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者们为达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成功地克隆了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的编码区,完成了本专利技术。而且,本专利技术者们将含有所述DNA的表达载体导入宿主细胞,使之表达所述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的活性。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方面。(1)含有全部或部分以下(a)、(b)或(c)的编码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的基因。(a)由序列表序列标识号1所示核苷酸序列组成的DNA(b)能够在严格条件下与上述(a)的DNA杂交的DNA(c)与序列表序列标识号1所示核苷酸序列有至少(1)60%同一性、(2)70%同一性、(3)80%同一性、(4)90%同一性、或(5)95%同一性的DNA(2)对以下(a)或(b)的蛋白质或其一部分进行编码的基因。(a)由序列表序列标识号2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由在氨基酸序列(a)中缺失、置换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并且具有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活性的蛋白质(3)含有上述(1)或(2)中所述基因的重组载体。(4)功能性地含有上述(1)或(2)中所述基因的表达载体。(5)通过用上述(3)或(4)中所述载体转化宿主细胞而得到的转化体。(6)生产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培养基中培养用上述(4)中所述表达载体转化的宿主细胞,从所得到的培养物中收集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该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能够催化环状脂肽物质的侧链酰基氨基脱酰为氨基的反应。(7)按照上述(6)中所述的生产方法生产的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8)含有全部或部分以下(a)、(b)或(c)的编码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的基因。(a)由序列表序列标识号1所示核苷酸序列中核苷酸序号1065-335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DNA(b)能够在严格条件下与上述(a)的DNA杂交的DNA(c)与序列表序列标识号1所示核苷酸序列中核苷酸序号1065-335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至少有(1)60%同一性、(2)70%同一性、(3)80%同一性、(4)90%同一性、或(5)95%同一性的DNA(9)编码以下(a)或(b)的蛋白质的基因。(a)由序列表序列标识号2所示氨基酸序列中氨基酸序号-1或1-765组成的蛋白质(b)由在氨基酸序列(a)中缺失、置换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并且具有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活性的蛋白质(10)含有上述(8)或(9)中所述基因的重组载体。(11)功能性地含有上述(8)或(9)中所述基因的表达载体。(12)通过用上述(10)或(11)中所述载体转化宿主细胞而得到的转化体。(13)生产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培养基中培养用上述(11)中所述表达载体转化的宿主细胞,从所得到的培养物中收集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该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能够催化环状脂肽物质的侧链酰基氨基脱酰为氨基的反应。(14)按照上述(13)中所述的生产方法生产的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15)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所述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由序列表序列标识号1所示核苷酸序列中核苷酸序号1065-335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DNA所编码。(16)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所述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由这样的DNA所编码,即所述DNA与序列表序列标识号1所示核苷酸序列中核苷酸序号1065-335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有至少(1)60%同一性、(2)70%同一性、(3)80%同一性、(4)90%同一性、或(5)95%同一性。(17)以下(a)或(b)的蛋白质。(a)由序列表序列标识号2所示氨基酸序列中氨基酸序号-1或1-200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由在上述(a)的氨基酸序列中缺失、置换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并且与下述(18)中所述蛋白质形成复合体而显示出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活性的蛋白质(18)以下(c)或(d)的蛋白质(c)由序列表序列标识号2所示氨基酸序列中氨基酸序号201-765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d)由在上述(c)的氨基酸序列中缺失、置换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并且与上述(17)中所述蛋白质形成复合体而显示出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活性的蛋白质(19)编码上述(17)中所述蛋白质的DNA(20)编码上述(18)中所述蛋白质的DNA(21)至少含有上述(19)和(20)其中之一的重组载体。(22)至少含有上述(19)和(20)其中之一的表达载体。(23)用上述(21)或(22)中所述载体转化宿主细胞而得到的转化体。(24)生产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培养基中培养用上述(22)中所述表达载体转化的宿主细胞,从所得到的培养物中收集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该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能够催化环状脂肽物质的侧链酰基氨基脱酰为氨基的反应。(25)按照上述(24)中所述的生产方法生产的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26)使环状脂肽物质的侧链酰基氨基脱酰为氨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培养基中培养用上述(4)、(11)、(22)中所述表达载体转化的宿主细胞,使环状脂肽物质与所得到的培养物或其处理物接触。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表示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小亚基的一部分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的测定结果。图2表示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大亚基的一部分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的测定结果。图3是浅青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1326/pIJ702-SB的基因图谱。专利技术详述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是将例如FR901379物质及其类似物或者棘白菌素B之类相关物质的酰基侧链脱酰的酶。本专利技术的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各亚基分别具有以下特征。各亚基形成复合体,表现出所述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活性。大亚基①分子量约61kDa(SDS-PAGE)②氨基酸分析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含有全部或部分以下(a)、(b)或(c)的编码环状脂肽酰基转移酶的基因,(a) 由序列表序列标识号1所示核苷酸序列组成的DNA,(b) 能够在严格条件下与上述(a)的DNA杂交的DNA,(c) 与序列表序列标识号1所示核苷酸序列 有至少(1)60%同一性、(2)70%同一性、(3)80%同一性、(4)90%同一性、或(5)95%同一性的DNA。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田孝野口祐嗣山下道雄
申请(专利权)人:藤泽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