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显春专利>正文

固定翼内短涵道风扇式多旋翼直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57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5:06
直升机、装备制造、航空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固定翼,以优良的小型航空发动机为动力,多旋翼及发动机通过框架模块安装在机翼内。框架为短涵道式,旋翼为多叶风扇。固定式框架为直升、下降提供动力,旋转框架旋转270°,为直升、前进、后退、左右转向提供动力。固定翼由机翼梁连接固定在机身上方,操作系统通过机翼梁实现。多旋翼产生多吨位,可生产从1吨到100吨以上的多用途、多功能直升机。多旋翼更安全,即使部分发动机空中熄火也能安全降落,并且克服了旋转扭力、下洗气流、涡环状态对直升机飞行安全的危害。短涵道降低了噪音。因此,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有低噪音、多功能、全吨位、具备隐身条件等优点。

Fan type multi rotor helicopter with short and short culvert in fixed wing

Helicopter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via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fixed wing, which is powered by a fine small aero engine, and the multi rotor and engine are installed in the wing through a frame module. The frame is a short culvert, and the rotor is a multileaf fan. The fixed frame provides power for straight up and descending. The rotating frame rotates 270 degrees, which provides power for straight, forward, backward and left and right steering. The fixed wing is fixed to the fuselage by the wing beam connection, and the operating system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wing beam. Multi - rotor produces multiple tonnages and can produce multipurpose and multi-functional helicopters from 1 tons to more than 100 tons. The multi rotor is more secure, even if some engines are flameout in the air, it can also land safely, and overcome the harm of rotary torque, down wash air and vortex ring state to helicopter flight safety. The short culvert reduced the noise. Therefo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noise, multi-function, full tonnage and stealth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翼内短涵道风扇式多旋翼直升机一、
直升机,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军事、航空
2、
技术介绍
依据常见分类方式直升机可分为单旋翼式、双旋翼式和新概念直升机。1、单旋翼直升机可分为带尾桨和无尾桨两种: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是一个水平旋翼负责提供升力,尾部一个小型垂直旋翼(尾桨)负责抵消旋翼产生的反扭矩;单旋翼无尾桨直升机是一个水平旋翼负责提供升力,机身尾部侧面有空气排出,与旋翼的下洗气流相互作用产生侧向力来抵消旋翼产生的反扭矩。2、双旋翼直升机分为纵列式、横列式、共轴式、交叉式直升机4种。纵列式直升机的两个旋翼为前后纵向排列,旋转方向相反。横列式直升机两个旋翼为左右横向排列,旋翼轴间隔较远,旋转方向相反。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鱼鹰”倾转旋翼机是地道的横列式双旋翼直升机,贝尔直升机公司正计划将V-22升级为V-44,V-44为4旋翼,是双旋翼的升级版。共轴式直升机两个旋翼上下排列,在同一个轴线上反向旋转。交叉式直升机两个旋翼为左右横向排列,旋翼轴间隔较小,并且不平行,旋转方向相反。3、新概念直升机是“悍马车”和直升机的组合,可根据需要在“悍马车”和直升机之间互变的一种直升机。在目前技术背景下,旋转扭力、下洗气流、涡环状态是危及直升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旋转扭力主要危及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因尾桨失灵直升机旋转坠毁的事件时常发生。下洗气流危及所有的直升机,下洗气流在飞行员四周形成“气帐”,尤其是在水面低空飞行时会给飞行员造成天水一色的错觉,因操作失误坠入水中。涡环状态是危及所有直升机飞行安全的有待克服的技术难题。所有直升机都有噪音扰民的问题,是有待克服的技术难题。低噪音,高速度,空重、载重1∶1,安全是优良直升机的重要指标之一。国产直升机受发动机制约,存在速度慢,载重少等问题。如国产武直-10:时速270千米,空重5500千克,载重1500千克。与美国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比,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时速365千米,空重5165千克,载重5268千克。从速度、载重等指标看,武直-10远不及阿帕奇。有几件国产、合资的小型直升机进入优秀直升机的行列,如直-9,国产,时速324千米,空重1975千克,载重1863千克。再如HC120直升机,欧、中、新合资,空重760千克,载重840千克。总之,发动机是制约国产直升机发展的瓶颈,即使像武直-10这样的二流发动机也常受美国“制裁”的连累,中、大型直升机发动机总是受制于人,其技术瓶颈亟待突破。旋转扭力、下洗气流、涡环状态、噪音等等危及直升机飞行安全和扰民等诸多不良因素有待克服。三、
技术实现思路
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借鉴目前固定翼飞机、无人机、滑翔机、动力伞、航模等技术,提出研发周期短、低噪音、高速度、载量大、易操作、多功能、全吨位、造价低、安全实用、具备隐身条件的新型直升机技术方案——固定翼内短涵道风扇式多旋翼直升机。“固定翼内短涵道风扇式多旋翼”的含义该技术有固定翼,短涵道风扇式多旋翼安装在固定翼内。该技术的“多旋翼”已经远远超出了双旋翼式以及双旋翼升级版的范畴,它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多位数的“多旋翼”。旋翼发动机采用小型直升机发动机、滑翔机发动机或双人轮式动力伞发动机,旋翼和发动机一起通过框架模块安装在机翼内。框架为短涵道式,旋翼为多叶风扇。涵道的长短参考机翼的高度(厚度)。框架分为固定式和旋转式两种,固定式框架内安装旋翼及发动机,为直升和下降提供动力;旋转框架内安装旋翼及发动机,横向旋转270°,为直升、下降、前进、后退提供动力;旋转框架内安装旋翼及发动机,纵向旋转270°,为直升、下降、左、右转向提供动力。固定翼由机翼梁连接固定在机身上方,操作系统通过机翼梁实现。采用机翼梁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旋翼尽可能的向直升机中心靠拢,尽可能缩小机翼的宽度。机翼梁的高度大于旋翼半径。因多旋翼产生多动能,该技术具有通用、运输、搜救、反潜、反舰、防空、预警、通信、武装直升机、新概念机、私人家用机、水陆空三用机、无人机等功能。因多旋翼产生多吨位,以实际需要,从起飞重量不足1吨的私人直升机到起飞重量100吨以上的巨型运输机,该技术可生产制造任意吨位的直升机。该技术在固定翼内安装多旋翼,每个旋翼对应一台发动机,即使部分发动机停车也可安全降落,并且克服了旋转扭力、下洗气流、涡环状态对直升机飞行安全的危害,降低了噪音,因此,该技术与现有技术比有研发周期短、低噪音、高速度、载量大、易操作、多功能、全吨位、造价低、安全实用、具备隐身条件等优点。四附图说明下面,通过附图来说明该技术的技术特征以及与现有技术比所具有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图1,4旋翼私人家用直升机。其参考数据:图1:1,固定翼,宽3.4米,长4.8米,高0.1米。固定翼内安装4旋翼。发动机为莫斯特185(26马力)或Rotax582(64马力),旋翼为1.4米短涵道风扇式多叶螺旋桨。固定翼下与机翼梁固定连接。图1:2,机翼梁,机翼梁是固定翼与机身固定连接的部件。长4.8米,高0.75米,宽0.2米。操作系统通过机翼梁实现,机翼梁下与机身连接。图1:3,机身,长6米,宽1.2米,高1.80米(机舱高1.35米,浮箱高0.45米)。机身下为起落架。图1:4,浮箱,高0.45米。浮箱是机身的一部分,在机舱下部。浮箱为在水面起降行驶提供浮力。图1:5,起落架,长3.4米,两个起落架之间宽3.4米,高0.45米。因发动机安装在固定翼上,30%的重量在机翼上,为了降落安全,起落架与机翼一样宽。图1:6,油箱,油箱远离机身安装在起落架内侧。油箱有储油和浮筒双功能,在制造上应注意内胆外皮用料及工艺特点。图1:7,机头。图1:8,机门。图1:9,转向翼,转向翼前后2个,以短涵道风扇为框架内安装发动机,可旋转270°,纵向安装在机翼中心线前后,为直升、下降和左右转向提供动力。图1:10,机尾。图1:11,旋翼,旋翼2个,反向旋转,以短涵道风扇为框架内装发动机,可旋转270°,横向安装在机翼中部中心线两侧,为直升、下降、前进、后退提供动力。该专利技术的推进方式与V-22直升机推进方式接近,短涵道风扇式多叶螺旋桨的推力更强一些,因此,最高时速能达到或超过V-22最高时速——500千米。图1参考数据:长6米,翼宽3.4米,高3.1米;最高时速(水面)30节,(飞行)500千米。图1在外形数据不变的情况下有多种型号,如:A,固定翼内安装4台莫斯特185(4×26马力)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为0.88吨,空重0.44吨,载重0.44吨,3座。B,固定翼内安装2台莫斯特185(2×26马力)和2台Rotax582(2×64马力),2台莫斯特185(2×26马力)为转向翼提供动力,2台Rotax582(2×64马力)为旋翼提供动力,最大起飞重量为1.2吨,空重0.6吨,载重0.6吨,4座。C,固定翼内安装4台Rotax582(4×64马力,每小时耗油4×14升),最大起飞重量为1.5吨,空重0.75吨,载重0.75吨,6座。该专利技术选用价廉物美的普通小型航空发动机为动力,不在美国制裁之列,4台莫斯特185发动机市场明码标价不超过12万元人民币,4台Rotax582发动机市场明码标价不超过20万元人民币。机翼、机身、起落架制造安装没有工艺、材料上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固定翼内短涵道风扇式多旋翼直升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翼内短涵道风扇式多旋翼直升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小型航空发动机为动力,用多发动机的组合解决小、中、大型单旋翼、双旋翼国产直升机发动机动力不足的问题,多旋翼和发动机通过框架模块安装在固定翼内(图1:1、图2:1、图3:1、图4:1),框架模块为短涵道式,旋翼为多叶风扇,框架分固定式和旋转式两种,固定式框架为直升、下降提供动力(图3:8、图4:7),旋转框架横向旋转270°,为直升、下降、前进、后退提供动力(图1:11、图2:12、图3:9、图4:6),转动框架纵向旋转270°,为直升、下降、左、右转向提供动力(图1:9、图2:10、图3:10、图4:8);其特征还在于有机翼梁,机翼梁(图1:2、图2:3、图3:3、图4:2)的高度大于旋翼半径,机翼梁上连接固定翼,下连接机身或起落架,操作系统通过机翼梁实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翼内短涵道风扇式多旋翼直升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小型航空发动机为动力,用多发动机的组合解决小、中、大型单旋翼、双旋翼国产直升机发动机动力不足的问题,多旋翼和发动机通过框架模块安装在固定翼内(图1:1、图2:1、图3:1、图4:1),框架模块为短涵道式,旋翼为多叶风扇,框架分固定式和旋转式两种,固定式框架为直升、下降提供动力(图3:8、图4:7),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春
申请(专利权)人:王显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