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45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无人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无人机,包括机身、固定在机身尾部的螺旋桨、固定在机身上端的机翼、对称固定在机翼下方两侧的第一连接架、同时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接架一端且呈倒V形设置的倒V尾、连接于第一连接架另一端且能够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倾转切换的第一旋翼、连接于倒V尾中心位置且能够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倾转切换以及左右两侧倾转的第二旋翼、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以及第三动力装置。上述结构使得复合无人机兼顾了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的优点,而且机翼和旋翼之间互不干扰,简化了操作,既能提供复合无人机垂直起降的动力,又能提供持续飞行时的动力,起降方便、续航时间长、飞行速度快。

A compound UAV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omposite UAV, discloses a composite UAV, including the fuselage, fixed on the rear fuselage of the propeller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body, the wing, symmetric fixed beneath the wings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frame, also connected to the two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frame and an inverted V shape set down V the tail,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onnecting frame and the other end to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and the vertical position of the tilt rotor, the first switch is connected to the center position and the inverted V tail in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and the vertical position of tilting switch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tilting rotor second, a first power plant, second power plant, third power plant.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UAV advantages of fixed wing UAV and rotor UAV, and between the wing and rotor without mutual interference, simplifies the operation, which can provide composite UAV VTOL power, and power can provide continuous flight, landing convenient, long life time, flight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复合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无人机。
技术介绍
常见的无人机类型主要分为固定翼无人机与旋翼无人机。其中固定翼无人机起飞与降落都需要特定的跑道供其滑行,并依靠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其飞行速度快,航程和巡航时间长,但起降距离长,要求高质量的跑道,严重影响和妨碍了固定翼无人机的发展。而旋翼无人机包括单旋翼和多旋翼两种结构,是由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无人机拉升到空中。其优点是可以在较小场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但其效率远不如固定翼无人机,功耗大、速度慢、续航时间短也是旋翼无人机存在的缺点。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固定翼与多旋翼组成的复合无人机,兼备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的特性,且能够随时进行固定翼飞行模式和旋翼飞行模式的切换,但其在切换到固定翼飞行模式时,电动多旋翼虽然停止了动力供给,但是旋翼的形状和构造在飞行气流中成了复合无人机飞行的负担,一方面加大了阻力,另一方面加大了操控难度,未能将二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兼顾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的优点且互不干扰的复合无人机,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无人机,兼顾了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的优点且互不干扰。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无人机,包括机身、固定在机身尾部的螺旋桨、固定在机身上端的机翼、对称固定在机翼下方两侧的第一连接架、同时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接架一端且呈倒V形设置的倒V尾、连接于第一连接架另一端且能够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倾转切换的第一旋翼、连接于倒V尾中心位置且能够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倾转切换以及左右两侧倾转的第二旋翼、驱动螺旋桨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第一旋翼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以及驱动第二旋翼转动的第三动力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架上设有倾转组件,所述倾转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旋翼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倾转切换,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倾转组件和所述第一旋翼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倒V尾上设有第一倾转组件和第二倾转组件,所述第一倾转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倾转组件和第二旋翼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倾转切换,所述第二倾转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旋翼向左右两侧倾转,所述第三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倾转组件和所述第二旋翼之间。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第一旋翼转动时,两个第一旋翼的转动方向相反。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架为长杆状结构,且沿机身头部至尾部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架的截面积逐渐变小。作为优选,所述倒V尾相对于两个第一连接架的对称平面呈对称结构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复合无人机兼具固定机翼以及旋翼,兼顾了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的优点,而且机翼和旋翼之间互不干扰,简化了操作,既能提供复合无人机垂直起降的动力,又能提供持续飞行时的动力,起降方便、续航时间长、飞行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复合无人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I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复合无人机第一旋翼和第二旋翼处于水平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复合无人机第一旋翼和第二旋翼处于竖直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机身;2、螺旋桨;3、机翼;4、第一连接架;5、倒V尾;6、第一旋翼;7、第二旋翼;8、第一动力装置;9、第二动力装置;10、第三动力装置;11、倾转组件;12、第一倾转组件;13、第二倾转组件;51、尾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无人机,如图1-4所示,该复合无人机包括机身1、螺旋桨2、机翼3、第一连接架4、倒V尾5、第一旋翼6、第二旋翼7、第一动力装置8、第二动力装置9以及第三动力装置10,其中第一动力装置8、第二动力装置9以及第三动力装置10均连接于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上述螺旋桨2固定在机身1的尾部,其连接于上述第一动力装置8,并由第一动力装置8带动转动,以驱动复合无人机飞行。具体的,上述第一动力装置8可以为连接于控制器的电动机或油动机,且该第一动力装置8可以设置机身1的头部或者尾部,其作为本实施例的复合无人机飞行时的主要动力源。本实施例将第一动力装置8设置在机身1的尾部,如图1所示。在机身1上端固定有上述机翼3,该机翼3用于在复合无人机处于高空飞行状态时,配合螺旋桨2一起实现复合无人机的持续飞行。上述第一连接架4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固定在上述机翼3下方两侧,可参照图1,该第一连接架4为长杆状结构,且沿机身1头部至尾部方向,该第一连接架4的截面积逐渐变小,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够使得复合无人机的重心处于符合飞行要求的位置,进而提高复合无人机的整体性能。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连接架4也可以是其他结构,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即可。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架4靠近机身1头部也就是截面积大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旋翼6,具体的,在第一连接架4的该端设置有连接于控制器的倾转组件11,在倾转组件11上固定有上述第二动力装置9,该第二动力装置9连接于第一旋翼6。上述倾转组件11用于控制第二动力装置9以及第一旋翼6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倾转切换,即如图3所示,此时第一旋翼6由倾转组件11控制处于水平位置(第一旋翼6旋转平面与水平平面垂直);如图4所示,第一旋翼6由倾转组件11控制处于竖直位置(第一旋翼6旋转平面与水平平面平行)。当第一旋翼6处于水平位置时,通过调整第一旋翼6的转速,能够实现对复合无人机垂直起降以及飞行方向的调整,当第一旋翼6处于竖直位置时,其产生的力与螺旋桨2产生的驱动力共同驱动复合无人机持续飞行。本实施例中,上述倾转组件11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倾转驱动结构,例如可以是依次连接的倾转底座、连杆机构以及舵机,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第一旋翼6倾转的结构,在此不再对其结构赘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动力装置9可以是电动机、活塞发动机或涡轴发动机,并且上述电动机、活塞发动机或涡轴发动机通过齿轮与轴将动力传递至第一旋翼6。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第一旋翼6在由第二动力装置9驱动转动时,两个第一旋翼6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能够相互抵消反扭力矩,使得复合无人机飞行更加平稳,操控更加简单。上述两个第一连接架4靠近机身1尾部也就是截面积小的一端同时连接于上述倒V尾5,具体的,上述倒V尾5相对于两个第一连接架4的对称平面呈对称结构设置,通过该对称结构的设置,能够提高复合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可参照图1和图2,上述倒V尾5包括两个分别倾斜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接架4的尾翼51,两个尾翼51呈倒V形设置,在两个尾翼51之间安装有均连接有控制器的第一倾转组件12以及第二倾转组件13,在第二倾转组件13上设置上述第三动力装置10,该第三动力装置10驱动连接有上述第二旋翼7,并驱动该第二旋翼7转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倾转组件12用于控制第二倾转组件13、第三动力装置10以及第二旋翼7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倾转切换,以便于实现复合无人机的垂直起降或者飞行方向的调整。上述第二倾转组件13用于控制第三动力装置10以及第二旋翼7左右倾转,以实现复合无人机的空中旋转。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倾转组件12和第二倾转组件13的结构和倾转组件11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倾转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无人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固定在机身(1)尾部的螺旋桨(2)、固定在机身(1)上端的机翼(3)、对称固定在机翼(3)下方两侧的第一连接架(4)、同时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接架(4)一端且呈倒V形设置的倒V尾(5)、连接于第一连接架(4)另一端且能够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倾转切换的第一旋翼(6)、连接于倒V尾(5)中心位置且能够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倾转切换以及左右两侧倾转的第二旋翼(7)、驱动螺旋桨(2)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8)、驱动第一旋翼(6)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9)以及驱动第二旋翼(7)转动的第三动力装置(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固定在机身(1)尾部的螺旋桨(2)、固定在机身(1)上端的机翼(3)、对称固定在机翼(3)下方两侧的第一连接架(4)、同时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接架(4)一端且呈倒V形设置的倒V尾(5)、连接于第一连接架(4)另一端且能够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倾转切换的第一旋翼(6)、连接于倒V尾(5)中心位置且能够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倾转切换以及左右两侧倾转的第二旋翼(7)、驱动螺旋桨(2)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8)、驱动第一旋翼(6)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9)以及驱动第二旋翼(7)转动的第三动力装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4)上设有倾转组件(11),所述倾转组件(1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旋翼(6)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倾转切换,所述第二动力装置(9)设置在所述倾转组件(11)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曙光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