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760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0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支撑台、翻转机构和推送机构;推送机构包括主动杆、从动杆和固定杆,固定杆一端与发酵箱固定连接,固定杆另一端与从动杆一端铰接,从动杆另一端与支撑台铰接;支撑台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主动杆另一端与固定杆铰接;推送机构包括两个推送单元,每个推送单元包括推送气缸和推送板。采用本技术方案时,将底层茶叶移动至表层,有效避免底层茶叶腐烂的情况发生,不会破坏茶叶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不会产生残渣,从而保证了茶叶的品相和口感;同时茶叶在颠倒位置的过程中不会散乱,不会破坏已经产生的茶醇酶,茶叶发酵时间加快。

A kind of black tea fermentation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ea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Black Tea fermentation device, including fermentation tank, supporting platform, turnover mechanism and push mechanism; push mechanism comprises a driving rod, a driven rod and a fixed rod, one end of the fix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ermentation tank,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xing rod from the moving rod is hinged, follower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table hinge; a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table, one end of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and the driv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xed rod is hinged; push push mechanism comprises two units, each unit includes a push push push plate and cylinder. By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will move to the bottom of the tea surface, effectively avoi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bottom rot of tea tea,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xternal structure, no residue, so as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taste of tea and tea; in the upside down position can not be scattered, the enzyme does not destroy the tea alcohol has been generated. Tea fermentation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发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红茶加工的多个工序中,发酵工序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性工序。发酵工序一般是将揉捻后的茶叶送入发酵室进行发酵。茶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位于底部的茶叶很容易腐烂;所以有的茶叶加工厂会选择将茶叶铺成薄薄的一层进行发酵,但是实验表明如果茶叶发酵过程中堆积过薄,不利于茶醇酶的形成,发酵时间长,而且发酵后茶叶的口感欠佳。为了实现在堆积情况下产生大量的茶醇酶,同时茶叶又不腐烂,现在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茶叶发酵过程中定期进行搅拌。但是搅拌同样会使产生的茶醇酶分散,静置后需要重新生产,也存在发酵时间长的问题,同时搅拌会破坏茶叶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影响茶叶品相,搅拌也会产生残渣,影响口感,影响茶叶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茶叶进行翻转防止其腐烂的红茶发酵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支撑台、翻转机构和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主动杆、从动杆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与发酵箱固定连接,固定杆另一端与从动杆一端铰接,从动杆另一端与支撑台铰接;所述支撑台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主动杆另一端与固定杆铰接;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推送单元,每个推送单元包括推送气缸和推送板;所述发酵箱的上下侧壁分别设有空腔,推送气缸与空腔底部固定连接,推送板与气缸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发酵箱的侧壁设有送茶口,送茶口处设有密封门。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将揉捻后的茶叶从送茶口倒入发酵箱内,然后将茶叶铺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位于底层的茶叶发酵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水分,为了防止茶叶腐烂,需要将底层的茶叶与表层的茶叶进行翻转。先启动发酵箱下侧壁的推送气缸,推送气缸输出轴伸长,推动推送板向上运动,从而推动茶叶向上运动,当茶叶与发酵箱上侧壁的推送板接触后启动电机;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杆转动,主动杆带动固定杆转动,从而带动发酵箱转动。当发酵箱上下完全置换后关闭电机,同时关闭最开始位于发酵箱下侧壁的推送气缸(此时推送气缸位于发酵箱上侧壁),推送板在推送气缸的作用下收缩,完成底层茶叶与表层茶叶的位置互换,然后继续发酵。一段时间后启动发酵箱下侧壁的推送气缸(推送气缸原始位置位于发酵箱上侧壁),推送气缸输出轴伸长,推动推送板向上运动,从而推动茶叶向上运动,当茶叶与发酵箱上侧壁的推送板接触后再次启动电机,电机反方向转动,发酵箱复位,底层茶叶与表层茶叶再次互换位置。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翻转机构的运转,使发酵箱上下位置颠倒,将底层茶叶移动至表层,有效避免底层茶叶腐烂的情况发生,同时克服了传统搅拌散热的盲区,不会破坏茶叶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不会产生残渣,从而保证了茶叶的品相和口感;同时与推送机构配合,茶叶在颠倒位置的过程中不会散乱,不会破坏已经产生的茶醇酶,茶叶发酵时间加快,同时口感更香醇。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的高度大于等于发酵箱的高度。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发酵箱转动至最低位置时可以与地面接触,减小主动杆的支撑力。进一步的,所述推送板与发酵箱的左右侧壁接触。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确保推送板可以推动发酵箱内的所用茶叶,避免茶叶进入推送板与发酵箱侧壁之间的缝隙,减少茶叶的损失率,同时确保推送板的顺利滑动。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杆的两端形成折弯部,两个弯折部位于同一竖直面且朝向相反。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折弯部的形成能防止主动杆完全与支撑台表面贴紧,避免主动杆与支撑台接触而发生形变。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伺服电机可以增加发酵箱反复翻转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避免茶醇酶受到破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将底层茶叶移动至表层,有效避免底层茶叶腐烂的情况发生,不会破坏茶叶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不会产生残渣,从而保证了茶叶的品相和口感;同时茶叶在颠倒位置的过程中不会散乱,不会破坏已经产生的茶醇酶,茶叶发酵时间加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红茶发酵装置一种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另一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发酵箱1、支撑台2、主动杆3、从动杆4、固定杆5、一号推送气缸6、一号推送板7、二号推送气缸8、二号推送板9、空腔10、送茶口11。如图1所示的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1、支撑台2、翻转机构和推送机构。推送机构包括主动杆3、从动杆4和固定杆5,固定杆5下端与发酵箱1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杆5上端与从动杆4左端铰接,从动杆4右端与支撑台2铰接;主动杆3右端与支撑台2铰接,主动杆3左端与支撑台2铰接。其中主动杆3左端形成向上的折弯部,主动杆3右端形成向下的折弯部。支撑台2的高度等于发酵箱1的高度,支撑台2的高度也可以大于发酵箱1的高度;支撑台2上安装有伺服电机(图中未画出),伺服电机输出轴向前,伺服电机输出轴前端与主动杆3右端焊接。推送机构包括上下两个推送单元,上方的推送单元包括一号推送气缸6和一号推送板7,下方的推送单元包括二号推送气缸8和二号推送板9。发酵箱1的上下侧壁分别设有空腔10,一号推送气缸6与空腔10底部固定连接,一号推送板7与一号推送气缸6输出轴上端固定连接;二号推送气缸8与空腔10底部固定连接,二号推送板9与二号推送气缸8输出轴下端固定连接;其中一号推送板7、二号推送板9与发酵箱1的左右侧壁接触。发酵箱1侧壁开有送茶口11,送茶口11处安装有密封门。将揉捻后的茶叶从送茶口11倒入发酵箱1内,然后将茶叶铺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位于底层的茶叶发酵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水分,为了防止茶叶腐烂,需要将底层的茶叶与表层的茶叶进行翻转。先启动发酵箱1二号推送气缸8,二号推送气缸8输出轴向上伸长,推动二号推送板9向上运动,从而推动茶叶向上运动;当茶叶与一号推送板7接触后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杆3顺时针转动,主动杆3带动固定杆5转动,并在从动杆4的配合下发酵箱1逐渐翻转。当发酵箱1上下侧壁完全置换后关闭伺服电机,同时关闭二号推送气缸8,二号推送板9在二号推送气缸8的作用下收缩,完成底层茶叶与表层茶叶的位置互换,然后继续发酵。一段时间后启动一号推送气缸6,如图2所示,一号推送气缸6输出轴伸长,推动推送板向上运动,从而推动茶叶向上运动;当茶叶与二号推送板9接触后再次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主动杆3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发酵箱1复位,底层茶叶与表层茶叶再次互换位置。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红茶发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箱、支撑台、翻转机构和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主动杆、从动杆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与发酵箱固定连接,固定杆另一端与从动杆一端铰接,从动杆另一端与支撑台铰接;所述支撑台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主动杆另一端与固定杆铰接;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推送单元,每个推送单元包括推送气缸和推送板;所述发酵箱的上下侧壁分别设有空腔,推送气缸与空腔底部固定连接,推送板与气缸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发酵箱的侧壁设有送茶口,送茶口处设有密封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箱、支撑台、翻转机构和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主动杆、从动杆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与发酵箱固定连接,固定杆另一端与从动杆一端铰接,从动杆另一端与支撑台铰接;所述支撑台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主动杆另一端与固定杆铰接;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推送单元,每个推送单元包括推送气缸和推送板;所述发酵箱的上下侧壁分别设有空腔,推送气缸与空腔底部固定连接,推送板与气缸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章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醉美官仓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