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71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地基、中粗砂砾层、碎石垫层、底基层、基层和沥青路面,所述地基上位于中粗砂砾层内设有用于支撑过路管的过路管深度补偿件,所述过路管深度补偿件包括承托过路管的管托、连接管托的顶座、置于地基上的底座、设于顶座和底座之间的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散土质后,路面受到来往车辆的碾压后,土壤间隙减小,部分过路管处于间隙下悬空,过路管因地质变形产生位移的趋势,此时过路管深度补偿件的顶座可以通过弹性件上移,填充该部分的间隙,减少过路管悬空的可能性,尽可能的避免过路管受损。

A pavement structure to protect the pass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代表的发展阶段。我国已建高等级公路中沥青路面结构占85%以上,其中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使用最为广泛。城市不断发展建设,城市道路也在不断的发展建设中,而城市道路下的过路管也是该城市的重点工程。汽车的普及,城市道路上的汽车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导致了汽车对城市道路的压迫、对过路管路面的压迫。目前,公开号为CN2049400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它包括过路管,由中粗砂砾层、水泥碎石稳定层、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沥青路面构成的从下往上逐层加宽的梯形路面结构,过路管埋设于中粗砂砾层内。这种路面结构在过路管的上侧保护了过路管的完整性,在实际使用中,某些过路管道路地基下方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会引起土壤沉降问题,过路管和路面都会受到汽车碾压,土质发生微小沉降后产生地质变形,会导致路面开裂和过路管悬空,变形后的路面结构再次被汽车碾压后,悬空的过路管容易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其具有减少土壤沉降对过路管的影响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地基、中粗砂砾层、碎石垫层、底基层、基层和沥青路面,所述地基上位于中粗砂砾层内设有用于支撑过路管的过路管深度补偿件,所述过路管深度补偿件包括承托过路管的管托、连接管托的顶座、置于地基上的底座、设于顶座和底座之间的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散土质后,路面受到来往车辆的碾压后,土壤间隙减小,部分过路管处于间隙下悬空,过路管因地质变形产生位移的趋势,此时过路管深度补偿件的顶座可以通过弹性件上移,填充该部分的间隙,减少过路管悬空的可能性,尽可能的避免过路管受损。进一步设置:所述管托和顶座之间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包括连接顶座的实心圆柱和连接底座的中空圆柱,实心圆柱穿设至中空圆柱内与中空圆柱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轴的可以实心圆柱上下活动,路面承受的压力传递到过路管时,管托将压力传递到中心轴,可以通过中心轴的实心圆柱压入中空圆柱这一过程减缓受到的压力。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件为呈“Z”型的弹性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Z”型的弹性板提供一个弹性区间。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板包括分别抵触至顶座上的延伸部和连接延伸部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供中心轴穿设的滑移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延伸部和连接板共同形成弹力,由中心轴辅助支撑。进一步设置:所述中心轴与滑移孔间隔设置,且该滑移孔的直径为中心轴的直径的两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轴受压缩短的时候弹性板同时受压,连接板发生位移,连接板的滑移孔抵触至中心轴外壁上供于支撑。进一步设置:所述延伸部和连接板的相交位置处设有“U”型弹性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受的压力过大时,“U”型弹性部可以继续提供弹性。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板采用耐腐蚀且带有弹性的扁平金属板弯曲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板的载重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进一步设置:所述过路管深度补偿件还包括设于底座下的土工箱体,土工箱体沿过路管的轴向均匀间隔铺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箱体可以增加过路管深度补偿件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使支撑更为稳定。进一步设置:所述土工箱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箱体置于中粗砂砾层中,混凝土材料耐锈蚀,结构稳定。进一步设置:所述管托呈半圆型设置,管托的外圆周为3/5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过路管可以稍稍的嵌设至管托内,管托对过路管具有一定的包裹作用,完成更好的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突然发生沉降时,利用过路管深度补偿件对沉降位置的土壤进行填补,使过路管具有稳定的支撑,减小过路管受损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过路管深度补偿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基;2、过路管;3、中粗砂砾层;4、碎石垫层;5、底基层;6、基层;7、沥青路面;8、过路管深度补偿件;81、土工箱体;82、过路管保护件;9、弹性板;91、延展部;92、“U”型弹性部;93、连接板;10、管托;11、中心轴;111、实心圆柱;112、中空圆柱;12、底座;13、顶座;14、滑移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地基1、中粗砂砾层3、碎石垫层4、底基层5、基层6和沥青路面7,底基层5铺设级配碎石,基层6铺设混凝土,过路管2埋设于中粗砂砾层3内,汽车碾压时,多层路面结构分散路面传递给过路管2的压力。如图1所示,中粗砂砾层3与地基1之间设有过路管深度补偿件8。如图2所示,过路管深度补偿件8包括土工箱体81,土工箱体81垂直于过路管2走向均匀间隔铺设,土工箱体81设置为混凝土浇筑的长方体,土工箱体81底部抵触于地基1,土工箱体81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增加过路管深度补偿件8与地基1的接触面积,更好的将过路管2传递下来的压力分散给地基1,减少自身部件受压时因受力面积过小而下陷的可能性。如图2所示,过路管深度补偿件8包括过路管保护件82,过路管深度补偿件8包括承托过路管2的管托10、连接管托10的顶座13、置于地基1上的底座12、设于顶座13和底座12之间的弹性件,弹性件为呈“Z”型的弹性板9。弹性板9采用耐腐蚀带有弹性的金属板弯曲而成,使其具有一定弹力。管托10呈半圆型设置,管托10的外圆周为3/5圆。使过路管2可以稍稍的嵌设至管托10内,管托10对过路管2具有一定的包裹作用,完成更好的固定。如图2所示,中心轴11包括连接顶座13的实心圆柱111和连接底座12的中空圆柱112,实心圆柱111一部分压入中空圆柱112实现上下滑移,弹性板9包括分别抵触至顶座13上的延伸部91和连接延伸部91的连接板93,“U”型弹性部92的U形结构提供弹性板9伸缩的弹力,通过连接板93连接两段“U”型弹性部92,连接板93上设有供中心轴11穿设的滑移孔14。中心轴11与滑移孔14间隔设置,且该滑移孔14的直径为中心轴11的直径的两倍。中心轴11受压缩短的时候弹性板9同时受压,连接板93发生位移,连接板93的滑移孔14抵触至中心轴11外壁上供于支撑。过路管深度补偿件8受压时,管托10将过路管2受到的压力传递给弹性板9,弹性板提供弹力,“U”型弹性部92和连接板93受到挤压变形,实心圆柱111压入中空圆柱112的柱体增多,中心轴11缩短,弹性板9承受的压力过大时,连接板93与中心轴11相互抵触,若此时弹性板9继续受压,则“U”型弹性部92还可以提供弹力,管托10通过弹性板9将压力传递给土工箱体81,土工箱体81将压力分散到地基1,汽车驶过后,连接板93与中心轴11分离接触,“U”型弹性部92恢复原先状态,弹性板9回复到恢复状态,实心圆柱111压入中空圆柱112的柱体部分伸出,中心轴11回复到正常长度。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过路管2路面没有汽车碾压的情况下,弹性板9处于正常伸缩状态,过路管2路面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地基(1)、中粗砂砾层(3)、碎石垫层(4)、底基层(5)、基层(6)和沥青路面(7),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上位于中粗砂砾层(3)内设有用于支撑过路管(2)的过路管深度补偿件(8),所述过路管深度补偿件(8)包括承托过路管(2)的管托(10)、连接管托(10)的顶座(13)、置于地基(1)上的底座(12)、设于顶座(13)和底座(12)之间的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地基(1)、中粗砂砾层(3)、碎石垫层(4)、底基层(5)、基层(6)和沥青路面(7),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上位于中粗砂砾层(3)内设有用于支撑过路管(2)的过路管深度补偿件(8),所述过路管深度补偿件(8)包括承托过路管(2)的管托(10)、连接管托(10)的顶座(13)、置于地基(1)上的底座(12)、设于顶座(13)和底座(12)之间的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托(10)和顶座(13)之间连接有中心轴(11),中心轴(11)包括连接顶座(13)的实心圆柱(111)和连接底座(12)的中空圆柱(112),实心圆柱(111)穿设至中空圆柱(112)内与中空圆柱(112)滑移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呈“Z”型的弹性板(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护过路管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9)包括分别抵触至顶座(13)上的延伸部(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澄一姚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