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边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712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边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沟槽、覆盖于沟槽口部的矩形格栅,所述格栅被分为封闭部、渗水部,所述格栅上的两条相对的棱边通过连接组件与沟槽的侧壁相连,所述格栅上另两条棱边上设有用于将相互独立的格栅相连的可拆卸组件,所述封闭部、渗水部均包括骨架,所述封闭部还包括填充在骨架上延伸至连接组件处的水泥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常见的格栅覆盖在沟槽的基础上,将水泥砼浇注在格栅和连接组件处后,水泥砼将格栅、连接组件、沟槽粘结至一起,提高了格栅和沟槽之间的连接强度,当格栅局部受力时,不易因受力不均而使格栅从沟槽口部脱离。

A road side d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边沟
本技术涉及路边沟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道路边沟。
技术介绍
路边沟是一种常见的市政排水结构,在路边沟的口部多设有格栅盖板,以便于水流渗入路边沟内,同时防止物件掉落在路边沟内。目前,市面上的路边沟口部所设置的盖板大多采用带有孔隙的板件,将这种板件放置于槽口,即完成安装。如公告号为CN205688309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景观道路的一种透水装置,即是将盖板放置于沟槽的口部。这种安装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限位很少,故而在受到外力如车轮倾轧时,容易因局部受力不均造成整个盖板倾斜,与沟槽口部连接出现偏差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边沟,其具有能够提高盖板与沟槽之间连接强度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道路边沟,包括沟槽、覆盖于沟槽口部的矩形格栅,所述格栅被分为封闭部、渗水部,所述格栅上的两条相对的棱边通过连接组件与沟槽的侧壁相连,所述格栅上另两条棱边上设有用于将相互独立的格栅相连的可拆卸组件,所述封闭部、渗水部均包括骨架,所述封闭部还包括填充在骨架上延伸至连接组件处的水泥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常见的格栅覆盖在沟槽的基础上,将水泥砼浇注在格栅和连接组件处后,水泥砼将格栅、连接组件、沟槽粘结至一起,提高了格栅和沟槽之间的连接强度,当格栅局部受力时,不易因受力不均而使格栅从沟槽口部脱离。进一步设置:所述骨架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杆、竖杆,所述横杆垂直于沟槽的中心轴线,所述竖杆位于横杆的中垂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杆和竖杆相互配合后,整体的强度提高,同时,竖杆还起到区分封闭部和渗水部作用,在竖杆的两侧即分别为封闭部和渗水部。进一步设置:所述封闭部还包括围设于其四周、将封闭部与渗水部分隔开的隔板,所述水泥砼浇注在隔板所围成的空间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注水泥砼时,水泥砼受到隔板的限制,只能被浇注在封闭部中,不易流动至渗水部处造成堵塞。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容纳封闭部、渗水部的安装盒,所述封闭部、渗水部设于安装盒底壁上,所述安装盒的口部向背离安装盒中心轴线的方向设有抵触于地面的固定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格栅放置于沟槽口部时,固定片与地面接触,固定片中间位置的格栅覆盖于沟槽口部,固定片在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还不易影响水流渗入沟槽的流速。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盒的底壁与封闭部相接触的部分为实体,所述安装盒与渗水部相接触的部分为镂空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封闭部相接触的实体能够在浇注水泥砼时,对水泥砼起到承托作用,便于水泥砼成型;与渗水部相连接的镂空部分则不易对水流造成阻碍,使水流能够顺利流入沟槽中。进一步设置:所述封闭部、渗水部的顶部所在平面与固定片所在平面齐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完成后,封闭部、渗水部、固定片处于共面状态,便于车辆或行人在路面行走,还能够便于路面上的水流在平面上流动,渗入沟槽。进一步设置:所述沟槽的口部设有凹于地面的固定槽,所述固定片嵌设于固定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片嵌设于固定槽中后,格栅的相对位置被限定,不易在受到外力时与地面或沟槽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进一步设置: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位于格栅一侧的填充槽、位于格栅另一侧的嵌设于填充槽内的填充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一块格栅的填充爪嵌入后一块格栅的填充槽内后,相邻两块格栅的相对位置被限定,不易松脱;还能够按照实际需求选取所需格栅的数量,操作方便。进一步设置:所述填充槽的侧壁上阵列有若干第一限位条,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条之间预留间隙,所述填充爪包括固连于格栅上的杆体、垂直贯穿杆体嵌入相邻第一限位条之间的第二限位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填充槽与填充爪相互配合时,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相互牵制,即便填充爪受到一定拉力,也因为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之间相互卡嵌的结构不易松脱,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受到外力时不易发生两者之间倾斜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填充槽位于封闭部的骨架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槽所占据的位置在后续由水泥砼填充,与封闭部被浇注在一起,即便后续受到外力碾压,也有水泥砼对其起到保护作用,不易发生形变;若是填充槽位于渗水部处,则渗水部原本用于渗水的空间被占据一部分,降低了渗水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在起到渗水作用的前提下,降低车辆或行人对格栅施加压力时造成形变或损坏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行车路面的可靠程度,减少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一道路边沟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填充爪和填充槽相互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沟槽;2、格栅;3、封闭部;4、渗水部;5、连接组件;51、安装盒;52、固定片;53、固定槽;6、可拆卸组件;61、填充槽;611、第一限位条;62、填充爪;621、杆体;622、第二限位条;7、骨架;71、横杆;72、竖杆;8、水泥砼;9、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道路边沟,如图1所示,包括嵌设于路面内的沟槽1、覆盖于沟槽1口部的格栅2。格栅2设置为矩形,一道沟槽1的口部由多块格栅2相连后覆盖。如图1所示,格栅2分为透水的渗水部4、不透水的封闭部3,渗水部4和封闭部3分别位于格栅2的两侧,将格栅2分为同等大小的两个矩形区域,渗水部4和封闭部3相互贴紧的面与沟槽1的中心轴线共面。如图1所示,格栅2通过连接组件5与沟槽1相连,连接组件5设置为一个矩形的安装盒51,渗水部4和封闭部3组成的格栅2即设置在该安装盒51中,安装盒51正好能够覆盖在沟槽1的口部,安装盒51与沟槽1两侧相贴的侧面处设有从安装盒51口部引出的固定片52,固定片52共有两片,均与安装盒51口部处于同一平面内,沟槽1两侧为了便于固定安装盒51,设有凹于地面的固定槽53,固定片52正好嵌设于固定槽53中,实现对安装盒51的限位。如图1所示,安装盒51中的渗水部4和封闭部3都设有骨架7,渗水部4的骨架7起到过滤筛的作用,将杂质留在地面,水流则伸入沟槽1中;封闭部3的骨架7起到提高自身强度的效果。骨架7包括横杆71和竖杆72,横杆71垂直于沟槽1的中心轴线,在横杆71的中垂线上即为竖杆72,横杆71、竖杆72共面设置,横杆71与竖杆72所在平面位于安装盒51的中间位置。如图1所示,在封闭部3内还填充有水泥砼8,为了便于浇注水泥砼8,在封闭部3四周设置隔板9,隔板9将矩形的封闭部3围起,隔板9顶部与安装盒51顶部共面。在隔板9围出的封闭部3内填充水泥砼8,并且将水泥砼8涂抹至高出安装盒51,将水泥砼8向靠近封闭部3一侧的连接组件5处涂抹,以便将安装盒51与沟槽1侧边地面通过水泥砼8连接,提高连接强度。如图1和2所示,相邻的格栅2之间通过可拆卸组件6相连,可拆卸组件6包括位于前一块格栅2上的填充槽61、位于后一块格栅2上用于嵌设在填充槽61内的填充爪62。安装盒51的厚度大,填充槽61被挖设于安装盒51上,在填充槽61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线性阵列的第一限位条611,两个内壁上的第一限位条611以填充槽61的中心轴线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填充爪62包括垂直于安装盒51引出的杆体621,杆体621的两侧设置有垂直于杆体621的第二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道路边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路边沟,包括沟槽(1)、覆盖于沟槽(1)口部的矩形格栅(2),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2)被分为封闭部(3)、渗水部(4),所述格栅(2)上的两条相对的棱边通过连接组件(5)与沟槽(1)的侧壁相连,所述格栅(2)上另两条棱边上设有用于将相互独立的格栅(2)相连的可拆卸组件(6),所述封闭部(3)、渗水部(4)均包括骨架(7),所述封闭部(3)还包括填充在骨架(7)上延伸至连接组件(5)处的水泥砼(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边沟,包括沟槽(1)、覆盖于沟槽(1)口部的矩形格栅(2),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2)被分为封闭部(3)、渗水部(4),所述格栅(2)上的两条相对的棱边通过连接组件(5)与沟槽(1)的侧壁相连,所述格栅(2)上另两条棱边上设有用于将相互独立的格栅(2)相连的可拆卸组件(6),所述封闭部(3)、渗水部(4)均包括骨架(7),所述封闭部(3)还包括填充在骨架(7)上延伸至连接组件(5)处的水泥砼(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边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7)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杆(71)、竖杆(72),所述横杆(71)垂直于沟槽(1)的中心轴线,所述竖杆(72)位于横杆(71)的中垂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边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部(3)还包括围设于其四周、将封闭部(3)与渗水部(4)分隔开的隔板(9),所述水泥砼(8)浇注在隔板(9)所围成的空间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边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容纳封闭部(3)、渗水部(4)的安装盒(51),所述封闭部(3)、渗水部(4)设于安装盒(51)底壁上,所述安装盒(51)的口部向背离安装盒(51)中心轴线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恒凯姚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