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8946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9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以及SBS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与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之间以及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与SBS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之间设置有粘结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综合利用框架结构沥青混合料高承载力、纤维沥青混凝土优良的高温稳定性能的特点,并将它们合理组合,解决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道路的维修费用,提高交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涉及沥青路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2004年底交通部出台《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确定的“7918网”使得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迎来了新的高峰。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山岭重丘区河流、山脉众多,道路线形相对较差,这使道路在快速建成的同时更多的考虑路面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而车辙无疑是山区高速公路面临的严重问题。调查发现,同一条高速公路车辙严重的区域均在长陡坡路段,这是因为重载车辆在山坡路段的速度一般为10?20km/h,根据流变学的一般规律应用温度与时间的换算法则,长时间承受荷载与高温条件等效。同时,坡度的增大,车辆对路面产生的横向剪切作用随之增大,加速了路面永久变形的产生。因此,如何改善长陡坡沥青路面力学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路面抗车辙性能是当前无法回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本路面结构综合利用框架结构沥青混合料高承载力、纤维沥青混凝土优良的高温稳定性能的特点,并将它们合理组合,解决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道路的维修费用,提高交通安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种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以及SBS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所述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与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之间以及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与SBS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之间设置有粘结层。作为优选,本技术所采用的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包括聚酯玻纤约束框架以及填充于聚酯玻纤约束框架内的SBS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所述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厚度为50mm ;所述SBS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级配为AC-13C或AC-16C,掺加沥青混凝土总质量的0.15%的聚酯纤维。作为优选,本技术所采用的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包括聚酯玻纤约束框架以及填充于聚酯玻纤约束框架内的SBS改性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所述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的厚度是70mm ;所述SBS改性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级配为AC-20C,掺加沥青混凝土总质量的0.15%的聚酯纤维。作为优选,本技术所采用的聚酯玻纤约束框架包括竖立于路面并交错设置的聚酯玻纤隔板;所述聚酯玻纤隔板交错设置后形成含有内部网格的聚酯玻纤约束框架;所述聚酯玻纤隔板的厚度不低于50mm ;内部网格的尺寸不大于50mmX50mm。作为优选,本技术所采用的SBS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厚度为80mm ;所述SBS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级配为AC-25。作为优选,本技术所采用的粘结层是SBS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的撒布量为0.3?0.6L/m2。本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与普通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相比,本技术路面结构的上面层和中面层材料增加了聚酯纤维材料和聚酯玻纤约束框架。掺加聚酯纤维改善了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疲劳耐久性,具有低温抗裂性和防治反射裂缝的性能,能有效防止沥青路面开裂、坑槽和车辙,全面提高了沥青路面的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了路面维修和养护的次数,降低了维修养护成本。聚酯玻纤约束框架与约束框架内填充的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粘结成为一体形成路面结构层。约束框架为填充的筑路材料提供纵向和横向约束力,提高了路面结构层的承载能力、抗剪切能力,避免了车辙、推移拥包等病害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路面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采用的框架结构细粒式混凝土上面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采用的框架结构中粒式混凝土中面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2_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3-SBS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4_粘结层;5-SBS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_聚酯玻纤约束框架;7-SBS改性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是本技术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1,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SBS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各层之间采用粘结层4连接。参见图2,框架结构细粒式混凝土上面层I包括聚酯玻纤约束框架6和填充于约束框架内的SBS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5,厚度为50mm。SBS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5采用级配为AC-13C或AC-16C,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掺加沥青混凝土总质量的0.15%的聚酯纤维。参见图3,框架结构中粒式混凝土中面层2包括聚酯玻纤约束框架6和填充于约束框架内的SBS改性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7,厚度为70mm。SBS改性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7采用级配为AC-20C,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掺加沥青混凝土总质量的0.15%的聚酯纤维。聚酯玻纤约束框架6,包括竖立于路面并交错设置的聚酯玻纤隔板;聚酯玻纤隔板首尾相接、交错设置形成含有内部网格的聚酯玻纤约束框架6 ;在连接处采用凝胶粘结,聚酯玻纤隔板的厚度不低于50mm ;内部网格的尺寸不大于50mmX50mm。SBS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采用级配为AC-25,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厚度为80mmo粘结层4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撒布量为0.3?0.6L/m2;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I与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之间用SBS改性乳化沥青粘层4连接。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与SBS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之间用SBS改性乳化沥青粘层4连接。【主权项】1.一种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I )、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以及SBS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所述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I)与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之间以及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与SBS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之间设置有粘结层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I)包括聚酯玻纤约束框架(6)以及填充于聚酯玻纤约束框架(6)内的SBS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所述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I)的厚度为50mm ;所述SBS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采用级配为AC-13C或AC-16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包括聚酯玻纤约束框架(6)以及填充于聚酯玻纤约束框架(6)内的SBS改性中粒式沥青混凝土(7);所述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的厚度是70mm ;所述SBS改性中粒式沥青混凝土(7)采用级配为AC-20C。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1)、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以及SBS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所述框架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1)与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之间以及框架结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与SBS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之间设置有粘结层(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刘少文沈佳李海峰曹艳龙刘国跃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