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球化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67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球化退火炉,包括长方体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膛和炉门,炉膛的内表面设有由全纤维形成的炉衬,炉衬上设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设置在炉衬表面上的导风模段和设置在炉膛炉顶的循环风机;炉膛的底部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间隔均匀的传动辊和用于驱动该传动辊的辊驱动装置;炉膛一侧为封闭侧,另一侧为开口侧,在所述开口侧设有炉门,所述炉门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上的外炉门和设置在架体上且相对外炉门位于炉膛内的内炉门。该卧式球化退火炉具有装载量大、同时能维持炉内高温、增强退火炉气密性的优点,并能使保持炉温均匀分布、保证热处理产品受热均匀、从而提高退火材料或工件的质量。

A horizontal spheroidizing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orizontal spheroidizing annealing furnace, comprising a rectangular furnace body, the furnace body comprises a hearth and a furnace door,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lining formed by the fiber, wind guid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furnace lining, the air guiding device arranged in the lin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air guide mode and set in the roof of the circulating fan; the furnac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roller spacing and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driving roller of the roller hearth; one side closed side, the other side is the opening side in the opening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urnace door, the door comprises a frame body, set on the frame body and the outer door arranged on the frame body relative to the outer door and is located inside the furnace door. The horizontal spheroidizing annealing furna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loading capacity, high temp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and enhanced air tightness of the annealing furnace. It also enables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furnace temperature and ensures uniform heat treatment of heat treated products,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nnealed materials or workpie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球化退火炉
本技术涉及金属退火
,具体涉及一种卧式球化退火炉。
技术介绍
热处理是机械通用零部件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艺,是保证和提高机械零部件质量与使用寿命、充分发挥材料潜力的关键工序。紧固件行业用的线材盘圆及链条行业用的钢带盘条在冷成形成加工前,均需通过热处理退火工艺将其原始钢材内部组织的片状珠光体处理成球状珠光体,来获得良好的塑性形变能力和较低的硬度以利于冷成形加工。在退火过程中线材或钢带的表面不允许脱碳是也关键指标。目前退火设备种类有箱式退火炉、台车退火炉、井式退火炉、钟罩式退火炉等。然而,现有技术中,球化退火分为周期式和连续式退火二大类。周期式退火采用台车炉、钟罩炉等,不仅气密性差、炉膛使用寿命短、而且其装载量小;连续式退火通常采用推杆炉和辊底炉,退火质量较稳定,可满足国家和行业制定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但仍存在装载量小等问题。基于上述情况,如何提高退火炉的装载量,同时使炉内气温均匀分布,保证退火产品的质量,延迟炉膛使用寿命成为所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载量大、气密性好、炉温分布均匀且炉膛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卧式球化退火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球化退火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为长方体,所述炉体包括炉膛和炉门,所述炉膛的内表面设有由全纤维形成的炉衬,所述炉衬上设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炉衬表面上的导风模段和设置在所述炉膛炉顶的循环风机;所述炉膛的底部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间隔均匀的传动辊和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辊的辊驱动装置;所述炉膛一侧为封闭侧,另一侧为开口侧,在所述开口侧设有炉门,所述炉门包括架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外炉门和设置在所述架体上且相对所述外炉门位于炉膛内的内炉门。进一步的:所述炉衬包括位于所述炉膛顶部的内顶壁和位于所述炉膛侧部的内侧壁,所述导风模段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壁上的侧边导风模段和设置在所述内顶壁上的顶部导风模段,所述顶部导风模段设有配合所述循环风机的开口,所述顶部导风模段具有与所述侧边导风模段衔接的衔接部;所述衔接部呈弧形。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模段由耐热钢板制成并拼接覆盖在所述炉衬上,且所述导风模段与所述炉衬之间形成有间隔;所述侧边导风模段包若干子侧边导风模段,每个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包括板体和形成在板体上面的至少一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卧式球化退火炉的高度方面延伸且所述加强筋为凸肋。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具有与相邻的子侧边导风模段衔接的第一对接边,所述第一对接边自本体的一侧向炉膛内弯折形成;其中一个所述加强筋具有朝炉膛的反向弯折的第二对接边,所述第一对接边和第二对接边相对位于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的两侧;相邻两个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通过两子个侧边导风模段上的第一对接边和第二对接边扣合连接。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侧边导风模段的第一对接边和第二对接边之间夹持有由耐火纤维形成的隔热层。进一步的:所述衔接部包括第一衔接部和第二衔接部,所述侧边导风模段保留位于所述板体上部的平上沿变和位于所述加强筋上部的凸上沿边;所述第一衔接部与所述平上沿边连接,所述第二衔接部与所述凸上沿边连接,所述第一衔接部与第二衔接部为不同弧度;所述第一衔接部与第二衔接部之间形成有撕裂口,所述撕裂口上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衔接部和第二衔接部的封板。进一步的:所述外炉门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外炉门驱动装置及与所述外炉门驱动装置连接且由所述外炉门驱动装置驱动的外炉门板,所述内炉门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内炉门驱动装置、与所述内炉门驱动装置连接且由所述内炉门驱动装置驱动的内炉门板、固定在所述架体上的内炉门罩,所述内炉门板由所述内炉门驱动装置驱动并相对所述架体沿卧式球化退火炉的高度方向移动,所述内炉门罩位于所述内炉门板的上方,当所述内炉门板移动至所述架体的上侧时,所述内炉门板收纳在所述内炉门罩内;所述外炉门板包括金属外壳和填充在所述金属外壳内的耐火纤维,所述内炉门板包括耐热钢板壳和填充在所述耐热钢板壳内的耐火纤维,所述内炉门罩包括耐热钢板壳和填充在所述耐热钢板壳内的耐火纤维。进一步的:所述内炉门板与所述外炉门板平行设置;于所述卧式球化退火炉的纵长方向上,所述内炉门板与所述外炉门板之间形成有间距。进一步的:所述外炉门驱动装置为外炉门减速机,所述外炉门减速机与所述外炉门板之间通过链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内炉门驱动装置为内炉门减速机,所述内炉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炉门减速机和内炉门板之间的内炉门传动装置,所述内炉门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内炉门减速机连接的传动轴、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的绳轮以及缠绕在所述绳轮上的线绳,所述绳轮上设有导向槽,所述线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绳轮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内炉门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外炉门板配合的外炉门入口,所述外炉门还包括外炉门压紧装置,所述外炉门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两个连接板和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气缸;沿外炉门板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外炉门板的两侧;每个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外炉门板的槽道,所述槽道沿外炉门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外炉门板上形成有沿所述外炉门板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直杆,所述直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炉门上,另一端为尾端,所述尾端插入至槽道内,所述尾端上固定有滚轮;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内炉门和外炉门之间,所述气缸具有柱塞,所述柱塞的延长线与所述直杆的延长线垂直;当外炉门板移送至朝向外炉门入口时,所述气缸拉动所述直杆,进而驱动外炉门板朝外炉门入口移动直至所述外炉门板密封外炉门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卧式球化退火炉通过将台式炉的炉膛与辊底式炉的传动装置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卧式球化退火炉的装载量和生产效率,并通过在炉膛内部的炉衬表面设置由耐热钢板制成的侧边导风模段和顶部导风模段、在炉膛内顶壁上设置循环风机,且以弧形的衔接部衔接侧边导风模段和顶部导风模段,使气体在卧式球化退火炉内能循环流动,保持炉温均匀分布,保证热处理产品受热均匀;同时,该卧式球化退火炉通过在靠近外炉门的炉膛内侧设置一个用耐热材料所制成的内炉门,并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内炉门罩进一步对内炉门进行隔热保护,內炉门与外炉门相互配合,从而维持炉内高温,增强卧式球化退火炉气密性。故,该卧式球化退火炉具有装载量大、同时能维持炉内高温、增强卧式球化退火炉气密性的优点,并能使保持炉温均匀分布、保证热处理产品受热均匀、从而提高退火材料或工件的质量。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卧式球化退火炉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卧式球化退火炉中子侧边导风模段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卧式球化退火炉中相邻两个子侧边导风模段拼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卧式球化退火炉中顶部导风模段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卧式球化退火炉中双炉门装置的侧视图;图6为图5所示双炉门装置的主视图;图7为图5所示双炉门装置中外炉门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卧式球化退火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球化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为长方体,所述炉体包括炉膛和炉门,所述炉膛的内表面设有由全纤维形成的炉衬,所述炉衬上设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炉衬表面上的导风模段和设置在所述炉膛炉顶的循环风机;所述炉膛的底部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间隔均匀的传动辊和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辊的辊驱动装置;所述炉膛一侧为封闭侧,另一侧为开口侧,在所述开口侧设有炉门,所述炉门包括架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外炉门和设置在所述架体上且相对所述外炉门位于炉膛内的内炉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球化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为长方体,所述炉体包括炉膛和炉门,所述炉膛的内表面设有由全纤维形成的炉衬,所述炉衬上设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炉衬表面上的导风模段和设置在所述炉膛炉顶的循环风机;所述炉膛的底部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间隔均匀的传动辊和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辊的辊驱动装置;所述炉膛一侧为封闭侧,另一侧为开口侧,在所述开口侧设有炉门,所述炉门包括架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外炉门和设置在所述架体上且相对所述外炉门位于炉膛内的内炉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球化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衬包括位于所述炉膛顶部的内顶壁和位于所述炉膛侧部的内侧壁,所述导风模段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壁上的侧边导风模段和设置在所述内顶壁上的顶部导风模段,所述顶部导风模段设有配合所述循环风机的开口,所述顶部导风模段具有与所述侧边导风模段衔接的衔接部;所述衔接部呈弧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球化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模段由耐热钢板制成并拼接覆盖在所述炉衬上,且所述导风模段与所述炉衬之间形成有间隔;所述侧边导风模段包若干子侧边导风模段,每个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包括板体和形成在板体上面的至少一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卧式球化退火炉的高度方面延伸且所述加强筋为凸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球化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具有与相邻的子侧边导风模段衔接的第一对接边,所述第一对接边自本体的一侧向炉膛内弯折形成;其中一个所述加强筋具有朝炉膛的反向弯折的第二对接边,所述第一对接边和第二对接边相对位于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的两侧;相邻两个所述子侧边导风模段通过两子个侧边导风模段上的第一对接边和第二对接边扣合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式球化退火炉,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侧边导风模段的第一对接边和第二对接边之间夹持有由耐火纤维形成的隔热层。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球化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包括第一衔接部和第二衔接部,所述侧边导风模段保留位于所述板体上部的平上沿变和位于所述加强筋上部的凸上沿边;所述第一衔接部与所述平上沿边连接,所述第二衔接部与所述凸上沿边连接,所述第一衔接部与第二衔接部为不同弧度;所述第一衔接部与第二衔接部之间形成有撕裂口,所述撕裂口上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衔接部和第二衔接部的封板。7.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东沈向忠孙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凌电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