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尾门及用于车辆尾门的限位铰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4834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尾门的限位铰链系统,其包括:连接至车辆后围的后围固定部件;连接至车辆尾门的尾门固定部件;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其通过第一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后围固定部件,并且通过第三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尾门固定部件;和第二枢转连接部件,其通过第二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后围固定部件,并且通过第四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尾门固定部件。其中,后围固定部件、尾门固定部件、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和第二枢转连接部件形成四连杆机构。并且,第一枢转连接部件设置有弹性限位件,第二枢转连接部件设置有能够与弹性限位件形成咬合配合的限位槽,从而在尾门开启的过程中实现限位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这种限位铰链系统的车辆尾门。

The rear door of vehicle and the limit hinge system for the rear door of the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hicle for limiting rear door hing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fixed parts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around the rear wall of the rear door; connected to the fixed parts of a vehicle tail door; the first pivot connecting part, which can be fixed by a first pivot member pivotally connected to the enclosure, and can pivot connected to the rear door fixing parts through the third pivot; and second pivot connecting part, the fixing member is pivotally connected to the round through the second pivot, and pivotally connected to the rear door fixing parts through the fourth pivot. Among them, the rear fixed parts, the tail door fixed parts, the first pivot connecting parts and the second pivot connecting parts form the four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Moreover, the first pivot connec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elastic limiting member, and the second pivoting connec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ing groove which can form an occlusion fit with the elastic limiting member, so as to realize the limiting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opening the tail door. The utility model also relates to a vehicle tail door with the limit hin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尾门及用于车辆尾门的限位铰链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辆的车门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车辆尾门的限位铰链系统及具有这种限位铰链系统的车辆尾门。
技术介绍
轻型客车作为兼具客货两用功能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由于需要频繁的装卸货物或者进出人员,通常在车辆的后部布置对开式的尾门。在使用尾门的过程中,与正常的旋转门类似,要求尾门不仅可以正常打开,而且要求开启角度很大,并且必须在需要的位置被保持住,例如不能被风轻易吹动,影响其他行人或者车辆的正常通行。目前,绝大多数轻型客车的尾门均布置有上下两个铰链(如上铰链、下铰链)和单独的限位器(位于上下铰链之间),从而控制尾门的开闭及开启的角度。现有的尾门铰链和限位器都分别具有单一的功能,两者必须同时使用,缺一不可。通过以下对尾门的开启过程的描述能够更好地说明现有技术的缺点。1)在将尾门打开至90°时,此时铰链和限位器同时工作,可以将尾门保持在需要的位置。2)当需要将尾门开启至270°、即尾门贴近侧围开启的状态时,必须手动将限位器取下,才能将尾门开启到需要的位置。同时,需要在侧围上布置磁性防撞块,使尾门保持270°的开度。此时开门和限位是两个步骤,两者无法同时完成。因此,必须先向用户说明此项功能的使用方法。3)限位器和铰链两个系统并存,限位器的运动轨迹占用车辆上本已十分宝贵的车内和尾门上的布置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能够集开门与限位于一体的限位铰链系统,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尾门的限位铰链系统,所述限位铰链系统包括:连接至车辆后围的后围固定部件,连接至车辆尾门的尾门固定部件,第一枢转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通过第一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后围固定部件,并且通过第三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尾门固定部件,和第二枢转连接部件,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通过第二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后围固定部件,并且通过第四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尾门固定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设置有弹性限位件,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弹性限位件形成咬合配合的限位槽;其中,所述后围固定部件、所述尾门固定部件、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形成四连杆机构,在尾门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所述后围固定部件保持固定不动,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关于所述第一枢轴相对于所述后围固定部件枢转,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关于所述第二枢轴相对于所述后围固定部件枢转,所述尾门固定部件分别关于第三枢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关于第四枢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枢转,并且当所述尾门固定部件转动至与所述后围固定部件成预定的角度时,所述弹性限位件与所述限位槽形成咬合配合,从而限制所述尾门被进一步开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当尾门被开启至90°时,所述弹性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形成咬合配合,在对所述尾门施加足够的力的情况下,所述弹性限位件能够从所述第一限位槽脱出使得所述尾门能够被进一步开启,并且当尾门被开启至270°时,所述弹性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形成咬合配合,使得所述尾门无法被进一步开启。优选地,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被预压缩的弹簧和位于所述弹簧的端部的限位咬合部,所述限位咬合部被构造成能够与所述限位槽形成咬合配合。优选地,所述限位咬合部为限位钢柱。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限位槽具有弧形边缘,所述限位咬合部能够沿着所述弧形边缘脱出。另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限位铰链系统的车辆尾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在两个旋转副中间添加限位机构的方法,能够同时实现开门和限位两个功能,不需要单独操纵限位器,即可直接将尾门固定在需要的角度。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单独的尾门铰链,本技术的限位铰链系统具有自限位功能,当双尾门开启角度达到90度时形成第一限位,以满足一般车辆的需求,当双尾门开启角度为270度时形成第二限位,满足物流车辆的需求。另外,本技术将限位结构布置在铰链内部,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本技术简便易行,不需要提前给用户说明使用方法,可以直接像开启普通车门一样使用尾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限位铰链系统的总体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限位铰链系统的分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用于车辆尾门的限位铰链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该限位铰链系统包括:通过螺栓连接至车辆后围(例如连接至车身后围的立柱上)的后围固定部件1,通过螺栓连接至车辆尾门(例如连接至车辆尾门的内板上)的尾门固定部件10,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和第二枢转连接部件。其中,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支架4、弹簧6、连接至弹簧6的端部的限位咬合部7和压板5,优选地,限位咬合部7为限位钢柱。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弹簧6通过焊接固定在压板5内,然后压板5例如通过铆钉14或螺钉装配至连接支架4。另外,第二枢转连接部件是设置有限位槽的拉杆8。弹簧6被预压缩从而始终将限位咬合部7压紧在拉杆8上,拉杆8例如设置有能够容纳限位咬合部7并且具有限位槽的轨道,从而能够在尾门的整个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使限位咬合部7沿着拉杆8的长度方向移动。另外,限位槽优选地具有弧形边缘,使得限位咬合部能够容易地沿着弧形边缘脱出。如图2所示,连接支架4通过第一枢轴3可枢转地连接至后围固定部件1,并且通过第三枢轴11可枢转地连接至尾门固定部件10,拉杆8通过第二枢轴2可枢转地连接至后围固定部件1,并且通过第四枢轴9可枢转地连接至尾门固定部件10,通过这种连接布置,后围固定部件1、尾门固定部件10、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支架4、弹簧6、限位咬合部7和压板5)、和第二枢转连接部件8形成四连杆机构,在尾门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后围固定部件1由于连接至车身后围而保持固定不动,尾门固定部件10随着车辆尾门转动,使得第一枢转连接部件(连接支架4、弹簧6、限位咬合部7和压板5)关于第一枢轴3相对于后围固定部件1枢转,同时第二枢转连接部件8关于第二枢轴2相对于后围固定部件1枢转,同时,尾门固定部件10分别关于第三枢轴11相对于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关于第四枢轴9相对于第二枢转连接部件8枢转。当尾门固定部件10转动至与后围固定部件1成90°时,弹簧6使得限位咬合部7与第一限位槽12形成咬合配合,从而在尾门未被施加足够的力的情况下被限位在该位置。如果需要进一步增大尾门开启的角度,只需要在该位置对尾门施加足够的力,使得限位咬合部7从第一限位槽12脱出从而能够使尾门被进一步开启,当尾门被开启至270°时限位咬合部7与第二限位槽13形成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尾门及用于车辆尾门的限位铰链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尾门的限位铰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铰链系统包括:连接至车辆后围的后围固定部件;连接至车辆尾门的尾门固定部件;第一枢转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通过第一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后围固定部件,并且通过第三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尾门固定部件;和第二枢转连接部件,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通过第二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后围固定部件,并且通过第四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尾门固定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以固定的方式设置有弹性限位件,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弹性限位件形成咬合配合的至少一个限位槽;其中,所述后围固定部件、所述尾门固定部件、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形成四连杆机构,在尾门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所述后围固定部件保持固定不动,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关于所述第一枢轴相对于所述后围固定部件枢转,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关于所述第二枢轴相对于所述后围固定部件枢转,所述尾门固定部件分别关于第三枢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关于第四枢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枢转,并且当所述尾门固定部件转动至与所述后围固定部件成预定的角度时,所述弹性限位件与所述限位槽形成咬合配合,从而限制所述尾门被进一步开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尾门的限位铰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铰链系统包括:连接至车辆后围的后围固定部件;连接至车辆尾门的尾门固定部件;第一枢转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通过第一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后围固定部件,并且通过第三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尾门固定部件;和第二枢转连接部件,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通过第二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后围固定部件,并且通过第四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尾门固定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以固定的方式设置有弹性限位件,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弹性限位件形成咬合配合的至少一个限位槽;其中,所述后围固定部件、所述尾门固定部件、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形成四连杆机构,在尾门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所述后围固定部件保持固定不动,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关于所述第一枢轴相对于所述后围固定部件枢转,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关于所述第二枢轴相对于所述后围固定部件枢转,所述尾门固定部件分别关于第三枢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件、关于第四枢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枢转连接部件枢转,并且当所述尾门固定部件转动至与所述后围固定部件成预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王鹏刘大壮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