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元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座椅套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07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套及其制作工艺,所述汽车座椅套包括:正面,后面和头枕,所述正面包括坐垫部分和后背部分,所述坐垫部分的侧边具有弹性收缩部,所述后背部分与所述后面相连接;所述后面的上部具有头枕连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汽车座椅套的正面的两侧具有收缩部,后面的底部还有松紧部分,增加了本汽车座椅套和汽车座椅的贴合度。本汽车座椅套的面料结构适合于采用涤纶丝和/或尼龙与氨纶丝和/或热熔丝一体化成型,不用裁剪或者印染,节约了材料且不会造成污染。而且本汽车座椅套生产工艺简单,适合于自动化制作,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成本较低。

A car seat sleeve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utomobile seat cover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the car seat cover includes a front face, and head back, the front part and the back part of the back cushion, the cushion part side has elastic contraction, behind the back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ck; the connecting part comprises a headrest. The two sides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automobile seat sleeve has a shrinkage part, and the bottom part has a flexible part, which increases the bonding degree between the automobile seat cover and the automobile seat. The fabric structure of the automobile seat sleeve is suitable for the integration forming of polyester filament and / or nylon and spandex filament and / or hot fuse, without cutting or printing and dyeing, saving materials and causing no pollution. And the car seat sleeve production process is simple, suitable for automatic production,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stable quality,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套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套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座椅套正面主要是通过不同面料复合海棉之后裁减缝纫而成。固定方式主要都是使用弹性的面料进行织造后,通过印染、定型、剪裁后与正面面料缝合并在开口位置缝上松紧带用来固定座椅。现有的汽车座椅套存在以下问题:1、和座位的贴合度差。2、剪裁浪费严重。3、自动化程度低质量不稳定。4、印染环境污染严重。5、工序繁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和座位的粘合度,不用裁剪和印染,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质量好,成本低的汽车座椅套及其制作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套,包括:正面,所述正面包括坐垫部分和后背部分,所述坐垫部分和后背部分的侧边具有收缩部,并通过所述收缩部使座椅套能更贴合座椅,所述正面具有针织层和花样层,所述花样层位于所述针织层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座椅套还包括:后面和头枕,所述后背部分与所述后面相连接,所述后面的下部连接有松紧部分或者松紧带;所述后面的上部具有头枕连接部。进一步地,所述后面和头枕也具有针织层,所述针织层的材料为涤纶丝和/或尼龙与氨纶丝和/或热熔丝,所述正面还包括海绵层和底部层;所述花样层位于所述正面的最外侧,所述花样层的材料为TPU,PVC,PU,梭织布,绒布或编织布;所述海绵层位于所述花样层和针织层之间或者位于所述底部层和针织层之间,所述海绵层的材料为海棉,喷胶棉或PP棉;所述底部层位于所述海绵层的内侧,所述底部层的材料为无弹性面料,如梭织布,无纺布和无弹性纱布。进一步地,所述收缩部的材料为涤纶丝和/或尼龙与氨纶丝和/或热熔丝,或者为橡筋包芯纱,所述坐垫部分的下侧连接有裙部。进一步地,所述松紧部分的材料为橡筋包芯纱。进一步地,所述头枕连接部的材料为橡筋包芯纱,且其开口处设置有双头拉链。进一步地,所述后面和头枕的面料的组织结构为四平或假四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套的正面的侧边具有收缩部,后面底部还有用于固定在汽车座椅的松紧部分或者松紧带,增加了本汽车座椅套和汽车座椅的贴合度。本汽车座椅套的面料结构适合于采用涤纶丝和/或尼龙与氨纶丝和/或热熔丝一体化成型,针织部分不用裁剪或者印染,节约了材料且不会因为印染而造成污染。而且本汽车座椅套生产工艺简单,适合于自动化制作,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汽车座椅套的制作工艺,包括:步骤S1,一体化编织正面的针织层,形成坐垫部分和后背部分,在坐垫部分和后背部分的侧边形成收缩部,且在正面的侧边利用间隔编织或引返的方式让面料产生自然的弧度;步骤S2,制备花样层,并通过绣花或者热压或者缝纫的方式使正面的针织层与花样层相结合。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座椅套的制作工艺还包括:步骤S3,一体化编织后面和头枕的针织层,并熨烫定型,并在后面形成头枕连接部;步骤S4,将正面和后面进行缝纫拼接组装,且在后面的下部连接松紧部分或者松紧带。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制备海绵层和底部层,并通过热压或者缝纫的方式使正面的针织层和花样层与海绵层和底部层相结合。进一步地,采用四平或假四平的面料组织结构对所述后面和头枕进行织造。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套的制作工艺,在座椅套的正面形成与汽车座椅连接的收缩部,正面的侧边利用间隔编织或引返的方式让面料产生自然的弧度,后面的底部还设置松紧部分或者松紧带,增加了本汽车座椅套和汽车的贴合度。本汽车座椅套的针织层面料结构采用涤纶丝和/或尼龙与氨纶丝和/或热熔丝一体化成型的方法制造,不用裁剪或者印染,节约了材料且不会因为印染而造成污染。而且本汽车座椅套结构简单,适合于自动化制作,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座椅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座椅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座椅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座椅套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座椅套的制作工艺的流程图。附图中标记为:1正面11坐垫部分111收缩部12后背部分13花样层14海绵层15底部层2后面21头枕连接部3头枕31头枕收缩部4针织层5松紧部分6松紧带7双头拉链8裙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套,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正面1,所述正面1包括坐垫部分11和后背部分12,所述坐垫部分11和后背部分12的侧边具有收缩部111,所述正面1具有针织层4和花样层13,所述花样层13位于所述针织层4的外侧。所述针织层4的材料为涤纶丝和/或尼龙与氨纶丝和/或热熔丝,提花、网眼、鼓包为基本组织,还可以结合其他结构保证座椅套的美观和多样性。其中,涤纶丝和/或尼龙与氨纶丝和/或热熔丝可以解释为包括:涤纶丝与氨纶丝,涤纶丝与热熔丝,尼龙与氨纶丝,尼龙与热熔丝,涤纶丝和尼龙与氨纶丝,涤纶丝和尼龙与热熔丝,涤纶丝与氨纶丝和热熔丝,尼龙与氨纶丝和热熔丝,涤纶丝和尼龙与氨纶丝和热熔丝9中情况。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一种汽车座椅套还包括:后面2和头枕3,所述后背部分12与所述后面2相连接,所述后面2的下部连接有松紧部分5或者松紧带6,松紧部分5或松紧带6可以由包芯纱直接制造完成,容易和座椅套的主体部分直接织造结合;所述后面2的上部具有头枕连接部21。其中,所述弹性收缩部111的材料为涤纶丝和/或尼龙与氨纶丝和/或热熔丝,或者为橡筋包芯纱,所述松紧部分5的材料为橡筋包芯纱,所述头枕连接部21的材料为橡筋包芯纱,且其开口处设置有双头拉链7。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坐垫部分11的下侧连接有裙部8,所述裙部8用于将座椅套与座椅连接固定,其通过缝纫与坐垫部分连接,面料的组织结构为四平或假四平。所述后面2和头枕3的面料的组织结构为四平或假四平,四平的织造组织弹性更加优秀,使得座椅套的贴合性更好。其中,所述头枕3的下侧具有头枕收缩部31,以保证头枕包裹地紧密。优选的,所述后面2和头枕3也具有针织层4,所述针织层4的材料为涤纶丝和/或尼龙与氨纶丝和/或热熔丝,如图4所示,所述正面1还包括海绵层14和底部层15。所述花样层13位于所述正面1的最外侧,所述花样层13的材料为TPU,PVC,PU,梭织布,绒布或编织布,花样层的设置可以增加座椅套表面的花样,同时可以提供防水防尘等效果。所述海绵层14位于所述花样层13和针织层4之间或者位于所述底部层15和针织层4之间,所述海绵层14的材料为海棉,喷胶棉或PP棉,海绵层的设置可以增加产品正面的立体感和触感。所述底部层15位于所述海绵层14的内侧,所述底部层15的材料为无弹性面料,如梭织布,无纺布和无弹性纱布,底部层的设置用于保证海棉层为正面提供更好的立体感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中花样层13,海绵层14和底部层15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可以只在正面上设置其中的任一层或者任两层,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座椅套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1),所述正面(1)包括坐垫部分(11)和后背部分(12),所述坐垫部分(11)和后背部分(12)的侧边具有收缩部(111),所述正面(1)具有针织层(4)和花样层(13),所述花样层(13)位于所述针织层(4)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1),所述正面(1)包括坐垫部分(11)和后背部分(12),所述坐垫部分(11)和后背部分(12)的侧边具有收缩部(111),所述正面(1)具有针织层(4)和花样层(13),所述花样层(13)位于所述针织层(4)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面(2)和头枕(3),所述后背部分(12)与所述后面(2)相连接,所述后面(2)的下部连接有松紧部分(5)或者松紧带(6);所述后面(2)的上部具有头枕连接部(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2)和头枕(3)也具有针织层(4),所述针织层(4)的材料为涤纶丝和/或尼龙与氨纶丝和/或热熔丝,所述正面(1)还包括海绵层(14)和底部层(15);所述花样层(13)位于所述正面(1)的最外侧,所述花样层(13)的材料为TPU,PVC,PU,梭织布,绒布或编织布;所述海绵层(14)位于所述花样层(13)和针织层(15)之间或者位于所述底部层(15)和针织层(4)之间,所述海绵层(14)的材料为海棉,喷胶棉或PP棉;所述底部层(15)位于所述海绵层(14)的内侧,所述底部层(15)的材料为无弹性面料,如梭织布,无纺布和无弹性纱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部(111)的材料为涤纶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元
申请(专利权)人:姚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