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套牵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135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4:57
即使缓冲材料的厚度不足也不会使座套产生浮动或褶皱从而实现牵引。在通过牵引部件12对具有座椅架9的座椅的套体6、套体7进行牵引并支撑的座套的牵引结构10中,牵引部件12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地被连接至座椅架9。在座椅1的缓冲材料4上形成使牵引部件12通过的导通部19。导通部是例如设置在缓冲材料4上的导通孔19。

Traction seat structure

Even if the buffer material thickness is less than it will make seat so as to realize the traction floating or wrinkling. In the 12 parts of the sleeve body through the traction sleeve body has 6, 9 seats in the 7 seat frame for traction and support seat traction structure 10, one end of the 12 traction components ar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seat frame 9. A guide part 19 through the traction part 12 is formed on the buffer material 4 of the seat 1. The guide part is, for example, a through hole 19 set on the buffer material 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套牵引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套牵引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将装饰罩安装于通过模塑加工成座位形状的发泡体缓冲材料(衬垫)的结构而言,现在采用的是以下结构(本说明书中称之为“牵引结构”):在缓冲材料上形成导引槽,将装饰罩的一部分插入该导引槽,固定连接至缓冲材料进而导引并支撑装饰罩。作为这种形式的牵引结构,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牵引结构,其在装饰罩的背面缝制有悬挂件(悬挂布),通过使用C形环对该悬挂件和埋在缓冲材料中的金属线(插入金属线)进行阻环制动从而实现牵引。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在悬挂件(悬挂布)上缝制了衬底装饰罩及半条拉链,并能对缝制有另外的半条拉链的表皮套进行装拆(参照图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实开平02-1412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诸如上述的牵引结构中,根据缓冲材料的厚度不同,存在牵引槽的深度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在直接将装饰罩和悬挂件缝制在一起并且还设置有用于装拆表皮套的半条拉链的牵引结构的情况下,在有拉链的部分虽然从表皮套到悬挂件下端的距离延长了,使得比通常更深的牵引槽成为必要,但在缓冲材料的厚度不足而不能挖出深的牵引槽时,会出现无法牵引表皮套而产生浮动或褶皱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套牵引结构,即使缓冲材料的厚度不足也不会使座套产生浮动或褶皱而使牵引成为可能。[为解决问题实施的手段]为了解决该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座套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牵引部件对具有座椅架的座椅套进行牵引及支撑,所述牵引部件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地被连接至所述座椅架。现有的牵引结构(导引结构)在缓冲材料的插入金属线等上连接有牵引部件,其存在着必须将该牵引部件的下端收纳在缓冲材料的导引槽中的限制,而本专利技术的牵引结构是将牵引部件的一端连接至座椅架,因而不存在这种限制。因此,即使缓冲材料的厚度不足也可以对座套进行牵引。并且,可以不使座套产生浮动或褶皱而实现牵引。所述座椅的缓冲材料上可以形成使所述牵引部件导通的导通部。所述导通部也可以是设于所述缓冲材料上的导通孔。所述牵引部件也可以包括用于牵引的金属线。所述用于牵引的金属线可以被连接至所述座椅架。座套牵引结构还可以包括开放式滑动拉链,该开放式滑动拉链具有由一个半条拉链及另一个半条拉链组成的拉链部和沿该拉链部滑动并对所述一个半条拉链及所述另一个半条拉链进行开闭的滑块部。所述座套包括覆盖所述缓冲材料的衬底装饰罩和设置在该衬底装饰罩表面用作表皮的替换罩,所述一个半条拉链被连接至所述衬底装饰罩,所述另一个半条拉链也可以被连接至所述替换罩。所述另一个半条拉链还可以通过缝制与所述替换罩接合在一起。[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缓冲材料的厚度不足也不会使座套产生浮动或褶皱而使牵引成为可能。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座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牵引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1的II-II线中的靠背的剖面图;图3示出了扣紧部件等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作为参考的现有导引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座椅牵引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3)。座椅1包括例如:座位2,其设置为可在车辆底板面板上前后移动;以及靠背3,其相对于座位2例如可调节角度。座位2及靠背3分别是构成座椅1的座椅部件,包括由发泡体组成的缓冲材料4和支撑该缓冲材料4的座椅架9。此外,利用牵引结构10将衬底装饰罩6牵引至座位2及靠背3,同时可以装拆替换罩7。座位2与靠背3设有导通孔19(参考图2)。导通孔19例如设置在主缓冲部41与副缓冲部42的边界部分上。导通孔19是使现有导引槽贯通至缓冲材料4的背面所形成的孔,其允许牵引部件12通过,并且,扣紧部件5被设置为收纳在该导通孔19中。此外,图2所示的导通孔11仅是为了便于理解结构而示出的一个例子。只要牵引部件12等可以通过且可以收纳扣紧部件5,导通孔11还可以是例如因被压迫而导致孔堵塞的状态。这里,以靠背3为例进行说明。构成靠背3的缓冲材料4具有用于从后方支撑乘客后背的主缓冲部41和用于横向保持乘客后背的副缓冲部42(参照图2)。缓冲材料4的表面设有由牵引结构10牵引的衬底装饰罩6。衬底装饰罩6由装载于缓冲材料4的主缓冲部41上的主表面部61和装载于副缓冲部42的侧表面部62形成(参照图2)。衬底装饰罩6的主表面部61和侧表面部62,在使彼此的表面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在缝合部64处被接合在一起。当衬底装饰罩6的表面朝向乘坐者侧、背面朝向缓冲材料4侧而被缓冲材料4覆盖时,缝合部64及衬底装饰罩6上的从该缝合部64至顶端部分不会露出在表面侧(参照图2)。替换罩7由装载于缓冲材料4的主缓冲部41上的主表面部71和装载于副缓冲部42的侧表面部72形成(参照图2)。替换罩7的主表面部71和侧表面部72,在使彼此的表面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在缝合部74处被接合在一起。当替换罩7的表面朝向乘坐者侧、背面朝向缓冲材料4侧而被缓冲材料4及衬底装饰罩6覆盖时,缝合部74及替换罩7上的从该缝合部74至顶端部分不会露出在表面侧(参照图2)。牵引并支撑替换罩7的牵引结构10,由扣紧部件5、牵引部件12等构成(参照图2)。扣紧部件5是可以装拆替换罩7的部件。本实施方式中的扣紧部件5由包括拉链部51和滑块部52的滑动拉链50构成(参照图2、图3)。通过将该扣紧部件5的拉链部51的替换罩侧布带部512插入导通孔19,并且与衬底装饰罩侧布带部511啮合固定连接扣紧部件5,从而可以将替换罩7牵引固定在座椅1上。滑动拉链50的拉链部51由衬底装饰罩侧布带部511(一个半条拉链)及替换罩侧布带部(另一个半条拉链)512组成。衬底装饰罩侧布带部511及替换罩侧布带部512具有相互啮合的元件(链齿)511B、512B和插销(图3中仅图示了替换罩侧布带部512的插销512C)(参照图3等)。滑动拉链50的滑块部52沿元件511B、512B并列的方向(以下,称为滑动方向并用符号S表示)在拉链部51上滑动,使衬底装饰罩侧布带部511的元件511B和替换罩侧布带部512的元件512B啮合,使得扣紧部件5处于固定连接状态,或者解除啮合并解除扣紧部件5的固定连接。替换罩侧布带部512在缝合部74处被同时缝合在替换罩7的主表面部71及侧表面部72,并固定在替换罩7上(参照图2、图3等)。此外,这里虽然举例说明了被缝合的情况,但也可以替换成通过焊接等进行固定。衬底装饰罩侧布带部511在缝合部64处被同时缝合在衬底装饰罩6的主表面部61及侧表面部62上,并固定在衬底装饰罩6上(参照图2)。此外,这里虽然举例说明了被缝合的情况,但也可以替换成通过焊接等进行固定。牵引部件12牵引并支撑衬底装饰罩6及替换罩7。牵引部件12的一个端部直接或间接地被连接至座椅架9(参照图2)。另外,牵引部件12的另一个端部通过缝合部64被缝合并被固定于衬底装饰罩6(参照图2)。对牵引部件12的具体结构不作特别限定,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牵引部件12包括:牵引器件12A、用于牵引的金属线12B、牵引器件侧紧固件12C、金属线侧紧固件12D、紧固部件12E(参照图2)。牵引器件12A和用于牵引的金属线12B,通过牵引器件侧紧固件12C及金属线侧紧固件12D被紧固部件12E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座套牵引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套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牵引部件对具有座椅架的座椅的套体的一部分进行牵引及支撑,所述牵引部件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地被连接至所述座椅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11 JP 2016-1369641.一种座套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牵引部件对具有座椅架的座椅的套体的一部分进行牵引及支撑,所述牵引部件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地被连接至所述座椅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套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缓冲材料上形成有使所述牵引部件导通的导通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套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部是设置在所述缓冲材料上的导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套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件包含用于牵引的金属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套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部亮二川目友世上村知行长泽拓佐佐木忍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泰极爱思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