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元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座椅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23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套,汽车座椅套包括头枕部、靠背部和座垫部;头枕部包括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连接,且下部开口处收紧;靠背包括靠连接的靠背前片和靠背后片,所述靠背前片采用立体编织织法,侧边通过引返编织和调整编织密度的方法编织;座垫部包括连接的座垫前片和座垫裙部,座垫裙部采用立体编织织法,侧边通过引返编织和调整编织密度的方法编织。采用立体编织织法织造座椅套,产品织出来就是立体的.和原来依靠缝纫拼接来包袱座椅相比,会更加贴合座椅表面,减少了织布、印染、复合、裁剪、缝纫的环节,杜绝了边脚料的产生,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环保,质量可靠。

Automobile seat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r seat cover, car seat cover, including headrest back and seat cushion; the headrest part includes a headrest front and behind the headrest, connecting piece headrest front sheet and pillow, and the lower opening tightened; by connecting the backrest comprises a backrest and front the backrest back piece, wherein the backrest front piece by a three-dimensional braiding weave, the side by returning weaving and knitting density adjustment method of weaving; cushion portion including the connection piece and the seat cushion front skirt, skirt with cushion woven weave, side by returning method of weaving and weaving knitting density adjustment. By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woven weave weaving fabric seat cover, it is solid. The product and baggage seat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stitching on the seat surface, will be more fit, reduce weaving, printing and dyeing, composite, cutting and sewing process, eliminate the edge foot material production,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liable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套
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套。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汽车座椅套,一般采用缝裁的方式制作。具体是根据汽车座椅的尺寸,裁剪各部分的尺寸,然后缝合起来,构成汽车座椅套。采用该方式制作的座椅套,裁剪布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裁剪下的布料会造成巨大的浪费。采用缝合的方式制作汽车座椅套,自动化程度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生产效率低。而且制作好的汽车座椅套因为人工缝制的原因,质量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套,采用立体编织织法编织而成,该汽车座椅质量可靠,节约布料,编织效率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部、靠背部和座垫部;所述头枕部包括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所述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连接,且下部开口处收紧;所述靠背包括靠连接的靠背前片和靠背后片,所述靠背前片采用立体编织织法,侧边通过引返编织和调整编织密度的方法编织;引返编织又被称为引返(也叫铲针)的收针方式。所述座垫部包括连接的座垫前片和座垫裙部,所述座垫裙部采用立体编织织法,侧边通过引返编织和调整编织密度的方法编织。有益效果:立体编织织法是利用针织横机,以提花为基本组织,通过在编织过程中增加浮线的编织方式,增加织物的厚度或凹凸感.同时通过引返(也叫铲针)的收针方式,让织物本身有立体的弧度。采用立体编织织法织造座椅套,大量减少了人工缝纫环节,要厚的地方厚,要薄的地方薄,需要单面的地方单面编织,需要双面的部位双面,颜色花样丰富,一体编织成型,节约布料,自动化程度高,编织效率高,质量可靠。进一步,所述头枕前片采用立体编织织法织造而成,该头枕底部设置松紧带或采用螺纹织法收紧;所述头枕后片与所述头枕前片缝合;所述头枕后片底部设置松紧带或采用螺纹织法收紧。所述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采用立体编织织法整体编造,所述头枕部的下部开口通过松紧带或螺纹织法收紧。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头枕采用立体编织织法一体编织,或者编织好头枕前片后缝制头枕后片,节约布料,自动化程度高,编织效率高,质量可靠。进一步,所述靠背后片与所述靠背前片一体编织而成,或缝合在一起;所述靠背后片的底部采用松紧带织造或采用罗纹织法,用于将所述靠背后片的底部收紧。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靠背采用立体编织织法一体编织,或者编靠背前片后缝制靠背后片,节约布料,自动化程度高,编织效率高,质量可靠。进一步,所述座垫裙部的底部边缘为用于收紧的松紧带或采用螺纹织法收紧。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松紧带可以缝制或者与座垫裙部一体编织松紧带,或采用高密度的罗纹织法收紧。进一步,所述靠背前片和座垫前片之间一体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塞入座椅靠背和座部缝隙中,用于固定汽车座椅套。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利用针织横机编织连接片,连接片连接靠背前片和座垫前片,三者一体性织造,有两种做法:连接片选择靠背前片和座垫前片比较薄且弹性好的组织,中间部分利用前后针板织不同长度织出鼓包效果。可以在安装座椅套时将鼓包位置塞入座椅靠背和座部缝隙中固定。连接片选择靠背前片和座垫前片比较薄且弹性好的组织,在安装时可以选用pvc管或者泡沫管塞入座椅靠背和座部缝隙中固定。进一步,所述靠背部和座垫部采用双面和单面混合的方法编织出凹凸不平的表面。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编织的汽车座椅套,采用双面和单面混合的方法编织,或利用浮线产生凹凸的编织方式,编织出凹凸不平的表面,不仅外观美观,而且能够增大与车座椅的贴合以及与人体的贴合,使用效果好。进一步,所述汽车座椅套的背面通过丝网印或滴塑的方式设置防滑涂层。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座椅套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人体移动而偏移,使用安全。进一步,所述防滑涂层的材料为硅胶、天然橡胶、耐磨橡胶或环保橡胶。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防滑涂层不限于上述材料,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其他防滑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汽车座椅套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汽车座椅套的示意图;图3为单面织法的示意图;图4为加厚(提花)的单面织法的示意图;图5为双面与单面结合的编织方式示意图;图6为利用浮线产生凹凸的编织方式示意图。图中,A-头枕前片、B-头枕后片、C-靠背前片、D-靠背后片、E-座垫前片、F-座垫裙部、G-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汽车座椅套连接片鼓包做法且靠背后片与靠背前片缝制在一起。汽车座椅套,包括头枕部、靠背部和座垫部;头枕部包括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连接,且下部开口处收紧。头枕前片采用立体编织织法织造而成,该头枕底部设置松紧带或采用螺纹织法收紧;或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采用立体编织织法整体编造,所述头枕部的下部开口通过松紧带或螺纹织法收紧。靠背部包括连接的靠背前片和靠背后片,所述靠背前片采用立体编织织法,侧边通过引返编织和调整编织密度的方法编织;靠背后片与所述靠背前片缝合在一起。靠背后片的底部采用松紧带织造或采用罗纹织法,用于将所述靠背后片的底部收紧。坐垫部包括连接的座垫前片和座垫裙部,所述座垫裙部采用立体编织织法,侧边通过引返编织和调整编织密度的方法编织。靠背前片和座垫前片之间一体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利用前后针板织不同长度,织出鼓包效果,在安装座椅套时将鼓包位置塞入座椅靠背和座部缝隙中固定。座垫裙部的底部边缘为用于收紧的松紧带或采用螺纹织法收紧。靠背部和座垫部都可以采用双面和单面混合的方法编织出凹凸不平的表面或利用浮线产生凹凸的编织方式。不仅外观美观,而且能够增大与车座椅的贴合以及与人体的贴合,使用效果好。实施例2:如图2所示,实施例2的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的是连接片一体连接靠背前片和座垫前片,在安装时选用pvc管或者泡沫管塞入座椅靠背和座部缝隙中固定。靠背后片与靠背前片一体成型编织。下面结合图3-图6,阐述立体编织织法中浮线的方式。立体编织织法的定义:利用针织横机,以提花为基本组织,通过在编织过程中增加浮线的方式,增加织物的厚度或凹凸感.同时通过引返(也叫铲针)的收针方式,让织物本身有立体的弧度.图中每个圈代表一个编织的结点,立体编织织法中浮线的编织方式如图3-图6所示,至少一根编织线位于双面的布料之间或单面布料之后,该编织线的长度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等,利用浮线的蓬松从而使得织物的厚度可以根据需求编织或编织出凹凸感,通过引返(也叫铲针)的收针方式,让织物本身有立体的弧度。织出来的座椅要厚的地方厚,要薄的地方薄,需要单面的地方单面编织,需要双面的部位双面编织,一体编织成型,本技术的汽车座椅套与原来依靠包裹弹性材料(如海绵)座椅相比,会更加贴合座椅表面。最后,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座椅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部、靠背部和座垫部;所述头枕部包括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所述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连接,且下部开口处收紧;所述靠背包括靠连接的靠背前片和靠背后片;所述座垫部包括连接的座垫前片和座垫裙部;所述座垫裙部采用立体编织织法编织而成,侧边通过引返编织和调整编织密度的方法编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部、靠背部和座垫部;所述头枕部包括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所述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连接,且下部开口处收紧;所述靠背包括靠连接的靠背前片和靠背后片;所述座垫部包括连接的座垫前片和座垫裙部;所述座垫裙部采用立体编织织法编织而成,侧边通过引返编织和调整编织密度的方法编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前片采用立体编织织法织造而成,该头枕底部设置松紧带或采用螺纹织法收紧;所述头枕后片与所述头枕前片缝合;所述头枕后片底部设置松紧带或采用螺纹织法收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采用立体编织织法整体编造,所述头枕部的下部开口通过松紧带或螺纹织法收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后片与所述靠背前片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元
申请(专利权)人:姚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