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杆连杆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76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杆连杆及具有其的车辆,稳定杆连杆包括连杆本体,连杆本体的一端用于与车辆的横向稳定杆连接,连杆本体的另一端用于与车辆的减震器连接;连杆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沿第二连接杆的轴向可伸缩地安装在第二连接杆上,第二连接杆具有用于安装第一连接杆并产生用于阻止第一连接杆运动的阻尼力的安装结构;第一连接杆用于与横向稳定杆连接,第二连接杆用于与减震器连接;或,第一连接杆用于与减震器连接,第二连接杆用于与横向稳定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稳定杆连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稳定杆连杆难以满足底盘调教要求的问题。

Stable rod and connecting rod and vehicle with its ow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able rod connecting rod and has the vehicle stabilizer bar connecting rod comprises a connecting rod body, the body of the connecting rod for connecting one end of horizontal stabilizer bar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vehicle, for the body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ock absorber of the vehicle; the body of the connecting rod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second, a first connection a ro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can be telescopically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second connecting rod has a first connecting rod for mounting and mounting structure for damping force to prevent the movement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to a transverse stable ro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to a shock absorber; or,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for connection with the shock absorber,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stabilizer bar. The stable rod and connecting rod of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stable rod and connecting rod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hassis adjus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定杆连杆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稳定杆连杆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独立悬架通过加设横向稳定杆起到增加悬架的侧倾角刚度的效果。横向稳定杆又称防倾杆,是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它的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以防止汽车横向倾翻且改善了车辆的平顺性。横向稳定杆是用弹簧钢制成的扭杆弹簧,形状呈“U”形,横置在汽车的前端和后端。杆身的中部用套筒与车架铰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稳定杆连杆固定在左、右悬架上。当车身只作垂直运动时,两侧悬架变形相同,横向稳定杆不起作用。当车身侧倾时,两侧悬架跳动不一致,横向稳定杆发生扭转,杆身的弹力成为继续侧倾的阻力,起到横向稳定的作用。对于底盘调教来说,悬架异向轮跳的初级阶段希望将悬架调教的偏软,后段偏硬,但是,现有的横向稳定杆连杆无法满足底盘调教时对较大平行轮跳行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杆连杆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稳定杆连杆难以满足底盘调教要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稳定杆连杆,包括连杆本体,连杆本体的一端用于与车辆的横向稳定杆连接,连杆本体的另一端用于与车辆的减震器连接;连杆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沿第二连接杆的轴向可伸缩地安装在第二连接杆上,第二连接杆具有用于安装第一连接杆并产生用于阻止第一连接杆运动的阻尼力的安装结构;第一连接杆用于与横向稳定杆连接,第二连接杆用于与减震器连接;或,第一连接杆用于与减震器连接,第二连接杆用于与横向稳定杆连接。进一步地,安装结构具有插接孔,插接孔沿第二连接杆的轴向延伸,第一连接杆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插设在插接孔内。进一步地,插接孔为液体填充腔,液体填充腔用于填充液体以产生用于阻止第一连接杆运动的阻尼力。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杆包括:第一直杆段和安装部,第一直杆段的第一端用于横向稳定杆连接,安装部设置在第一直杆段的第二端;插接孔设置在安装部内。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二直杆段和限位部,第二直杆段的第一端用于与减震器连接,限位部设置在第二直杆段的第二端;其中,限位部位于插接孔内并与插接孔的内壁限位接触。进一步地,限位部为设置在第二直杆段的杆壁上的凸缘,安装部远离第一直杆段的一端具有与限位部相匹配的止挡部,止挡部沿插接孔的周向设置并朝向第二直杆段的凸起,以将限位部止挡在插接孔内。进一步地,插接孔为用于填充液体的液体填充腔,限位部上设置有用于连通限位部两侧液体的引流孔。进一步地,插接孔内设置有缓冲块,缓冲块设置在插接孔的孔底壁与第一连接杆位于插接孔内的端部之间,以产生用于阻止第一连接杆运动的阻尼力。进一步地,稳定杆连杆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在连杆本体的一端,连杆本体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横向稳定杆连接;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设置在连杆本体的另一端,连杆本体通过第二连接部与减震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稳定杆连杆,稳定杆连杆为上述的稳定杆连杆。本技术的稳定杆连杆通过将连杆本体两端分别固定在车辆的横向稳定杆和减震器上,可以在车辆侧倾时,防止车辆出现过大的横向侧倾。在具体安装时,连杆本体的一端用于与车辆的横向稳定杆连接,连杆本体的另一端用于与车辆的减震器连接。在本技术中,连杆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其中,第一连接杆用于与横向稳定杆连接,第二连接杆用于与减震器连接。通过将第一连接杆沿第二连接杆的轴向可伸缩地安装在第二连接杆上,第二连接杆具有用于安装第一连接杆并产生用于阻止第一连接杆朝向第二连接杆收缩或背离第二连接杆伸出的阻尼力的安装结构。通过将第一连接杆沿第二连接杆的轴向可伸缩地安装在第二连接杆上,从而能够保证在悬架异向轮跳的初级阶段由于连杆本体可以伸长,所以起到了一定的减震效果,在连杆本体达到最大长度后,其变成刚性连接,以此保证侧倾角刚度的大小,相比现有的长度不可变的稳定杆连杆,通过长度可变的连杆本体的设置,有利于增大平行轮跳行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稳定杆连杆难以满足底盘调教要求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稳定杆连杆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稳定杆连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稳定杆连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连杆本体;11、第一连接杆;111、限位部;112、第二直杆段;12、第二连接杆;121、插接孔;122、安装部;123、第一直杆段;20、止挡部;30、引流孔;40、第一连接部;50、第二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杆连杆,请参考图1至图3,稳定杆连杆包括连杆本体10,连杆本体10的一端用于与车辆的横向稳定杆连接,连杆本体10的另一端用于与车辆的减震器连接;连杆本体10包括: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1沿第二连接杆12的轴向可伸缩地安装在第二连接杆12上,第二连接杆12具有用于安装第一连接杆11并产生用于阻止第一连接杆11运动的阻尼力的安装结构;其中,第一连接杆11用于与横向稳定杆连接,第二连接杆12用于与减震器连接;或,第一连接杆11用于与减震器连接,第二连接杆12用于与横向稳定杆连接。本技术的稳定杆连杆通过将连杆本体10两端分别固定在车辆的横向稳定杆和减震器上,可以在车辆侧倾时,防止车辆出现过大的横向侧倾。在具体安装时,连杆本体10的一端用于与车辆的横向稳定杆连接,连杆本体10的另一端用于与车辆的减震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杆本体10包括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其中,第一连接杆11用于与横向稳定杆连接,第二连接杆12用于与减震器连接。通过将第一连接杆11沿第二连接杆12的轴向可伸缩地安装在第二连接杆12上,第二连接杆12具有用于安装第一连接杆11并产生用于阻止第一连接杆11朝向第二连接杆12收缩或背离第二连接杆12伸出的阻尼力的安装结构。通过将第一连接杆11沿第二连接杆12的轴向可伸缩地安装在第二连接杆12上,从而能够保证在悬架异向轮跳的初级阶段由于连杆本体10可以伸长,所以起到了一定的减震效果,在连杆本体10达到最大长度后,其变成刚性连接,以此保证侧倾角刚度的大小,相比现有的长度不可变的稳定杆连杆,通过长度可变的连杆本体10的设置,有利于增大平行轮跳行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稳定杆连杆难以满足底盘调教要求的问题。为了能够保证第一连接杆11沿第二连接杆12的轴向可伸缩地安装在第二连接杆12上,如图3所示,安装结构具有插接孔121,插接孔121沿第二连接杆12的轴向延伸,第一连接杆11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插设在插接孔121内。通过在安装结构上设置具有插接孔121,其中,插接孔121沿第二连接杆12的轴向延伸,通过将第一连接杆11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插设在插接孔121内,从而能够实现第一连接杆11沿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稳定杆连杆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定杆连杆,包括连杆本体(10),所述连杆本体(10)的一端用于与车辆的横向稳定杆连接,所述连杆本体(10)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减震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本体(10)包括: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所述第一连接杆(11)沿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轴向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杆(12)上,所述第二连接杆(12)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杆(11)并产生用于阻止所述第一连接杆(11)运动的阻尼力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11)用于与所述横向稳定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2)用于与所述减震器连接;或,所述第一连接杆(11)用于与所述减震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2)用于与所述横向稳定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杆连杆,包括连杆本体(10),所述连杆本体(10)的一端用于与车辆的横向稳定杆连接,所述连杆本体(10)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减震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本体(10)包括: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所述第一连接杆(11)沿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轴向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杆(12)上,所述第二连接杆(12)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杆(11)并产生用于阻止所述第一连接杆(11)运动的阻尼力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11)用于与所述横向稳定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2)用于与所述减震器连接;或,所述第一连接杆(11)用于与所述减震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2)用于与所述横向稳定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具有插接孔(121),所述插接孔(121)沿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插设在所述插接孔(12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杆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121)为液体填充腔,所述液体填充腔用于填充液体以产生用于阻止所述第一连接杆(11)运动的阻尼力。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杆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12)包括:第一直杆段(123)和安装部(122),所述第一直杆段(123)的第一端用于所述横向稳定杆连接,所述安装部(122)设置在所述第一直杆段(123)的第二端;所述插接孔(121)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22)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定杆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1)包括:第二直杆段(112)和限位部(111),所述第二直杆段(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生王红勋姜涛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