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连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9674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弹性连接件,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弹性连接件上的卡件,所述卡件包括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呈喇叭状,所述开口部具有弹性且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弹性连接件之间留有间隙以供所述开口部沿径向发生形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连接组件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中空设置,且在所述第一连杆内设有抵挡部,所述连接组件的卡件伸入所述第一连杆内,并通过开口部与所述抵挡部配合限制所述卡件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组件结构简单,连杆组件组装方便,且组装完成后不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连杆组件
技术介绍
很多支架、连杆为了方便携带,设置为折叠式,通过橡皮筋将几根杆连接在一起,即可达成这样的效果。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杆和橡皮筋的连接,通常在橡皮筋穿入到杆中后打结防止脱落。这样的连接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组装速度慢,容易脱落。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连杆组件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连杆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杆组件组装速度慢,连接组件与连杆组件容易脱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用于连接连杆,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弹性连接件,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弹性连接件上的卡件,所述卡件包括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呈喇叭状,所述开口部具有弹性且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弹性连接件之间留有间隙以供所述开口部沿径向发生形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连接件为橡皮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部包括至少两个开口片,至少两个所述开口片之间具有间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件的开口部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两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两个所述卡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件之间。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杆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杆和上述连接组件,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中空设置,且在所述第一连杆内设有抵挡部,所述连接组件的卡件伸入所述第一连杆内,并通过开口部与所述抵挡部配合限制所述卡件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相对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中空设置,供所述弹性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杆组件至少具有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且所述第二连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的第一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包括杆体和衬套,所述衬套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插入所述杆体且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凸出所述杆体设置,所述抵挡部设置在所述衬套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杆的内径大于所述衬套的外径,小于所述杆体的外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套在所述衬套上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间隙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连杆组件,通过在连接组件的弹性连接件上设置卡件,并通过卡件与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一连杆内的抵挡部配合,从而实现连杆组件的连接,本技术的连接组件结构简单,装有该连接组件的连杆组件不易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连杆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连接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2中卡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连杆组件100包括两个第一连杆2、至少一个第二连杆3及用以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杆3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组件1。所述连杆组件100至少具有所述第一连杆2与所述第二连杆3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且所述第二连杆3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之间的第一状态。所述连杆组件100还可以包括两根所述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折叠设置的第二状态。所述连接组件1包括弹性连接件11、套接在所述弹性连接件11上的两个卡件12及固定在所述弹性连接件11两端的两个固定件13。所述弹性连接件11为橡皮筋,本技术的连杆组件100,利用橡皮筋的弹性将所述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连接在一起。所述卡件12的材料为塑料,所述卡件12包括套接部121和开口部122,所述开口部122与所述套接部121固定连接,所述套接部121呈圆柱状,所述开口部122自所述套接部121向外延伸成喇叭状。所述开口部122具有弹性且所述开口部122与所述弹性连接件11之间留有间隙以供所述开口部122沿径向发生形变。两个所述卡件12的开口部122相对设置。所述开口部122包括至少两个开口片1221,所述开口片1221之间留有间隙,以使得所述开口部122沿径向发生形变时,所述开口片1221之间不会发生干涉。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部122包括四个开口片1221。所述固定件13为铝质材料,压制固定在所述弹性连接件11上。两个所述卡件12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件13之间,所述固定件13用以防止所述卡件12脱离所述弹性连接件11。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中空设置,所述第一连杆2包括杆体21和衬套22。所述衬套22包括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所述第一连接部221插入所述杆体21内,且与所述杆体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22凸出所述杆体21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222内设置有抵挡部2221,抵挡部2221由所述第二连接部222向内凸设形成,所述抵挡部2221围设有通孔2222,所述通孔2222的直径大于所述卡件12的套接部121的外径而小于开口部122的最大外径。因此,所述连接组件1的卡件12的开口部122可以弹性收缩并穿过所述通孔2222突伸入所述第二连接部222内,所述卡件12完全进入所述通孔2222后,所述开口部122恢复原状,通过开口部122与所述抵挡部2221的配合,限制所述卡件12与所述第一连杆2的相对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挡部2221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222的开口处。所述弹性连接件11处于自由状态时,两个所述固定件13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杆组件100处于第一状态时两个所述抵挡部2221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100仅包括一个第二连杆3,所述第二连杆3中空设置,供所述弹性连接件11穿过。所述第二连杆3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杆体21的外径,故当所述连杆组件100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3的两端套在所述衬套22上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2间隙配合。本技术的连杆组件100组装过程如下:将所述连接组件1的一个卡件12穿过所述抵挡部2221插入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22内;将该第二连接部222插入所述第二连杆3的一端,所述弹性连接件11伸入所述第二连杆3内;利用橡皮筋的弹性,将另一个卡件12从第二连杆3内拉出,穿过另一个抵挡部2221插入另一个第二连接部222内;橡皮筋收缩,另一个第二连接部222插入所述第二连杆3的另一端,组装完成。本技术的连接组件1及具有该连接组件1的连杆组件100,在弹性连接件11上设置卡件12,通过卡件12与所述抵挡部2221的配合,实现了第一连杆2与第二连杆3的连接。本技术的连接组件1结构简单,连杆组件100组装方便,且组装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连杆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组件,用于连接连杆,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弹性连接件上的卡件,所述卡件包括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呈喇叭状,所述开口部具有弹性且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弹性连接件之间留有间隙以供所述开口部沿径向发生形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组件,用于连接连杆,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弹性连接件上的卡件,所述卡件包括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呈喇叭状,所述开口部具有弹性且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弹性连接件之间留有间隙以供所述开口部沿径向发生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为橡皮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包括至少两个开口片,至少两个所述开口片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件的开口部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两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两个所述卡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件之间。
6.一种连杆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中空设置,且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东华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