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稳定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06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稳定杆结构;包括两端分别安装于汽车悬架上的杆体和套设于所述杆体上的液压衬套;所述杆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液压衬套与所述杆体一体设置;所述液压衬套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内管、橡胶体和外管,所述橡胶体中部设有液体容置腔,所述液体容置腔内填充有液体;通过中空结构的所述杆体和与所述杆体一体设置的所述液压衬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实心稳定杆质量大和衬套在稳定杆上易滑动的技术问题。

New structure of stable ro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s,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new stable pole structure; including both ends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on the vehicle suspension on the rod body and sheathed on the hydraulic bushing on the rod body; the rod body is a hollow structure; the hydraulic bushing and the rod body are integrally arranged; the hydraulic bushing including from inside to outside of the inner tube, rubber sleeve body and an outer tube, wherein the rubber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a liquid containing cavity, the liquid containing cavity filled with liquid; through the hollow structure of the rod body and the rod body is integrally provided by the hydraulic bushing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prior art the solid stabilizing rod quality and stable rod bushing in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easy sli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稳定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稳定杆结构。
技术介绍
横向稳定杆简称稳定杆,在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将稳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汽车的左、右悬架上,当车身只作垂直运动时,两侧悬架变形相同,稳定杆不起作用,当车身侧倾时,两侧悬架跳动不一致,稳定杆发生扭转,杆身的弹力成为继续倾斜的阻力,起到横向稳定的作用。为了避免稳定杆与车体间的接触处发生碰撞并产生噪音传导到车内,稳定杆安装时一般采用将衬套套在横向稳定杆与车体接触处,再将稳定杆安装在车体上,但是这种套在稳定杆上的衬套与稳定杆间的连接不牢固,在过坎时稳定杆与衬套容易产生相对运动,导致车辆异响。现有的稳定杆均采用实心杆材生产,增加了整车重量,且实心的稳定杆加工成型后回弹量大,稳定杆精度难以保证;零部件重量大,增加了整车以及簧下质量,影响车辆油耗以及操作控制性;随着油耗标准要求日趋严格,轻量化稳定杆势在必行。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急需提供一种新的新型稳定杆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新型稳定杆结构,通过中空结构的所述杆体和与所述杆体一体设置的所述液压衬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实心稳定杆质量大和衬套在稳定杆上易滑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稳定杆结构,包括两端分别安装于汽车悬架上的杆体和套设于所述杆体上的液压衬套;所述杆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液压衬套与所述杆体一体设置;所述液压衬套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内管、橡胶体和外管,所述橡胶体中部设有液体容置腔,所述液体容置腔内填充有液体。进一步地,所述杆体包括支撑杆和套设于该支撑杆上的防膨胀管。进一步地,所述防膨胀管的材质为殷钢。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材质为锰钢或AL-Mg系合金铝其中之一。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壁厚为5mm-10mm。进一步地,所述防膨胀管的壁厚为2mm-5mm。进一步地,所述杆体包括支撑杆和涂覆于所述支撑杆外表面的热障涂层。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壁厚为5mm-10mm。进一步地,所述热障涂层的厚度为1mm-5mm。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材质为锰钢、锻钢或AL-Mg系合金铝其中之一。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稳定杆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1、本技术采用包括两端分别安装于汽车悬架上的所述杆体和套设于所述杆体上的所述液压衬套;所述杆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液压衬套与所述杆体一体设置的设计;具有中空结构的所述杆体较现有的实心稳定杆质量轻,减轻了汽车的整车质量以及簧下质量,降低车辆油耗并提高了操作控制性;所述液压衬套与所述杆体一体设置,防止所述液压衬套与所述杆体发生相对运动,导致车辆异响,影响驾驶体验,降低车辆品质感,尤其影响驾驶员精神集中。2、本技术采用所述杆体包括所述支撑杆和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防膨胀管的设计;所述支撑杆提供强度起稳定车辆的作用,所述防膨胀管包覆所述支撑杆,限制所述支撑杆受热后可膨胀的体积,以防止所述杆体受热胀冷缩影响膨胀,使其与车架之间的距离变小,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受车架撞击而变形,影响本技术平衡汽车两悬架高度,防止汽车侧翻的能力。3、本技术采用所述杆体包括所述支撑杆和涂覆于所述支撑杆外表面的所述热障涂层的设计;所述热障涂层可防止热量传导到所述支撑杆,进而防止所述热障涂层受热量影响发生膨胀,进而影响本技术平衡汽车两悬架高度,防止汽车侧翻的能力;且可先按车辆稳定杆的形状弯折或锻造出所述支撑杆后再在所述支撑杆表面涂覆所述热障涂层,使所述热障涂层均匀的涂覆,较外覆防膨胀管的设计,具有制造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稳定杆结构,包括两端分别安装于汽车悬架上的杆体1和套设于所述杆体上的液压衬套2;所述杆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液压衬套与所述杆体一体设置;所述液压衬套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内管211、橡胶体221和外管231,所述橡胶体中部设有液体容置腔222,所述液体容置腔内填充有液体。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衬套硫化于所述杆体上。本技术采用包括两端分别安装于汽车悬架上的所述杆体和套设于所述杆体上的所述液压衬套;所述杆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液压衬套与所述杆体一体设置的设计;具有中空结构的所述杆体较现有的实心稳定杆质量轻,减轻了汽车的整车质量以及簧下质量,降低车辆油耗并提高了操作控制性;所述液压衬套与所述杆体一体设置,防止所述液压衬套与所述杆体发生相对运动,导致车辆异响,影响驾驶体验,降低车辆品质感,尤其影响驾驶员精神集中。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杆体包括支撑杆和套设于该支撑杆上的防膨胀管。本技术采用所述杆体包括所述支撑杆101和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防膨胀管102的设计;所述支撑杆提供强度起稳定车辆的作用,所述防膨胀管包覆所述支撑杆,限制所述支撑杆受热后可膨胀的体积,以防止所述杆体受热胀冷缩影响膨胀,使其与车架之间的距离变小,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受车架撞击而变形,影响本技术平衡汽车两悬架高度,防止汽车侧翻的能力。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膨胀管的材质为殷钢。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的材质为锰钢,当然也可以选择AL-Mg系合金铝;所述锰钢和AL-Mg系合金铝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过多赘述。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的壁厚为5mm-10mm,所述防膨胀管的壁厚为2mm-5mm,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厚度为6mm,防膨胀管的壁厚为5mm。本实施例中以所述锰钢或AL-Mg系合金铝等材质制成的所述支撑杆具有强度大的优点,可满足平衡汽车两悬架高度,防止汽车侧翻的需求;同时为了避免支撑杆因受外部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稳定杆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稳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分别安装于汽车悬架上的杆体和套设于所述杆体上的液压衬套;所述杆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液压衬套与所述杆体一体设置;所述液压衬套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内管、橡胶体和外管,所述橡胶体中部设有液体容置腔,所述液体容置腔内填充有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稳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分别安装于汽车悬架上的杆体和套设于所述杆体上的液压衬套;所述杆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液压衬套与所述杆体一体设置;所述液压衬套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内管、橡胶体和外管,所述橡胶体中部设有液体容置腔,所述液体容置腔内填充有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稳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包括支撑杆和套设于该支撑杆上的防膨胀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稳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膨胀管的材质为殷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稳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材质为锰钢或AL-Mg系合金铝其中之一。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苓胡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