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带用于制备穿髓型隐裂磨牙修复体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0919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带用于制备穿髓型隐裂磨牙修复体的应用。上述穿髓型隐裂磨牙的隐裂纹位于牙冠

The application of fiber ban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repair body of the pulposus type saphenous molar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application of a fiber ban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repair body of the pulpious type of the saphenous molars. The hidden cracks in the pulposus penetrating molars are located in the crown of the tee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带用于制备穿髓型隐裂磨牙修复体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牙体修复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带用于制备穿髓型隐裂磨牙修复体的应用。
技术介绍
穿髓型隐裂磨牙是指隐裂纹已经到达髓腔而尚未发生冠根折的隐裂磨牙,属于隐裂牙的晚期,常出现激发痛、咬合痛、自发痛等牙髓炎症状或根尖周炎症状。隐裂磨牙的预后与其裂纹深度相关,一般认为裂纹深度越深,隐裂磨牙的预后越差。隐裂磨牙的裂纹方向并不规则,可呈近远中方向、颊舌向、斜向;或涉及两个及以上方向,约81.1%的隐裂磨牙为近、远中向的裂纹。隐裂牙的病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牙体自身发育形态、咬合创伤、牙体组织修复治疗、未治疗的深龋、不正常磨耗、牙髓治疗等危险因素。临床上针对穿髓型隐裂磨牙常用的治疗方案是:调牙合、预防性冠保护、完善的根管治疗+全冠修复。目前,全冠修复是穿髓型隐裂磨牙根管治疗后公认的最佳修复方式。然而,有文献报道即使进行了全冠修复,穿髓型隐裂磨牙的预后也不容乐观。有资料显示穿髓型隐裂磨牙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一年成功率为95.2%、三年成功率仅为68.91%。失败原因多为全冠下的裂纹进一步扩展、感染物质进入裂缝,从而引起疼痛、牙龈肿胀甚至牙齿劈裂。因此,仅进行全冠修复并不能完全阻止穿髓型隐裂磨牙裂纹的进一步扩展,还需要对其修复方式进行改进,以减少患牙裂纹处所受的应力。聚乙烯纤维具有超高的弹性模量,能够分散应力,起到应力中断作用,并且柔韧性较好,易适应牙齿形态,减少树脂固化收缩以及微渗漏,还有良好的美学性能。聚乙烯纤维可使其抗折强度和断裂模式达到正常牙水平。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树脂已被证实可用于牙周夹板、修复牙体组织、正畸、活动义齿等临床工作中。目前尚无人将聚乙烯纤维桩的这种作用应用于穿髓型隐裂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纤维带用于制备穿髓型隐裂磨牙修复体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改变裂纹处的应力分布、阻止或延缓裂纹进一步扩展。为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纤维带用于制备穿髓型隐裂磨牙修复体的应用。上述穿髓型隐裂磨牙的隐裂纹位于牙冠面、沿发育沟近远中向并且平行于牙长轴,其特征在于,纤维带位于牙冠内垂直于隐裂纹方向跨牙尖水平铺设、或者纤维带位于髓腔内成矩形铺设、或者纤维带位于髓腔内成环形铺设。隐裂纹的深度为穿髓处至釉牙骨质界根方1.0mm,纤维带厚度为1.0-1.5mm,宽度为2.0-3.0mm。上述应用中穿髓型隐裂磨牙修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穿髓型隐裂磨牙的牙模型充填根管至根管口下0.5-1.0mm,采用玻璃离子封闭根管口;步骤二、清洁、酸蚀窝洞、涂布全酸蚀粘结剂,光固化。将纤维带在全酸蚀粘结剂中避光浸润后取出,表面涂布不含酸的流动树脂进行处理。纤维带有三种铺设方式:(1)预先制备垂直于裂纹方向的凹槽凹槽宽2mm、深3mm,窝洞充填树脂至距离面3mm时,在凹槽内跨牙尖水平铺设处理好的纤维带,光固化;(2)紧贴牙模型的髓室内壁、垂直于隐裂纹、根向矩形铺设纤维带:(3)在牙模型的髓腔内紧贴髓室壁、垂直于隐裂纹、根向环形设置纤维带。光照固化。空隙处均用复合树脂充填。纤维带厚度均为1.0-1.5mm,宽度均为2.0-3.0mm。纤维带铺设均距离面3.0-3.5mm。步骤三、使用复合树脂充填窝洞至面;步骤四、全冠修复。隐裂纹的长度为牙冠近远中径,隐裂纹的宽度为0.01-0.1mm。本专利技术的纤维带包括聚乙烯纤维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修复体,在树脂修复体中加入纤维带可以改善上颌第一前磨牙近远中向穿髓型隐裂牙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能有效阻止全冠下裂纹的进一步扩展。其中使用纤维带髓腔内垂直于裂纹水平向环形铺设的方式效果最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牙模具隐裂纹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修复体纤维带垂直于裂纹方向牙尖覆盖铺设模型图(颊舌剖面,近中面观)。图3为本专利技术修复体纤维带髓腔内垂直于裂纹根向矩形铺设模型图(颊舌剖面,近中面观)。图4为本专利技术修复体纤维带髓腔内垂直于裂纹水平向环形铺设模型图(颊舌剖面,近中面观)。图5为隐裂牙根管治疗后树脂充填加全冠修复的示意图。图6为270N颊向45°加载下各组模型的牙本质应力云图。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隐裂纹,2-纤维带,3-Z350树脂,4-牙胶尖,5-玻璃离子。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纤维带垂直于裂纹方向覆盖牙尖铺设组,聚乙烯带状纤维与牙本质建立了一个共同复合体,当过大的负载被加载到牙齿上纤维会分散并吸收应力,从而减少根折的可能性,同时,在咬面颊腭向嵌入纤维带的方法相当于对修复牙齿形成了一个纤维-树脂复合体的牙尖覆盖修复,将模拟隐裂纹两端的牙体组织牵拉在了一起。本专利技术纤维带髓腔内垂直于裂纹根向矩形铺设加树脂充填修复隐裂牙模型及纤维带髓腔内垂直于裂纹水平向环形铺设加树脂充填修复隐裂牙模型,均为本专利技术首创,通过纤维带的沙罗编织结构的应力分散的作用减少裂纹处的应力集中,起到隐裂牙内固定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窝洞为常规解释,指去除龋坏组织,并按要求备成洞形,窝洞具有一定的形状,能容纳和支持充填材料,达到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牙模型的定义材料见下表1:表1本专利技术牙模型隐裂纹1的获取方法为:在正常牙模型牙冠面沿发育沟近远中向构建一平行于牙长轴的裂纹平面:隐裂纹1长度为牙冠近远中径;隐裂纹1宽度为0.10mm;隐裂纹1深度深达釉牙骨质界根方1.00mm,如图1所示。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穿髓型隐裂磨牙纤维带修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模拟常规根管治疗:穿髓型隐裂牙上橡皮障,开髓,5.25%次氯酸钠冲洗,探查根管口,10#、15#K锉初步预备根管,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长,采用机用Waveone系统预备根管至F2,拍测长片确定工作长度。清理消毒根管,干燥,使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牙胶尖4充填根管至根管口下1mm,玻璃离子5封闭根管口,拍X光片确定根充恰填。步骤二、清洁、酸蚀窝洞、涂布全酸蚀粘结剂,光固化。将纤维带在全酸蚀粘结剂中避光浸润后取出,表面涂布不含酸的流动树脂进行处理。铺设聚乙烯纤维带2,可选择以下铺设方式:铺设方式一:纤维带2垂直于裂纹方向跨牙尖铺设,见图2,在距离面3mm处制备垂直于裂纹方向的凹槽(宽2.00mm,深3.00mm)。酸蚀窝洞,涂布全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充填窝洞至距面3mm时铺设纤维带,纤维带长度与凹槽长度一致,厚1.00mm,宽2.00mm,避光浸润在全酸蚀粘结剂中20秒,表面涂布不含酸的流动树脂,于凹槽内水平铺设纤维带,光固化,最后使用复合树脂Z350树脂3完成牙冠部充填。铺设方式二:纤维带髓腔内垂直于裂纹根向矩形铺设,见图3,铺设方法同前,在玻璃离子上方在髓腔内紧贴髓室壁U型铺设纤维带(宽2.00mm,厚1.00mm,长度略长于髓室内矩形环绕一周的长度),方向与裂纹垂直,然后用复合树脂充填髓腔至距面3.00mm,将多余的纤维带反折覆盖复合树脂并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纤维带用于制备穿髓型隐裂磨牙修复体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纤维带用于制备穿髓型隐裂磨牙修复体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纤维带用于制备穿髓型隐裂磨牙修复体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穿髓型隐裂磨牙的隐裂纹位于牙冠面沿发育沟近远中向并且平行于牙长轴,纤维带位于牙冠面垂直于隐裂纹方向、或者纤维带位于髓腔内成矩形铺设、或者纤维带位于髓腔内成环形铺设。3.如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隐裂纹的深度为穿髓处至釉牙骨质界根方1mm,隐裂纹的长度为牙冠近远中径,隐裂纹宽度为0.01mm-0.1mm,纤维带厚度为1mm-1.5mm,宽度2mm-3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穿髓型隐裂磨牙修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穿髓型隐裂磨牙的牙模型充填根管至根管口下0.5mm-1.0mm,采用玻璃离子封闭根管口;步骤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月桂马瑞雪李菲菲缪延宇卢奕冯睿孙沫逸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