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牙齿数字化超薄贴面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630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牙齿数字化超薄贴面工艺,此工艺可以通过3D技术预先根据患者牙齿的实际需求进行精细化设计成型,然后采用数字化取模扫描-蜡型设计-3D打印模型、蜡型-贴面蜡型模型就位-蜡型包埋-包埋圈烧结-压铸程序-第一次喷砂-酸蚀处理-二次喷砂-打磨修整-上色染釉-成品完善处理的工序进行个性化体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3D技术预先根据患者牙齿的实际需求进行精细化设计成型,然后采用数字化取模扫描-蜡型设计-3D打印模型、蜡型-贴面蜡型模型就位-蜡型包埋-包埋圈烧结-压铸程序-第一次喷砂-酸蚀处理-二次喷砂-打磨修整-上色染釉-成品完善处理的工序进行个性化体验,进一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A process of digitalization of Dental Teeth with ultra-thin vene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hin veneer teeth digital technology, this technology can advance through the 3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patients with tooth fine molding design, then using digital scanning modulo 3D - type design wax print model, wax - wax - wax model in veneer type embedding - embedding ring die casting procedure - first sintering - sandblasting and acid etching and sandblasting and two - color glaze with polished trim - finished perfect treatment procedures of personalized experience, through the advance of 3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patients with tooth fine molding design, then using digital scanning modulo 3D - type design of wax printing model, wax - wax - wax model in veneer type embedding - embedding ring sintering procedure - first casting sandblasting and etching two sandblasting and polishing finishing - Color Glaze - finished processing process for personalized experience to further improve customer satisf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牙齿数字化超薄贴面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牙齿美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牙齿数字化超薄贴面工艺。
技术介绍
一般的审美平面软组织颏前点至鼻顶点连线与上下唇突点之间的关系:上唇-1.4-1.87、下唇0.6-1.87鼻唇角、80-110、鼻下点-鼻小柱点,鼻下点-上唇突点连线的前交角,上唇与鼻底的位置关系,老外105-8,Z角、软组织颏前点至唇,上唇或下唇,突点连线与眼耳平面交角:67.3-6.38,眉间-鼻底-颏底170度,正常面型,正常面型的人,上唇位于e线后4mm,下唇位于e线后2mm。但亚洲人,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嘴唇位于e线后都是正常的。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嘴唇位于E线(连接鼻尖和颏点的连线)内(即后方)。鼻唇角鼻底的切上唇外缘的切线正常面型男性90-95度,女性100-105度,女性的鼻唇角常比男性大,中国人92度,韩国人93度,非洲人90度,高加索人110度,欧洲人102度。侧面观:e线鼻唇角在不影响肌肉活动的区域内改变牙齿排列,凹面型厚嘴唇重建凸度明显的前牙,凸面型薄嘴唇重建中等凸度的前牙,人中过短会不美观和不正常的:上中切牙不突出。当嘴唇比较薄的时候,能够自然有效地补偿及平衡凸面型患者的外表美观。对于凹面型患者,尤其是当嘴唇较薄时,牙齿突出会更加美观。嘴唇薄的患者在前牙区不具有主导作用吗,形成水平对称,应该让整个嘴唇来配合显著的上颌中切牙。那些上下唇外形和大小比例协调的患者具有前牙区的主导作用,形成辐射状对称。上颌中切牙的位置与外形的变化,尤其是在嘴唇薄和后缩的时候,牙颈部1/3和牙齿中1/3的的变化,会显著影响唇部的支撑。美观宜人的切平面大致呈水平向排列,并与瞳孔连线平行。美观的切平面呈规则的凸面形,导致从中切牙到尖牙的外展隙进行性增大,切平面呈海鸥翅状海鸥翅状,凸面状及两者的组合形式代表漂亮,宜人的外形,颌在息止颌位时,年轻人的上颌切牙显露切1/3,可见度为2-4mm。下凸形切缘曲线,切缘与下唇的平行关系,才能创造出和谐的微笑,微笑曲线。而动人的微笑定义:微笑时上前牙完全暴露,同时牙龈组织大约暴露1mm,牙龈组织的暴露不应超过2&3mm。上前牙列是牙齿美学中最重要的区域,能够体现出整齐与节奏原则的口腔美学特征包括上前牙的多项排列特征,如切缘曲线,牙龈曲线,切端曲线,接触区及外展隙等,在美学修复中,为了使患者得到更加年轻的修复效果,常需要适当加长中切牙的长度,同时,也要根据所希望形成的上前牙切缘曲线来调整侧切牙和尖牙的切缘长度,有时为了获得和患者年龄更加符合的修复体,还可能要故意形成上中切牙的磨耗状态,淡化切缘曲线。富有节奏感的切缘波浪形曲线,看起来年轻。V字形切缘曲线,尖牙较短,使人看起来更温柔,更适合女性。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既符合实际需求又要符合审美观的超薄贴面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口腔牙齿数字化超薄贴面工艺。一种口腔牙齿数字化超薄贴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数字化取模扫描:使用3ShapeTRIOSⅡ进行口内扫描生成STL格式文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技工室LAB;2)、蜡型设计:用3Shape贴面蜡型设计软件进行调整,调整的范围包括:边缘线修正、成品形态调整和DSD美学标准设计;3)、3D打印模型、蜡型:然后根据步骤b的内容进行3D打印牙齿模型和设计后的蜡型;4)、贴面蜡型模型就位:检验边缘密合度、长短、形态协调性以及邻接关系;5)、蜡型包埋:包埋圈选择:6-12颗牙位选择大号包埋圈,而6颗以内选择小号包埋圈,将混合后的包埋液放入包埋圈中进行包埋,采用德国RenfertTwister包埋机,以350/rpm转速,进行1分30秒的处理,然后干燥包埋液1小时;6)、包埋圈烧结:采用义获嘉EP3010烧烤一体炉并以850°C烧结1小时,恒温20分钟;7)、压铸程序:首先根据设计单颜色选择对应的瓷块颜色,根据病例的修复体大小选择对应的瓷块大小,瓷块选择的是义获嘉IPSe.maxSystemExpress瓷块,材料成分是:二硒酸锂玻璃陶瓷,挠曲强度≥400°MPA,将瓷块放入至铸瓷孔中,再降压铸棒擦拭ALOXPlungerSepartor分层粉后放入至铸瓷孔,然后采用义获嘉EP3010烤铸一体炉,使用自带(大圈/小圈)程序进行压铸1小时;8)、第一次喷砂:以4bar的压力进行喷砂处理,直至露出修复体,露出修复体后用2.5bar的压力进行处理;9)、酸蚀处理:用义获嘉IPSE.maxPressInvexLiquid进行酸蚀处理,时间为10min;10)、二次喷砂:用2.5bar的压力处理掉表面的氧化层;11)、打磨修整:采用3E切片将铸件分离,等修复体模型就位后修整解剖形态、调整咬合关系及邻接关系;12)、上色染釉:按照患者个性化需求颜色采用义获嘉IPSE.maxPress染色剂进行染色,上色后采用义获嘉IPSE.maxPress釉粉染釉完成,上釉后采用义获嘉P310烤瓷炉,以790°C的温度,烧结10分钟,烧结后,采用德国renfertBasicMaster喷砂机,用2.5bar的压力,进行喷砂处理;13)、成品完善处理:高温蒸汽清洗、晾干、装入3M纸塑压力蒸汽/EO灭菌包装袋,采用台式灭菌器MELAGVacuklav23B+,以134°C高温消毒,最后完成出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5中,大号包埋圈最多不超过12个,小号包埋圈根据病例的修复体有略微调整,包埋料混合标准:100gPressVESTSpeed包埋料+11mL水+16mLPressVESTSpeed包埋液,大圈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倍用量。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8中,喷砂采用德国renfertBasicMaster喷砂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工艺可以通过3D技术预先根据患者牙齿的实际需求进行精细化设计成型,然后采用数字化取模扫描-蜡型设计-3D打印模型、蜡型-贴面蜡型模型就位-蜡型包埋-包埋圈烧结-压铸程序-第一次喷砂-酸蚀处理-二次喷砂-打磨修整-上色染釉-成品完善处理的工序进行个性化体验,进一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口腔牙齿数字化超薄贴面工艺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一种口腔牙齿数字化超薄贴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数字化取模扫描:使用3ShapeTRIOSⅡ进行口内扫描生成STL格式文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技工室LAB;2)、蜡型设计:用3Shape贴面蜡型设计软件进行调整,调整的范围包括:边缘线修正、成品形态调整和DSD美学标准设计;3)、3D打印模型、蜡型:然后根据步骤b的内容进行3D打印牙齿模型和设计后的蜡型;4)、贴面蜡型模型就位:检验边缘密合度、长短、形态协调性以及邻接关系;5)、蜡型包埋:包埋圈选择:6-12颗牙位选择大号包埋圈,而6颗以内选择小号包埋圈,将混合后的包埋液放入包埋圈中进行包埋,采用德国RenfertTwister包埋机,以350/rpm转速,进行1分30秒的处理,然后干燥包埋液1小时;6)、包埋圈烧结:采用义获嘉EP3010烧烤一体炉并以850°C烧结1小时,恒温20分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口腔牙齿数字化超薄贴面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口腔牙齿数字化超薄贴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数字化取模扫描:使用3Shape TRIOS Ⅱ进行口内扫描生成STL格式文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技工室LAB;2)、蜡型设计:用3Shape 贴面蜡型设计软件进行调整,调整的范围包括:边缘线修正、成品形态调整和DSD美学标准设计;3)、3D打印模型、蜡型:根据步骤2)的内容进行3D 打印牙齿模型和设计后的蜡型;4)、贴面蜡型模型就位:检验边缘密合度、长短、形态协调性以及邻接关系;5)、蜡型包埋:包埋圈选择6‑12颗牙位选择大号包埋圈,而6颗以内选择小号包埋圈,将混合后的包埋液放入包埋圈中进行包埋,采用包埋机以350/rpm 转速,进行1分30秒的处理,然后干燥包埋液1小时;6)、包埋圈烧结:采用烧烤一体炉并以850°C 烧结1小时,恒温20分钟;7)、压铸程序:首先根据设计单颜色选择对应的瓷块颜色,根据病例的修复体大小选择对应的瓷块大小,瓷块材料成分是:二硒酸锂玻璃陶瓷,挠曲强度≥400°MPA,将瓷块放入至铸瓷孔中,再降压铸棒擦拭分层粉后放入至铸瓷孔,然后采用烤铸一体炉进行压铸1小时;8)、第一次喷砂:以4bar 的压力进行喷砂处理,直至露出修复体,露出修复体后用2.5bar的压力进行处理;9)、酸蚀处理:酸蚀处理,时间为10min;10)、二次喷砂:用2.5bar的压力处理掉表面的氧化层;11)、打磨修整:采用3E切片将铸件分离,等修复体模型就位后修整解剖形态、调整咬合关系及邻接关系;12)、上色染釉:按照患者个性化需求颜色采用染色剂进行染色,上色后采用釉粉染釉完成,上釉后采用烤瓷炉以790°C的温度,烧结10分钟,烧结后,采用喷砂机用2.5bar的压力,进行喷砂处理;13)、成品完善处理:高温蒸汽清洗、晾干、装入3M纸塑压力蒸汽/EO灭菌包装袋,采用台式灭菌器以134°C高温消毒,最后完成出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牙齿数字化超薄贴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数字化取模扫描:使用3ShapeTRIOSⅡ进行口内扫描生成STL格式文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技工室LAB;2)、蜡型设计:用3Shape贴面蜡型设计软件进行调整,调整的范围包括:边缘线修正、成品形态调整和DSD美学标准设计;3)、3D打印模型、蜡型:根据步骤2)的内容进行3D打印牙齿模型和设计后的蜡型;4)、贴面蜡型模型就位:检验边缘密合度、长短、形态协调性以及邻接关系;5)、蜡型包埋:包埋圈选择6-12颗牙位选择大号包埋圈,而6颗以内选择小号包埋圈,将混合后的包埋液放入包埋圈中进行包埋,采用包埋机以350/rpm转速,进行1分30秒的处理,然后干燥包埋液1小时;6)、包埋圈烧结:采用烧烤一体炉并以850°C烧结1小时,恒温20分钟;7)、压铸程序:首先根据设计单颜色选择对应的瓷块颜色,根据病例的修复体大小选择对应的瓷块大小,瓷块材料成分是:二硒酸锂玻璃陶瓷,挠曲强度≥400°MPA,将瓷块放入至铸瓷孔中,再降压铸棒擦拭分层粉后放入至铸瓷孔,然后采用烤铸一体炉进行压铸1小时;8)、第一次喷砂:以4bar的压力进行喷砂处理,直至露出修复体,露出修复体后用2.5bar的压力进行处理;9)、酸蚀处理:酸蚀处理,时间为10min;10)、二次喷砂:用2.5bar的压力处理掉表面的氧化层;11)、打磨修整:采用3E切片将铸件分离,等修复体模型就位后修整解剖形态、调整咬合关系及邻接关系;12)、上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佳美医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