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409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具有下式(Ⅰ)或(Ⅱ)所示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体(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下文简称“OLED”)由于具有自发光的特性,相比于液晶显示技术,具有高对比度、宽视角、响应快、功耗低、色彩再现性好以及可实现柔性器件的巨大优势,在显示和照明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商业化应用。随着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红光材料和绿光材料已经基本满足显示的需要。然而,蓝光材料由于其宽带隙的特征,电荷注入困难,在发光效率和寿命方面相对于红光和绿光是落后的。另外,市场上的部分蓝光材料的工作电压较高,所能达到的色值也不理想。然而,蓝色发光,特别是深蓝光的性能,对于提高显示质量和降低功耗具有重要的影响。改善OLED蓝光材料的使用寿命和色值的关键在于器件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选择。根据现有技术,可用作OLED蓝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有许多种类,其中使用广泛的化合物为含有一个或多个稠环的芳香基团和/或茚并芴基团的芳香胺;比如专利US5153073中所公开的芘-芳基胺和WO2012048780中所公开的芘-芳基胺;又如,WO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具有下式(Ⅰ)或(Ⅱ)所示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具有下式(Ⅰ)或(Ⅱ)所示的结构:其中,R1~R8各自独立地选自:H、氰基、C1~C20的链烷基、C1~C20的卤代链烷基、C3~C20的环烷基、C3~C20的卤代环烷基、C1~C20的烷氧基、C1~C20的硅烷基、有取代或无取代的成环碳数为6~30的芳氧基、有取代或无取代的成环碳数为6~30的芳烃基和有取代或无取代的成环碳数为6~30的杂环芳烃基;其中,m和n各自独立地为0或1,且m和n中至少一个为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R4各自独立地选自:H、氰基、C1~C20的链烷基、C1~C20的卤代链烷基、C1~C20的烷氧基、C1~C20的硅烷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R4各自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历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