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197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立柱,其结构包括车头、车头防撞梁、车门防撞梁、车身、车顶纵梁、D柱、C柱、B柱、A柱、车底、车轮、内置立柱升降装置、内置升降控制器,车头和车身相连接,车头上设有车头防撞梁,车门防撞梁和车头防撞梁相连接,车顶纵梁设于车身上方,车身上设有D柱,C柱设于B柱右侧,A柱设于B柱左侧,车身上设有B柱,车底和车身相连接,车轮设于车底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内置立柱升降装置可以让汽车立柱向上升起或下降,可以避免过水路时底盘太低而引起车底进水,车头防撞梁可以起到防护抗冲击力,内置升降控制器可以操控和检查立柱升降情况。

A car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column, the structure includes front, front bumper beams, door beams, body, roof rails, D column, C column, B column, A column, car, wheel, built-in column lifting device, built-in lifting controller, head and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bumper on the front beam, door beams and front collision beam connected to the roof rail is arranged above the body,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 column, C column in the B column A column B column on the right, left,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 column, floor and body is connected below the wheel at the bottom,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built-in column lifting device can let the car column falling upward or can be avoided when the water is too low and cause the water vehicle chassis, front bumper beams can play a protective anti impact force, the built-in controller can control and check the lifting Vertical column rise and f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立柱
本技术是一种汽车立柱,属于及汽车领域。
技术介绍
一般轿车车身有三个立柱,从前往后依次为前柱(A柱)、中柱(B柱)、后柱(C柱)。对于轿车而言,立柱除了支撑作用,也起到门框的作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086794.9的一种汽车立柱,包括立柱本体,所述的立柱本体上设置有四方位定位销、定位卡接柱以及定位安装柱,所述的四方位定位销安装在立柱本体的上部,所述的定位卡接柱以及定位安装柱分别安装在立柱本体的下部,所述的立柱本体上还设置有金属铜衬套,所述的金属铜衬套嵌压在四方位定位销表面上,通过上述方式,现有技术采用了低温试验下不宜脆化分解韧性较好PP/PE的材料,同时为了满足立柱上零件的耐久性、可靠性、稳定性及可制造性要求,在四方位定位销表面上嵌压金属单边铜衬套,加强四方位定位销的强度和增加接触面面积保证安转后四方位定位销的稳定性,保证在气囊爆破状态下零件不致于脱离飞溅伤及人员,但是现有技术只能保证在气囊爆破状态下零件不至于脱离飞溅伤及人员,不能立柱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立柱,以解决只能保证在气囊爆破状态下零件不至于脱离飞溅伤及人员,不能立柱上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立柱,其结构包括车头、车头防撞梁、车门防撞梁、车身、车顶纵梁、D柱、C柱、B柱、A柱、车底、车轮、内置立柱升降装置、内置升降控制器,所述的车头和车身相连接,所述的车头上设有车头防撞梁,所述的车门防撞梁和车头防撞梁相连接,所述的车顶纵梁设于车身上方,所述的车身上设有D柱,所述的C柱设于B柱右侧,所述的A柱设于B柱左侧,所述的车身上设有B柱,所述的车底和车身相连接,所述的车轮设于车底下方,所述的内置立柱升降装置设于A柱内部,所述的内置升降控制器设于车身前方,所述的内置立柱升降装置由轴承、升降盘、螺帽、蜗轮蜗杆、螺纹、螺旋升降器体组成,所述的轴承设于螺旋升降器体内部,所述的螺旋升降器体上设有升降盘,所述的螺帽设于轴承上方,所述的蜗轮蜗杆和轴承相连接,所述的蜗轮蜗杆上设有螺纹。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置升降控制器由上升按钮、下降按钮、美工槽、固定螺丝、控制面板、升降气压显示屏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用控制面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面板上设有美工槽。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气压显示屏和控制面板相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上设有四个固定螺丝。进一步地,所述的车头防撞梁采用PE材料制成,抗压强度强。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升降器体高度为3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设有内置立柱升降装置可以让汽车立柱向上升起或下降,可以避免过水路时底盘太低而引起车底进水,车头防撞梁可以起到防护抗冲击力,内置升降控制器可以操控和检查立柱升降情况。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立柱内置立柱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立柱内置升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头-1、车头防撞梁-2、车门防撞梁-3、车身-4、车顶纵梁-5、D柱-6、C柱-7、B柱-8、A柱-9、车底-10、车轮-11、内置立柱升降装置-12、内置升降控制器-13、轴承-1201、升降盘-1202、螺帽-1203、蜗轮蜗杆-1204、螺纹-1205、螺旋升降器体-1206、上升按钮-1301、下降按钮-1302、美工槽-1303、固定螺丝-1304、控制面板-1305、升降气压显示屏-130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立柱:其结构包括车头1、车头防撞梁2、车门防撞梁3、车身4、车顶纵梁5、D柱6、C柱7、B柱8、A柱9、车底10、车轮11、内置立柱升降装置12、内置升降控制器13,所述的车头1和车身4相连接,所述的车头1上设有车头防撞梁2,所述的车门防撞梁3和车头防撞梁2相连接,所述的车顶纵梁5设于车身4上方,所述的车身4上设有D柱6,所述的C柱7设于B柱8右侧,所述的A柱9设于B柱8左侧,所述的车身4上设有B柱8,所述的车底10和车身4相连接,所述的车轮11设于车底10下方,所述的内置立柱升降装置12设于A柱9内部,所述的内置升降控制器13设于车身4前方,所述的内置立柱升降装置12由轴承1201、升降盘1202、螺帽1203、蜗轮蜗杆1204、螺纹1205、螺旋升降器体1206组成,所述的轴承1201设于螺旋升降器体1206内部,所述的螺旋升降器体1206上设有升降盘1202,所述的螺帽1203设于轴承1201上方,所述的蜗轮蜗杆1204和轴承1201相连接,所述的蜗轮蜗杆1204上设有螺纹1205,所述的内置升降控制器13由上升按钮1301、下降按钮1302、美工槽1303、固定螺丝1304、控制面板1305、升降气压显示屏1306组成,所述的上升按钮1301和下降按钮1302用控制面板1305相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1305上设有美工槽1303,所述的升降气压显示屏1306和控制面板1305相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1305上设有四个固定螺丝1304,所述的车头防撞梁2采用PE材料制成,抗压强度强,所述的螺旋升降器体1206高度为30cm。本技术所述的蜗轮蜗杆1204机构常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蜗轮与蜗杆在其中间平面内相当于齿轮与齿条,蜗杆又与螺杆形状相似,所述的车架是汽车中最重要的承载部件,而车架纵梁又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之一,所以车顶纵梁5又称作纵梁在汽车上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汽车的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等均含有纵梁,所述的内置升降控制器13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当使用者想使用本技术的时候通过内置升降控制器13来操控内置立柱升降装置12,蜗轮蜗杆1204上的螺纹1205和轴承1201顺时针相互转动来使立柱上升,然而当螺纹1205和轴承1201逆时针旋转时,立柱下降,控制面板1305上的升降气压显示屏1306可以显示螺旋升降器上升的高度或下降时所遇到的压强数据。本技术的车头1、车头防撞梁2、车门防撞梁3、车身4、车顶纵梁5、D柱6、C柱7、B柱8、A柱9、车底10、车轮11、内置立柱升降装置12、内置升降控制器13、轴承1201、升降盘1202、螺帽1203、蜗轮蜗杆1204、螺纹1205、螺旋升降器体1206、上升按钮1301、下降按钮1302、美工槽1303、固定螺丝1304、控制面板1305、升降气压显示屏130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只能保证在气囊爆破状态下零件不至于脱离飞溅伤及人员,不能立柱上升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内置立柱升降装置12可以让汽车立柱向上升起或下降,可以避免过水路时底盘太低而引起车底进水,车头防撞梁2可以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立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立柱,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车头(1)、车头防撞梁(2)、车门防撞梁(3)、车身(4)、车顶纵梁(5)、D柱(6)、C柱(7)、B柱(8)、A柱(9)、车底(10)、车轮(11)、内置立柱升降装置(12)、内置升降控制器(13),所述的车头(1)和车身(4)相连接,所述的车头(1)上设有车头防撞梁(2),所述的车门防撞梁(3)和车头防撞梁(2)相连接,所述的车顶纵梁(5)设于车身(4)上方,所述的车身(4)上设有D柱(6),所述的C柱(7)设于B柱(8)右侧,所述的A柱(9)设于B柱(8)左侧,所述的车身(4)上设有B柱(8),所述的车底(10)和车身(4)相连接,所述的车轮(11)设于车底(10)下方,所述的内置立柱升降装置(12)设于A柱(9)内部,所述的内置升降控制器(13)设于车身(4)前方,所述的内置立柱升降装置(12)由轴承(1201)、升降盘(1202)、螺帽(1203)、蜗轮蜗杆(1204)、螺纹(1205)、螺旋升降器体(1206)组成,所述的轴承(1201)设于螺旋升降器体(1206)内部,所述的螺旋升降器体(1206)上设有升降盘(1202),所述的螺帽(1203)设于轴承(1201)上方,所述的蜗轮蜗杆(1204)和轴承(1201)相连接,所述的蜗轮蜗杆(1204)上设有螺纹(12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立柱,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车头(1)、车头防撞梁(2)、车门防撞梁(3)、车身(4)、车顶纵梁(5)、D柱(6)、C柱(7)、B柱(8)、A柱(9)、车底(10)、车轮(11)、内置立柱升降装置(12)、内置升降控制器(13),所述的车头(1)和车身(4)相连接,所述的车头(1)上设有车头防撞梁(2),所述的车门防撞梁(3)和车头防撞梁(2)相连接,所述的车顶纵梁(5)设于车身(4)上方,所述的车身(4)上设有D柱(6),所述的C柱(7)设于B柱(8)右侧,所述的A柱(9)设于B柱(8)左侧,所述的车身(4)上设有B柱(8),所述的车底(10)和车身(4)相连接,所述的车轮(11)设于车底(10)下方,所述的内置立柱升降装置(12)设于A柱(9)内部,所述的内置升降控制器(13)设于车身(4)前方,所述的内置立柱升降装置(12)由轴承(1201)、升降盘(1202)、螺帽(1203)、蜗轮蜗杆(1204)、螺纹(1205)、螺旋升降器体(1206)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家明梁汝明董武祥孙大吉杜圣友郭铭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投汇豪北京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