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离子液体磁性纳米复合物及其对痕量循环肿瘤细胞特异性富集和检测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离子液体磁性纳米复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细胞具有向周围组织侵袭乃至向全身扩散和转移的特性。据报道,约90%的肿瘤患者死于肿瘤侵袭和转移。分子生物学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肿瘤转移在肿瘤发生的早期就已经出现。然而目前肿瘤的发现和临床诊断仍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及传统肿瘤标志物的监测,难以在早期即发现肿瘤的转移或复发。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亟需寻找更有效的疗效和预后检测指标及治疗靶点。研究发现,在肿瘤转移的过程中,在患者的外周血中检测到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因此,对此类肿瘤细胞的早期发现和检测有可能成为发现肿瘤早期转移的一种有效手段,对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CTCs一般是由原发灶肿瘤细胞入血后转变而来。它在外周血中的数量极其稀少,通常肿瘤患者的血液中CTCs的浓度只有1~10个/mL。因而对CTCs的检测一般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对痕量循环肿瘤细胞特异性富集和检测的聚离子液体磁性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单体的合成:将溴乙酸和1‑乙烯基咪唑在溶剂中加热反应,得到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单体;(B)Fe3O4/SH磁性纳米球的合成:将Fe3O4磁性纳米球分散在溶剂中,加入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反应,得到Fe3O4/SH磁性纳米球;(C)聚离子液体功能化磁珠的合成:将Fe3O4/SH磁性纳米球与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单体和交联剂混合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离子液体功能化磁珠MNs;(D)聚离子液体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将MNs分散于含EDC和NHS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对痕量循环肿瘤细胞特异性富集和检测的聚离子液体磁性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单体的合成:将溴乙酸和1-乙烯基咪唑在溶剂中加热反应,得到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单体;(B)Fe3O4/SH磁性纳米球的合成:将Fe3O4磁性纳米球分散在溶剂中,加入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反应,得到Fe3O4/SH磁性纳米球;(C)聚离子液体功能化磁珠的合成:将Fe3O4/SH磁性纳米球与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单体和交联剂混合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离子液体功能化磁珠MNs;(D)聚离子液体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将MNs分散于含EDC和NHS的PBS溶液中进行活化,然后通过磁场分离活化的MNs,将其重新悬浮于PBS溶液中,加入EpCAM抗体进行孵育,多次洗涤,得到聚离子液体磁性纳米复合物IMN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离子液体磁性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单体由溴乙酸与1-乙烯基咪唑在甲苯中于50~60℃下反应制得,所述交联剂由1-乙烯基咪唑与1,4-二溴丁烷反应制得,所述Fe3O4磁性纳米球由FeCl3在乙二醇和水中溶解后与乙酸钠和聚乙二醇反应后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离子液体磁性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溶剂为甲苯,Fe3O4磁性纳米球与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用量比为1:0.1~3g/mL,反应温度为60~100℃;反应后的产物冷却后,依次用甲苯、甲醇、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然后干燥,置于1~5℃的条件下备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离子液体磁性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Fe3O4/SH磁性纳米球与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单体和交联剂在乙醇中混合;反应温度为60~80℃;反应后将获得反应物冷却、清洗、干燥后,置于1~5℃的条件下备用;其中Fe3O4/SH磁性纳米球与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单体和交联剂的用量比分别为1:0.01~0.04g/mol,所述引发剂为AIB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离子液体磁性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先将MNs分散于含EDC和NHS的pH6.7~6.9的PBS的溶液中进行活化,然后通过磁场分离活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晓星,于妍妍,郁超,汤道权,杨渊,李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