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联网的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0876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驾驶服务领域,公开基于车联网的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包括:车载智能客户端、车联网通信系统和管理服务系统,其中,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采集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所述车联网通信系统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和所述管理服务系统,以将所采集到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服务系统进行存储,并在所述管理服务系统中建立信息数据库。该防碰撞机器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驾驶个性化设置模式只能一对一的进行信息设置的问题,实现了一人信息的存储,并实现多车通用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车联网的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驾驶服务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车联网的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
技术介绍
车联网通信系统:车联网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大数据环境下数字信息资源融合:数字信息资源的融合主要是异构数字在同一平台上的无缝衔接。数字信息资源融合,既是数据信息的融合又是服务技术的融合。即在同一个平台上将数据、服务进行融合,又可以减少成本。当今社会,汽车数量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驾驶员个性化即是每一位驾驶员都有自己独特的驾驶习惯,当驾驶车辆时,座椅的高度、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后视镜位置、车内空调温度、喜欢收听的电台频率等等都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个家庭里的成员,驾驶习惯也可能千差万别。因此在多人轮流驾驶同一辆车或者驾驶员更换驾驶车辆与车型时,就需要根据驾驶习惯不断地对座椅、空调温度等进行调整,极为不便,浪费大量时间。于是有人设计了一种通过声纹识别对驾驶车辆进行个性化设置的方法,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篇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通过声纹识别进行汽车驾驶个性化设置的方法[申请号201310723789.9,申请公告号CN103761462A]。该系统将个性化设置信息存储在机车存储系统中,将用户的声纹信息作为密钥来启动个性化设置。但当驾驶人员更换驾驶车辆和车型时,或者车辆存储系统中没有当前驾驶员的个性化设置信息时,便不能发挥作用。目前的驾驶个性化设置模式主要是“一(人)对一(车)”模式,或者是只针对某一款车型,当驾驶员更换车辆和车型时,之前的个性化设置信息便不能发挥作用,具有很明显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该防碰撞机器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驾驶个性化设置模式只能一对一的进行信息设置的问题,实现了一人信息的存储,并实现多车通用的特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该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包括:车载智能客户端、车联网通信系统和管理服务系统,其中,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采集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所述车联网通信系统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和所述管理服务系统,以将所采集到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服务系统进行存储,并在所述管理服务系统中建立信息数据库。优选地,所述管理服务系统包括:信息收发模块、大数据模块、信息融合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所述信息收发模块连接于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以接收所采集到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和发送用户所存储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所述大数据模块连接于所述信息收发模块以进行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和存储和调用;所述信息融合模块将连接于所述信息收发模块以将所采集到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进行融合,并通过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将所采集到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与用户信息进行绑定。优选地,所述车联网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并行传输所述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优选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或RFID射频识别模块。优选地,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者:WCDMA模块、CDMA2000模块、TD-LTE模块、FDD-LTE模块或GPRS模块。优选地,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包括:认证模块,所述认证模块被配置成通过所述车联网通信系统连接于所述管理服务系统,以实现用户的认证。优选地,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还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被配置成通过所述车联网通信系统连接于所述管理服务系统,以实现数据的输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系统将车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到驾驶个性化设置中,信息的传输通过车联网通信系统实现,信息的融合、转换通过基于大数据系统的信息资源融合技术实现。因此,即使更换车型与车辆,也能够做到个性化设置信息的随时随地取用,提高驾驶体验,且通用性更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基于车联网的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该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包括:车载智能客户端、车联网通信系统和管理服务系统,其中,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采集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所述车联网通信系统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和所述管理服务系统,以将所采集到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服务系统进行存储,并在所述管理服务系统中建立信息数据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系统将车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到驾驶个性化设置中,信息的传输通过车联网通信系统实现,信息的融合、转换通过基于大数据系统的信息资源融合技术实现。因此,即使更换车型与车辆,也能够做到个性化设置信息的随时随地取用,提高驾驶体验,且通用性更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理服务系统可以包括:信息收发模块、大数据模块、信息融合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所述信息收发模块连接于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以接收所采集到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和发送用户所存储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所述大数据模块连接于所述信息收发模块以进行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和存储和调用;所述信息融合模块将连接于所述信息收发模块以将所采集到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进行融合,并通过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将所采集到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与用户信息进行绑定。车载智能客户端的作用是进行人机交互,通信系统进行信息的传输,管理与服务系统含有:信息收发模块、大数据模块、信息融合模块与用户和管理模块,分别用于信息的收发、存储与调用、融合以及对用户的管理。所述大数据模块中有用户个性化设置信息数据库和各种车型设置参数信息数据库,可以随时调用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联网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并行传输所述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可以包括:WiFi模块或RFID射频识别模块。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者:WCDMA模块、CDMA2000模块、TD-LTE模块、FDD-LTE模块或GPRS模块。车联网主要依赖两种通信方式:第一种是覆盖范围小的通信方式,如WiFi与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通信方式。第二种是覆盖范围较大的移动通信方式,如WCDMA、CDMA2000、TD-LTE、FDD-LTE、GPRS等通信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可以包括:认证模块,所述认证模块被配置成通过所述车联网通信系统连接于所述管理服务系统,以实现用户的认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还可以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被配置成通过所述车联网通信系统连接于所述管理服务系统,以实现数据的输入。车载客户端是人机交互的接口,用于系统终端的启停、个性化设置信息的存储与接收。车辆需要自带存储芯片,能够保存一定数量用户的个性化设置信息。车联网通信系统用于个性化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车联网的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包括:车载智能客户端、车联网通信系统和管理服务系统,其中,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采集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所述车联网通信系统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和所述管理服务系统,以将所采集到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服务系统进行存储,并在所述管理服务系统中建立信息数据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联网的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包括:车载智能客户端、车联网通信系统和管理服务系统,其中,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采集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所述车联网通信系统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和所述管理服务系统,以将所采集到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服务系统进行存储,并在所述管理服务系统中建立信息数据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联网的驾驶员个性化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服务系统包括:信息收发模块、大数据模块、信息融合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所述信息收发模块连接于所述车载智能客户端,以接收所采集到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和发送用户所存储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所述大数据模块连接于所述信息收发模块以进行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和存储和调用;所述信息融合模块将连接于所述信息收发模块以将所采集到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进行融合,并通过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将所采集到的驾驶个性化设置信息与用户信息进行绑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坤民李俊杰程帅丁绪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创融增材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