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905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包括:基体;挡油板,所述挡油板从所述基体的上端插入所述基体;以及通气塞帽,所述通气塞帽从所述基体的上端卡到所述基体上。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内外气压平衡结构,实现腔内气液分离,避免出现油液窜出现象,还成功解决了通气塞附近堆积油渍的问题,且避免了密封性降低的问题。

A pressure balance structure for a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 pressure balance structure for a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body, an oil baffle plate, and the oil baffle plate is inserted into the base body from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body, and a ventilating plug cap, and the ventilating plug cap is stuck to the base body from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body.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essure balance structure of a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is used to realize the gas-liquid separation in the cavity, avoid the phenomenon of oil channeling, and successfu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accumulation of oil stains near the aeration plug, and avoid the problem of reducing the sealing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
本技术涉及混合动力车用机电耦合变速箱总成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内外气压平衡结构。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车用机电耦合一体变速箱,电机高速旋转以及变速箱的部件之间有摩擦,摩擦效应会使腔内油温升高,产生热气体,导致腔内空气压力和温度比外界高,气体必须通过透气孔排出。因气体中有油雾,传统的通气塞无法实现气液分离,严重时会有油液窜出,时间久了,通气塞附近堆积油渍,易导致堵塞,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结构来解决上面出现的问题。专利文献1(CN201220252245.X)中公开了一种简易环保的透气帽,气体通过外侧钢网、净化材料和内侧钢网组成的过滤层进行透气。专利文献2(CN201420804787.2)中公开了一种透气塞,容纳腔内设有一多层垂直于内壁的插片组件,通过错位设置的隔板使得排气通道成迷宫型结构;上方设有一帽盖,帽盖内周壁与塞体外壁之间构成若干透气通道。专利文献3(CN201320698557.8)中公开了一种减速器的透气装置,透气杆与挡油板固定连接,透气杆与透气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透气杆的中部为通孔。专利文献4(CN203850959U)中公开了一种插片式迷宫透气帽。该通气帽的结构跟专利文献2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通气塞体的下端设有外螺纹与使用设备相连。上述专利都未考虑透气杆和透气帽旋转导致密封性降低,本使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实现了腔内气液分离,避免出现油液窜出现象,还成功解决了通气塞附近堆积油渍的问题,且避免了密封性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是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内外气压平衡结构,实现腔内气液分离,避免出现油液窜出现象,还成功解决了通气塞附近堆积油渍的问题,且避免了密封性降低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其包括:基体;挡油板,所述挡油板从所述基体的上端插入所述基体;以及通气塞帽,所述通气塞帽从所述基体的上端卡到所述基体上。可选的,所述基体为空心的圆柱体,其上端开设有固定槽,在其外侧壁上形成有倒向刺和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沿所述基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倒向刺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地分布于基体的两侧。可选的,所述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还包括:卡环,所述卡环固定于所述基体内壁面下部开设的环形槽内;以及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通过所述卡环固定于所述基体的内壁面上。可选的,所述挡油板上设有固定键和挡片组件。可选的,所述固定键的数量为2个,设置于所述挡油板长度方向的上端,并对称地分布于挡油板宽度的两端;当所述挡油板插入所述基体时,所述固定键位于所述固定槽内。可选的,所述挡片组件包括前挡片组件和后挡片组件,所述前挡片组件和后挡片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挡油板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前挡片组件和后挡片组件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所述前挡片组件包括多个挡片,所述挡片从上至下按顺序交替地分布在挡油板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沿所述基体的半径向内的方向,倾斜向下布置。可选的,所述挡片外壁面与所述基体的内壁面相配合,且所述挡片的端部延伸越过所述基体的中心轴线。可选的,所述通气塞帽上开设有卡槽和导向槽,并且在所述通气塞帽上设置有凸起。可选的,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基体的两个倒向刺配合;所述凸起的数量为4个,其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并沿着通气塞帽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两个凸起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两侧,并位于卡槽和导向槽的之间;而且四个凸起分别位于内接于所述通气塞帽的内壁面的长方体的四个边上;所述导向槽沿着所述通气塞帽的长度方向,和基体的导向柱配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内外气压平衡结构,实现腔内气液分离,避免出现油液窜出现象,还成功解决了通气塞附近堆积油渍的问题,且避免了密封性降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的基体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的挡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的通气塞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包括基体1、过滤网2、卡环3、挡油板5和通气塞帽8。所述基体1为空心的圆柱体,其上端开设有固定槽13;在其外侧壁上形成有倒向刺12,以及沿所述基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柱4;其中,所述倒向刺12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关于所述导向柱4)地分布于基体1的两侧。所述基体1下端的外圈可以同外壳一体形成或者通过外螺纹拧紧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基体1的内壁面的下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卡环3,过滤网2通过所述卡环3固定于基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挡油板5上设有固定键10和挡片组件,其中所述固定键10的数量为2个,设置于所述挡油板5的长度方向上的上端,并对称地分布于挡油板5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其中所述挡片组件包括前挡片组件和后挡片组件,所述前挡片组件和后挡片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挡油板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前挡片组件和后挡片组件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挡片组件包括多个挡片,所述挡片从上至下按顺序交替地分布在挡油板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沿所述基体1的半径向内的方向,倾斜向下布置。为提高所述挡片对油气的阻挡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挡片11的长度要求大于基体内圆孔的半径,即所述挡片11外壁面与所述基体1的内壁面相配合,且所述挡片11的端部延伸越过所述基体1的中心轴线,其数量可根据基体1内空腔的体积大小和油气量的多少增加或减少。所述挡油板5从所述基体1的上端插入所述基体1,并通过将所述固定键10设置于所述固定槽13内的方式,将所述挡油板5固定于所述基体1上,通过基体1的固定槽13和挡油板的固定键10配合,避免挡油板旋转,产生噪音以及降低挡油效果。所述通气塞帽8上开设有卡槽6和导向槽9,并且在所述通气塞帽8上设置有凸起7,其中所述卡槽6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基体的两个倒向刺12配合;所述凸起7的数量为4个,其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并沿着通气塞帽8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两个凸起7位于所述导向槽9的两侧,并位于卡槽6和导向槽9的之间,而且四个凸起7分别位于内接于所述通气塞帽8的内壁面的长方体的四个边上;所述导向槽9沿着所述通气塞帽的长度方向,和基体的导向柱4配合。通过导向槽9和卡槽6的尺寸设置和位置设置,可保证通气塞帽8在极限情况下也可以完全盖住基体1。本实施例中,当所述通气塞帽8固定于所述基体1时,由于所述通气塞帽8和基体1之间存在所述凸起7,使得通气塞帽8的内孔面和基体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间隙,气体可以在间隙流动,保证气压平衡。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实现通气塞帽8的导向槽9和基体1的导向柱4配合,避免通气塞帽8旋转,产生噪音;通过通气塞帽8的卡槽6和基体倒向刺12配合,避免通气塞帽8飞出;挡油板上设有数量可调整的,长度大于基体内圆孔半径,且角度斜向下的挡片实现油滴凝结回流;通过导向槽9和卡槽6的尺寸设置和位置设置,可保证通气塞帽在极限情况下可以完全盖住基体,避免灰尘杂质等污染物进行腔体内,从而实现二次油气分离,有效阻挡油液渗漏,同时能够防止外界异物进入,解决了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挡油板,所述挡油板从所述基体的上端插入所述基体;以及通气塞帽,所述通气塞帽从所述基体的上端卡到所述基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挡油板,所述挡油板从所述基体的上端插入所述基体;以及通气塞帽,所述通气塞帽从所述基体的上端卡到所述基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空心的圆柱体,其上端开设有固定槽,在其外侧壁上形成有倒向刺和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沿所述基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倒向刺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地分布于基体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环,所述卡环固定于所述基体内壁面下部开设的环形槽内;以及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通过所述卡环固定于所述基体的内壁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上设有固定键和挡片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键的数量为2个,设置于所述挡油板长度方向的上端,并对称地分布于挡油板宽度的两端;当所述挡油板插入所述基体时,所述固定键位于所述固定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气压平衡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红伟毛泽贤赵慧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