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1455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所述双面织物是利用至少一面纱提供予一具有前针床、后针床与压纱床的横编机所织造,该前针床设置有多个前织针,该后针床设置有多个后织针,而该压纱床是设于该前针床或后针床上方,且该压纱床设置有右向织造压料片与左向织造压料片,其中该双面织物还于至少一预设编织区段内嵌入至少一经由多个该右向织造压料片及多个该左向织造压料片所压入该预设编织区段内而弯折形成堆叠的连续线材。本发明专利技术令该连续线材可在预设编织区段内形成堆叠,以织造出如同立体浮雕且具有不同厚薄度的双面织物,因应消费市场的需求。

A double-sided fabric stacked with continuous wire in a preset weaving se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 weave sections are stacked to the preset continuous wire fabric, the double-sided fabric is provided to use at least a veil woven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a front needle bed, bed and bed after the yarn pressing, the front needle be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needle, the needle is arranged after there are a number of after the needles, and the yarn pressing bed is arranged on the bed before or after the pressure above the bed, and the bed has the right to set the yarn weaving material pressing piece and the left to press the weaving piece, double-sided fabric also in at least one predetermined section embedded in at least one woven by a plurality of the right to weaving pressure piece and a plurality of the left pressing plate is pressed into the weaving section and the preset woven bent to form a continuous wire stack. The invention enables the continuous wire material to form stacking in the preset weaving section, so as to weave a two-sided fabric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and thickness as weave relief, and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sumer mar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面织物,特别涉及一种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
技术介绍
在重视健康、环保、时尚的现今社会,消费者对于衣着布料的舒适感与设计感的要求亦相对地提升;然而,织物业者为了因应人体穿戴方面的市场需求,无不将其重点放在能够织造出不同色彩或图形变化的织物;其中,若能将一连续线材嵌入在织造程序中的双面底纱一并织造,不但可形成更厚实或更具图样变化的双面织物,亦可在该双面织物的膨松性方面、或形状维持性方面有更佳突出的优异表现,所以非常适合将其用来缝制为人体外衣、鞋面或手提包等等的日常生活消费用品。目前,有关于横编机(FlatBedKnittingMachine)嵌入一连续线材的技术虽已经存在,但由于现有技术皆必须依靠织针将所要嵌入的连续线材以钩纱的动作方式加以实施;因此,当所要嵌入的连续线材长度超出1英寸时,因为喂纱嘴在喂入该连续线材时势必产生一定的倾角,故常会令织针在钩纱时发生无法钩到该连续线材的情况,因而较容易产出不良的织造品;也就是说,该现有技术在嵌入该连续线材时目前仍无法超过1英寸的长度,所以此项技术织所造出的织物,其发展也因此受到严重的限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所述的横编机,皆是指具有前针床(FrontNeedleBed)与后针床(RearNeedleBed)的机种,在织造时不但可单独使用其中一针床进行织造来形成单面织物,亦或可同时使用前/后针床交互织造来形成双面织物。基于改善上述问题,于是有了另一项现有技术的出现,请参阅公告号TW444075的“嵌花织物编织方法及嵌花织物”专利技术专利(美国同案公开号US6151922A、日本同案公开号JP3523501B2),该现有技术揭露了一种嵌花(等同前述“嵌入连续线材”一词)织物编织方法,编织方法所使用的横编机是具有左右伸延、且夹着针槽口对向的至少前后一对的针床,又前述一对的针床分别具有多个织针,且可于前述针床间进行纱环移圈,再者,针床之一或二者可向左右横移,另外,进行由底编部(等同前述“底纱”一词)及嵌花纱(等同前述“连续线材”一词)所构成的嵌花织物的编织;其特征在于包含下面的步骤:编织底编部的步骤;借由分量增圈编织将第1针床上的织针上所钩止的底编部的纱环止于对向的第2针床的织针上以形成嵌花纱保持用纱环,借此将纱环止于前后两针床的织针上的步骤;跨挂嵌花纱至第1、第2针床的织针上所钩止的纱环上的步骤;使第2针床的织针上所钩止的嵌花纱保持用纱环移圈至第1针床的织针而与底编部的纱环叠合的步骤;以及喂纱给第1针床的织针以形成下一织段的纱环的步骤。该现有技术的还另外揭露一种嵌花织物,该嵌花织物是借由上述的方法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于底编部是使用弹性纱,做为嵌花纱是使用非弹性纱,且编织时是使得弹性纱处于伸张状态下进行编织,以形成绒毛状的嵌花纱。然而,我们由该现有技术可清楚看出,所述嵌花纱使用非弹性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嵌花织物的最终形状,所以待该现有技术的织造程序完全结束后,才可让使用弹性纱的底编部回缩并形成绒毛状。由此可知,该现有技术的编织方法,主要是利用横编机其中一针床的织针来进行织造底纱,而另一针床的织针来进行纱环移圈,移圈后的纱环方可保持该嵌花纱的位置;也就是说,此编织方法所织造出的嵌花织物必定是单面织物,确实无法以此编织方法织造出双面织物;再者,该现有技术所述的嵌花纱亦无法在预设编织区段内形成堆叠,确实难以符合目前与未来消费市场的需求。因此,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受限问题,皆急待相关业者尽快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除了是要在双面织物正常钩纱成环的织造程序中可嵌入一连续线材之外,还令该连续线材可在预设编织区段内形成堆叠,以织造出如同立体浮雕且具有不同厚薄度的双面织物,可有效地因应消费市场的需求。根据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所述双面织物是利用至少一面纱提供予一具有一前针床、一后针床与一压纱床的横编机所织造,其中该前针床设置有多个前织针,该后针床则与多个该前织针交错对应处设置有多个后织针,而该压纱床是设于该前针床或后针床上方,且该压纱床分别于对应多个该前织针与多个该后织针的间隙处交互设置有右向织造压料片与左向织造压料片,其中该双面织物还于至少一预设编织区段内嵌入至少一经由多个该右向织造压料片及多个该左向织造压料片所压入该预设编织区段内而弯折形成堆叠的连续线材。更进一步地,所述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其中该连续线材是由该前针床向该双面织物方向被牵引喂入,另朝该前针床方向而被牵引脱离出该双面织物。更进一步地,所述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其中该连续线材是由该前针床向该双面织物方向被牵引喂入,另朝该后针床方向而被牵引脱离出该双面织物。更进一步地,所述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其中该连续线材是由该后针床向该双面织物方向被牵引喂入,另朝该后针床方向而被牵引脱离出该双面织物。更进一步地,所述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其中该连续线材是由该后针床向该双面织物方向被牵引喂入,另朝该前针床方向而被牵引脱离出该双面织物。更进一步地,所述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其中该预设编织区段是在同一编织程序中被至少二前织针与至少一后织针钩取该面纱而形成的前针环与后针环所构成。更进一步地,所述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其中该预设编织区段是在同一编织程序中被至少一前织针与至少二后织针钩取该面纱而形成的前针环与后针环所构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实质所达成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可在该双面织物内嵌有该连续线材,故可令该双面织物产生较佳的厚度与膨松效果;二、同时,本专利技术可依据操作者设定在预设编织区段内将该连续线材嵌入,故可织造出如同立体浮雕且具有不同厚薄度的双面织物,有效地因应消费市场的需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X-X的剖视方向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部分织造程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符号P的详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平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部分织造程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符号Q的详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符号R的详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平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图9的部分织造程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图10中符号S的详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图10中符号T的详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平面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图13的部分织造程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图14中符号U的详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图14中符号W的详图。其中,附图标记:A~E前织针a~f后织针aA、bB、cC、dD、eE右向织造压料片Ef、De、Cd、Bc、Ab左向织造压料片3B、3C、3D前针环3c、3d后针环10喂纱嘴20面纱30机头动作方向100连续线材3编织程序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横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所述双面织物是利用至少一面纱提供予一具有一前针床、一后针床与一压纱床的横编机所织造,其中该前针床设置有多个前织针,该后针床则与多个该前织针交错对应处设置有多个后织针,而该压纱床是设于该前针床或后针床上方,且该压纱床分别于对应多个该前织针与多个该后织针的间隙处交互设置有右向织造压料片与左向织造压料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织物还于至少一预设编织区段内嵌入至少一经由多个该右向织造压料片及多个该左向织造压料片所压入该预设编织区段内而弯折形成堆叠的连续线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所述双面织物是利用至少一面纱提供予一具有一前针床、一后针床与一压纱床的横编机所织造,其中该前针床设置有多个前织针,该后针床则与多个该前织针交错对应处设置有多个后织针,而该压纱床是设于该前针床或后针床上方,且该压纱床分别于对应多个该前织针与多个该后织针的间隙处交互设置有右向织造压料片与左向织造压料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织物还于至少一预设编织区段内嵌入至少一经由多个该右向织造压料片及多个该左向织造压料片所压入该预设编织区段内而弯折形成堆叠的连续线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线材是由该前针床向该双面织物方向被牵引喂入,另朝该前针床方向而被牵引脱离出该双面织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于预设编织区段内堆叠有连续线材的双面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线材是由该前针床向该双面织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铭昇李昱霖杨千慧
申请(专利权)人:艾尼特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萨摩亚,W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