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264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针织面料。该针织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其中表层和里层通过成圈方式连接,且里层具有凹凸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面料的肌肤接触面的干爽性能优异,穿着舒适度较佳,特别适合用于制作T恤、POLO衫等。

Double sided knitted fabric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sided knitting fabric. The knitted fabric comprises a surface layer and an inner layer, wherein,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e inner layer are connected in a loop mode, and the inner layer has a concave convex structure. The skin contact surface of the fabric obtained by the invention has excellent drying performance and comfortable wearing, an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making T-shirts, POLO shirts and the li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针织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面针织面料,具体涉及一种可以保持人体肌肤干爽感的双面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日益前进,新的设计理念不断地运用到服装面料的开发当中。面对炎热的夏季,服装的汗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炎热的夏季里,人体可以通过排泄汗液的方式使身体降到一个舒适的温度,但是,当人体大量出汗时,服装会被汗水完全浸透而黏附在皮肤上,阻碍了人体进一步的排汗降温,使人产生闷热、压迫等不适感。目前,有很多关于服装吸水排汗的技术,对处理少量出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当人体大量出汗时面料仍然会黏贴皮肤,让人产生不适感。如专利文献CN201510102571.0公开的一种立体导水单面双层针织面料,其表层为亲水改性聚酯低弹丝纤维形成的吸湿快干层,里层为锦纶包覆丝形成的拒水层,吸湿快干层向拒水层凸出形成U型结构,面料可以通过U型结构进行吸汗,而拒水层则防止出汗时面料黏附在皮肤上,因此具有一定干爽效果。但是,当人体产生大量汗液时,整个服装都将被浸湿,而面料所用组织为单面组织,其拒水层的厚度必然不足于阻碍面料表层与人体肌肤黏附,再者,其凸出的U型结构本身就与皮肤接触,因此沾满了汗液的面料仍然会黏贴在皮肤上;另外,面料里层也会因为拒水层的存在而导致吸汗能力不足。又如专利文献CN201210296683.0中公开了一种清凉吸汗快干双面针织面料,其表层为细旦聚酯纱线,里层部分或全部为多叶型断面聚酯纱线,通过里层的多叶型断面聚酯纱线获得反面吸水的效果,再通过表层的细旦聚酯纱线使里层吸收的水分传输到表层,达到吸汗排汗的目的,但是这样的面料的里层结构相对较为平坦,当人体产生大量汗液时,容易在里层扩散而使面料黏附在皮肤上,大大降低皮肤的干爽感。再如专利文献CN201420553693.2中公开的一种具有蒸发层和导湿层的双面针织面料,通过对导湿层设置凹凸结构,使皮肤与面料具有一定的空间,给人体带来凉爽的感觉;另外,通过蒸发层和导湿层之间的线密度差,而增加面料的单向导湿性,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干爽感。但是,由于凹凸结构是通过集圈方式连接形成的,凹部因为没有导湿的线圈而使面料的排汗性能大大降低;再者,当人体产生大量汗液时,单纯依靠与皮肤接触的凸部进行导汗排汗的话,是无法解决面料黏附皮肤的问题。因此,开发出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肌肤面干爽的面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简单,且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肌肤面干爽的双面针织面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双面针织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其中表层和里层通过成圈方式连接,面料的里层具有凹凸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双面全成圈的组织结构,在里层形成凹凸结构而获得。所得双面针织面料的肌肤接触面的干爽性能优异,穿着舒适度较佳,特别适合用于制作T恤、POLO衫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双面针织面料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表层、2为里层、3为里层的凸部、4为里层的凹部、h为里层凸部的高度。图2为凹凸结构单元的示意图,其中,5为凸部单元的横向线圈个数、6为凸部单元纵向线圈个数、7为凹部单元的横向线圈个数、8为凹部纵向线圈个数。具体实施方式考虑到单面组织过于单薄,无法有效阻碍已被汗液浸透的面料黏贴在皮肤上,因此本专利技术选用由双面圆编机编织得到的具有表层和里层的双面组织。双面圆编针织物中,连接表里两层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集圈方式,即针盘和针筒两面都集圈,连接的纱线夹在两层的中间,当人体出汗时,由于里层的表面比较平坦,汗液容易在里层扩散肌肤面难以获得干爽的效果。第二种是成圈方式,即针盘和针筒都成圈,连接的纱线在两面都有线圈,并且可以通过组织设计或编织线长的差异获得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使得面料与皮肤间形成点接触,增加面料与皮肤之间的空气循环空间,使人体具有清爽的感觉;另外,汗液可以通过连接丝在里层形成的凹部快速导出表面而达到肌肤面干爽的效果;第三种是集圈和成圈的结合方式,即针盘成圈针筒集圈或者针盘集圈针筒成圈,连接纱线在成圈的一面形成网孔,虽然这样的网孔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面料与皮肤之间的空气循环空间,但是,网孔的孔隙部分没有可以用于传导汗液的成圈线圈,只能依靠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非网孔部分,干爽效果大大减弱。因此,本专利技术选用成圈的方式连接表里两层。本专利技术中,凹凸结构的排列方式不做特别限定,可以连续也可以非连续。但是考虑到编织的方便性,优选凹凸结构连续排列。考虑到面料里层的凹凸结构中,凸部的高度对面料的干爽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凸部的高度优选为0.05~0.40mm,更优选为0.10~0.30mm。当凸部的高度小于0.05mm时,面料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有增加的趋势,有可能出现出汗后被汗水浸透的面料黏贴在肌肤上的现象;一般来说凸部的高度越大,越能阻碍面料与皮肤的接触,干爽效果越好,但是,当凸部高度大于0.40mm时,穿着时有可能出现刺痒感,穿着舒适性降低。另外,凹凸结构中,凸部的大小也会影响到面料的干爽效果,因此优选本专利技术的凹凸结构中,每个凸部单元的纵、横向中至少有一个方向由3~10个线圈构成,更优选纵横向均由3~10个线圈构成。当构成凸部单元的纵、横向线圈个数均少于3个时,单位面积内直接接触皮肤的面积有减少的趋势,干爽效果减弱;当构成凸部单元的纵、横向线圈个数均多于10个时,单位面积内凸部面积增大,在里层形成凸层,有可能使得汗液在凸层中扩散并停留,干爽效果减弱。本专利技术对凹凸结构中的凹部大小不做特别限定,但为使面料的干爽效果更佳,优选每个凹部单元的纵、横向中至少有一个方向由3~10个线圈构成,更优选为纵横向均由3~10个线圈构成。当构成凹部单元的纵、横向线圈个数均少于3个时,导汗的能力下降,有可能出现汗液停滞在面料的里层的现象;当构成凹部单元的纵、横向线圈个数均多于10个时,虽然导汗性能得到了提高,但是同时也增加了凹部与面料的接触几率,吸汗后有可能出现面料黏附在肌肤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形成面料反面的凸部纤维是非常关键的。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如果采用的是如纤维素纤维、尼龙纤维等非聚酯类纤维,由于这些纤维的吸湿性比较优越,则面料反面将会吸收大量的水分,其中一部分的水分难以及时扩散至表面,导致反面的保水量增大,穿着舒适度降低,并且有闷热感;另一方面,如果采用的是非弹性聚酯类纤维,在编织后加工过程中纱线收缩程度过小,有可能无法获得0.05~0.40mm的凸部高度,导致速干效果不明显。因此,本专利技术面料反面的凸部纤维优选使用聚酯类弹性纤维。本专利技术中,表层的纱线、里层凸部的纱线以及连接纱线所用纤维原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没有特别限定。纤维原料不相同时可以是纤维素纤维如棉、粘胶等,也可以是合成纤维如非弹性普通涤纶、尼龙等,还可以是蛋白质纤维如羊毛、蚕丝等。本专利技术所用聚酯类弹性纤维优选为伸缩复原率(CR值)30~70%的弹性纤维。CR值在此范围内的聚酯类弹性纤维具有良好的卷缩性,由其形成的面料反面凸部高度适宜,即便是大量出汗,保持与皮肤接触时的干爽感更为优越。CR值更优选为40~60%。本专利技术所用聚酯类弹性纤维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单组分弹性纤维,也可以是双组分并列型弹性纤维,还可以是高弹假捻加工纱等,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双面针织面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针织面料,其特征是:所述双面针织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其中表层和里层通过成圈方式连接,且所述里层具有凹凸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针织面料,其特征是:所述双面针织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其中表层和里层通过成圈方式连接,且所述里层具有凹凸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针织面料,其特征是:所述凹凸结构中,凸部的高度为0.05~0.4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针织面料,其特征是:所述凹凸结构中,每个凸部单元的纵、横向中至少有一个方向由3~10个线圈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针织面料,其特征是:所述凹凸结构中,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佛全张晴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