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014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采用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与氨纶螺丝为原料,经过细纱、编织和预定型步骤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问题,实现了面料弹性延伸性大,弹性回复力小,制成内衣衫裤后,手感柔软舒适。

A knitted fabric pilling of cellulose fiber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knitted fabric pilling of cellulose fiber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using cellulose fiber and cotton fiber blended yarn and spandex screws as raw material, spinning, weaving and after a predetermined step to prepa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anti pilling blended cellulose fiber based fabrics, the fabric elastic elongation of large elastic restoring force is small, made of underwear, soft and comfor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
,尤其是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纺织面料表面的起毛起球,在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织物上一般都会出现,而化纤较为明显与突出,织物起毛起球影响衣着美观,降低服用性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织物外观及服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提高织物的服用舒适性与品质,日益受到国内外染整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不断追求穿着舒服化,针织面料越来越多的采用纤维素纤维,纤维素纤维比棉纤维更柔软,吸湿性更好,但是纤维素纤维存在着容易起球的缺点。为了克服纤维素纤维针织物的起毛起球现象,常采用纤维素纤维与其它纤维混纺来改善,但是要显著改善起毛起球现象,则要以纤维素纤维低比例,其它纤维高比例来混纺,这样就可以避免织物中纤维素纤维的舒适性优势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以克服现有起毛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技术上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其创新点在于:采用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与氨纶螺丝为原料,纤维素纤维的重量含量为45~75%,细度为0.56~0.86dtex,棉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5~55%,细度为1.62dtex,混纺纱的细度为14.1~27.4dtex,氨纶裸丝的细度为21~28dtex。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公开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其创新点在于:经过细纱、编织和预定型步骤完成生产,具体步骤如下:(1)细纱:在细纱加工阶段引入并条工艺,将纤维素纤维条和棉组成两纤维条混并,牵伸,制得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线;(2)编织:以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为地纱与氨纶螺丝,采用纬平针铲织编织方法,进行编织,每个编织系统以一根地纱和一根氨纶裸丝添纱线一起织入,制得一种纬编单面平针添纱组织面料;(3)预定型:面料编织后,进行加热预定型,所述预定型温度为180~19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问题,实现了面料弹性延伸性大,弹性回复力小,制成内衣衫裤后,手感柔软舒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采用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与氨纶螺丝为原料,纤维素纤维的重量含量为45%,细度为0.56dtex,棉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5%,细度为1.62dtex,混纺纱的细度为14.1dtex,氨纶裸丝的细度为21dtex。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经过细纱、编织和预定型步骤完成生产,具体步骤如下:(1)细纱:在细纱加工阶段引入并条工艺,将纤维素纤维条和棉组成两纤维条混并,牵伸,制得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线;(2)编织:以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为地纱与氨纶螺丝,采用纬平针铲织编织方法,进行编织,每个编织系统以一根地纱和一根氨纶裸丝添纱线一起织入,制得一种纬编单面平针添纱组织面料;(3)预定型:面料编织后,进行加热预定型,预定型温度为180℃。在这个工序下得到的面料,在国家标准下进行检测,得到如下数据:抗起毛起球性:4级水洗尺寸变化率:直向:2.1%,横向:2.5%顶破强力:293N实施例2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采用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与氨纶螺丝为原料,纤维素纤维的重量含量为75%,细度为0.86dtex,棉纤维的重量含量为55%,细度为1.62dtex,混纺纱的细度为27.4dtex,氨纶裸丝的细度为28dtex。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经过细纱、编织和预定型步骤完成生产,具体步骤如下:(1)细纱:在细纱加工阶段引入并条工艺,将纤维素纤维条和棉组成两纤维条混并,牵伸,制得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线;(2)编织:以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为地纱与氨纶螺丝,采用纬平针铲织编织方法,进行编织,每个编织系统以一根地纱和一根氨纶裸丝添纱线一起织入,制得一种纬编单面平针添纱组织面料;(3)预定型:面料编织后,进行加热预定型,预定型温度为190℃。在这个工序下得到的面料,在国家标准下进行检测,得到如下数据:抗起毛起球性:4级水洗尺寸变化率:直向:3.1%,横向:4.6%顶破强力:246N实施例3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采用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与氨纶螺丝为原料,纤维素纤维的重量含量为60%,细度为0.66dtex,棉纤维的重量含量为40%,细度为1.62dtex,混纺纱的细度为20.5dtex,氨纶裸丝的细度为25dtex。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经过细纱、编织和预定型步骤完成生产,具体步骤如下:(1)细纱:在细纱加工阶段引入并条工艺,将纤维素纤维条和棉组成两纤维条混并,牵伸,制得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线;(2)编织:以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为地纱与氨纶螺丝,采用纬平针铲织编织方法,进行编织,每个编织系统以一根地纱和一根氨纶裸丝添纱线一起织入,制得一种纬编单面平针添纱组织面料;(3)预定型:面料编织后,进行加热预定型,预定型温度为185℃。在这个工序下得到的面料,在国家标准下进行检测,得到如下数据:抗起毛起球性:4级水洗尺寸变化率:直向:2.4%,横向:2.8%顶破强力:252N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问题,实现了面料弹性延伸性大,弹性回复力小,制成内衣衫裤后,手感柔软舒适。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与氨纶螺丝为原料,所述纤维素纤维的重量含量为45~75%,细度为0.56~0.86dtex,所述棉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5~55%,细度为1.62dtex,混纺纱的细度为14.1~27.4dtex,所述氨纶裸丝的细度为21~28dte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与氨纶螺丝为原料,所述纤维素纤维的重量含量为45~75%,细度为0.56~0.86dtex,所述棉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5~55%,细度为1.62dtex,混纺纱的细度为14.1~27.4dtex,所述氨纶裸丝的细度为21~28dtex。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细纱、编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杰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长江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