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滕文龙专利>正文

辅助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790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辅助视镜,包括支架、固定装置和广角镜组件,固定装置和广角镜组件均于支架连接,固定装置用于将支架固定在车辆原始后视镜外壳上,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固定装置本体为固体弹性结构。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辅助视镜既能较大程度的减小驾驶员视野盲区范围,又能保证驾驶员通过其观察的景象不失真;该辅助视镜还能与多款不同形状的后视镜匹配使用,应用范围广泛;该辅助视镜的广角镜镜片的曲率半径随行驶状态得以改变,广角镜镜片能够依据不同驾驶环境的需求进行自适应调节,降低了广角镜镜片的失真率。

Auxiliary view mirr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xiliary mirror,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 fixing device and a wide-angle lens assembly, a fixing device and a wide-angle lens assembly in bracket, fixing device bracket for fixing in the original vehicle rearview mirror shell,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ing device body, fixing device for solid body elastic structure.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n auxiliary mirror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greatly reduce the driver's blind vision range, and can ensure the driver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scene without distortion; the auxiliary mirror and also a variety of different shapes of the rearview mirror, us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e radius of curvature of the wide-angle lens the lens of the auxiliary mirror with the running state can be changed, the wide-angle lens lens can adjus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riving environment, reduce the rate distortion of wide-angle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视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用光学观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视镜。
技术介绍
根据相关的机动车工业标准,车辆需配备两侧外后视镜,用于向驾驶员提供车身两侧的影像信息,但在实际情况中,驾驶员通过车辆后视镜只能看到车身两侧的部分区域,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例如当车辆从辅路进入主路时,从左后视镜无法观察到主路的车辆,假如加速大角度切上主路车道,很容易与正在主路车道内高速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由于有后视镜盲区的存在会给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因此减小后视镜盲区是十分必要的。而目前现有的减小后视镜盲区的方式是通过在后视镜上加装广角辅助后视镜来减小机动车辆的后视镜盲区的。市面上的广角辅助后视镜一般安装在车辆原始后视镜的镜面上,现有的广角辅助后视镜有两个设计要点,设计要点一是广角辅助后视镜镜面面积不能太大,否则即便广角辅助后视镜能够减小驾驶员的盲区范围,但其对车辆原始后视镜的产生了过大的遮挡,依然存在安全驾驶隐患。另一个设计要点是,广角辅助后视镜镜面面积不能太小,当广角辅助后视镜镜面面积太小时,镜面为广角镜,驾驶员通过其观察的景象除不清楚外,还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失真,驾驶员容易对实际路况和距离产生错误的判断。两个设计要点均与镜面面积相关,且两个设计要点之间的设计要素相互排斥,难以协调,因此,无法同时满足两个设计要点的需求则成为了现有技术中广角辅助后视镜的技术瓶颈。这也是此类广角辅助后视镜没有得到大范围应用的重要原因。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广角辅助后视镜,该辅助视镜既能较大程度的减小驾驶员视野盲区范围,又能保证驾驶员通过其观察的景象不失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辅助视镜,包括支架、固定装置和广角镜组件,所述固定装置和所述广角镜组件均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支架固定在车辆原始后视镜外壳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所述固定装置本体为固体弹性结构。较佳的,所述广角镜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广角镜镜片,所述广角镜镜片反射面的曲率半径至少为70mm,所述广角镜镜片的曲面的宽度至少为30mm。较佳的,其还包括控制装置、传感器组和驱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传感器组和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分析所述传感器组采集的数据,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调节所述广角镜镜片的曲率半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角速度传感器、档位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较佳的,设置在驾驶员左侧的所述广角镜镜片曲率半径变化的公式为:设置在驾驶员左侧的所述广角镜镜片曲率半径变化的公式为:其中,R(t)表示所述广角镜镜片曲率半径随时间变化的函数,aX(t)为车辆前进方向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aY(t)表示车辆水平方向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VX(t)为车辆前进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VY(t)为车辆水平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t表示时间,fa表示所述速度传感器采样频率,fb表示所述角速度传感器采样频率,Rb表示所述广角镜镜片初始曲率半径,θa表示驾驶员从正视前方到设置在左侧的所述辅助视镜反射面几何中心所扫描过的角度,θb表示驾驶员从正视前方到设置在右侧的所述辅助视镜反射面几何中心所扫描过的角度。较佳的,所述广角镜镜片为柔性镜片,所述驱动装置为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广角镜镜片连接,所述调节单元用于调整所述广角镜镜片的曲率半径,所述调节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各所述调节单元之间距离相距20至50mm。较佳的,所述广角镜镜片包括广角镜基础镜片和流体性光学元件,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支架,所述广角镜基础镜片分别与设置在两端的所述驱动支架连接,所述流体性光学元件分别与设置在两端的所述驱动支架连接;所述流体性光学元件由一层或多层的软性、柔性光学材料形成的柔性膜组成,所述柔性膜材质为丙烯酸、硅酮或水凝胶材料,所述柔性膜内密封填充光学应用的液体、凝胶或可压缩固体材料。较佳的,所述固定装置本体在靠近所述车辆原始后视镜一侧连接有弹性胶层或永磁体,所述固定装置本体与所述车辆原始后视镜之间通过粘接力或磁力连接,所述固定装置本体与所述车辆原始后视镜的边缘弧形贴合。较佳的,所述支架还包括用于遮挡雨水和强光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广角镜组件上方。较佳的,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固定装置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在能够所述第一槽孔所限定的范围内纵向滑动;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在所述第二槽孔所限定的范围内横向滑动;所述固定装置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较佳的,其还包括补盲外视镜,所述补盲外视镜包括固定座、连杆、旋转机构和镜体,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镜体连接,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侧面周缘的上。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辅助视镜既能较大程度的减小驾驶员视野盲区范围,又能保证驾驶员通过其观察的景象不失真。该辅助视镜能够固定在车辆原始后视镜的外壳上,从两个方面减少了对原有后视镜的遮挡,一方面是该辅助视镜不需要整体固定在车辆原始后视镜的镜片上,另一方面是该辅助视镜能够补充足够的清晰视野。2、该辅助视镜还能与多款不同形状的后视镜匹配使用,应用范围广泛。3、该辅助视镜的广角镜镜片的曲率半径随行驶状态得以改变,广角镜镜片能够依据不同驾驶环境的需求进行自适应调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辅助视镜视野单一且固定的问题,同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广角镜镜片的失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支架本体与固定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广角镜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广角镜组件的一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辅助视镜的使用状态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车辆原始后视镜视野范围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辅助视镜的视野范围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广角镜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广角镜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广角镜组件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的补盲外视镜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的补盲外视镜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固定装置1、支架本体2、广角镜组件3、车辆原始后视镜4、挡板5、驾驶员眼点6、固定装置本体10、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第一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4、第三固定板15、第一槽孔21、第二槽孔22、球头结构23、第一壳体31、广角镜镜片32、球座结构33、U型槽34、调节单元35、广角镜基础镜片36、流体性光学元件37、驱动支架38、铝膜39、固定座101、连杆102、镜体103、半球体结构106、镜壳131、镜片132和旋转机构15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辅助视镜

【技术保护点】
辅助视镜,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固定装置和广角镜组件,所述固定装置和所述广角镜组件均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支架固定在车辆原始后视镜外壳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所述固定装置本体为固体弹性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辅助视镜,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固定装置和广角镜组件,所述固定装置和所述广角镜组件均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支架固定在车辆原始后视镜外壳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所述固定装置本体为固体弹性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广角镜镜片,所述广角镜镜片反射面的曲率半径至少为70mm,所述广角镜镜片的曲面的宽度至少为30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视镜,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控制装置、传感器组和驱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传感器组和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分析所述传感器组采集的数据,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调节所述广角镜镜片的曲率半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角速度传感器、档位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视镜,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驾驶员左侧的所述广角镜镜片曲率半径变化的公式为:设置在驾驶员左侧的所述广角镜镜片曲率半径变化的公式为:其中,R(t)表示所述广角镜镜片曲率半径随时间变化的函数,aX(t)为车辆前进方向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aY(t)表示车辆水平方向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VX(t)为车辆前进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VY(t)为车辆水平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t表示时间,fa表示所述速度传感器采样频率,fb表示所述角速度传感器采样频率,Rb表示所述广角镜镜片初始曲率半径,θa表示驾驶员从正视前方到设置在左侧的所述辅助视镜反射面几何中心所扫描过的角度,θb表示驾驶员从正视前方到设置在右侧的所述辅助视镜反射面几何中心所扫描过的角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镜片为柔性镜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滕文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