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836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包括液压制动力输出模块、制动力输入机械模块、辅助助力输入模块及控制模块;制动装置设有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第二容腔内设有用于调节踏板行程间隙的复位弹簧、滑动连接有转接滑块,推杆设有球形部,推杆与转接滑块构成球铰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取消了现有制动装置的真空泵、真空罐等,由电机直接通过滑竿将力作用于制动主缸活塞,缩短响应时间、提升可靠性、降低噪声、减少占用空间;此外,具备驾驶员踏板力与电机两路制动途径,保证与现有制动装置安装方式的一致性,保留驾驶员传统操作习惯方式;增设电磁离合器,有效保护电机,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A brake device with auxiliary pow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 braking, a braking device with auxiliary power and particularly discloses, including hydraulic power output module, power module, auxiliary power input mechanical input module and a control module; the brak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amber and the second chamber, second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reset spring and sliding adjustment the pedal travel clearance is connected with a switching block, a push rod is arranged spherical, the push rod and the slide block connecting the spherical hing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modular design, the brake vacuum pump, vacuum tank, directly by the motor through the slider will force on the brake master cylinder piston, shorten the response time and improve reliability and reduce noise, reduce the occupied space; in addition, with the driver and motor brake pedal force two ways, and ensure the existing braking The consistency of the installation mode keeps the driver's traditional way of operatio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is added 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motor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制动
,尤其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化和智能化是汽车发展趋势,传统汽车制动的助力系统由燃油发动机进气歧管提供负压,经由真空助力器(俗称大力鼓)将气压转化成机械力,进而实现助力制动;由于电动汽车不存在燃油发动机,助力制动装置没有依赖的真空源,目前方法是在电动汽车上附加电动真空泵、真空罐、压力阀等部件,由其将电力转化成气压,再通过大力鼓将气压转化成机械力,进而作用于制动主缸活塞上,但这种方式存在助力链条长、制动响应时间长、可靠性低、制动噪声大、因系统部件多所占用空间大、连续制动时产生的制动力不足等诸多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由电机直接将电力转化为机械力,通过滑竿作用于制动主缸活塞上,缩短制动响应时间、提升制动可靠性和制动效率、降低制动噪声、缩小制动装置的占用空间,连续制动时输入力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包括液压制动力输出模块、制动力输入机械模块、辅助助力输入模块及控制模块;液压制动力输出模块包括装设于汽车车架并用于制动汽车车轮的制动主缸;制动力输入机械模块包括滑动连接于汽车车架并与制动主缸的活塞连接的滑竿、转动连接于汽车车架并用于驱动滑竿的踏板;辅助助力输入模块包括装设于汽车车架并用于驱动滑竿的电机、与滑竿或/和踏板配合的传感器;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及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保护单元,电机、传感器分别经由信号输入输出接口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还包括座体,制动主缸装设于座体,滑竿为滑动连接于座体的丝杠,丝杠套设有铰接于座体的螺母,电机装设于座体,电机的输出轴装设有齿轮,螺母设有与齿轮啮合的外齿圈。优选地,所述丝杠的一端与制动主缸的活塞连接,踏板连接有用于抵接丝杠另一端的推杆,制动力输入机械模块还包括用于调节踏板行程间隙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座体及丝杠。优选地,所述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踏板,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丝杠,推杆、踏板之间的转动点与踏板、汽车车架之间的转动点彼此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座体设有非圆滑孔,丝杠容设于非圆滑孔内,丝杠设有与非圆滑孔配合的非圆杆部。优选地,所述座体设有第一容腔及第二容腔,第二容腔位于第一容腔与踏板之间,齿轮、螺母均容设于第一容腔内,复位弹簧容设于第二容腔内。优选地,所述第二容腔内滑动连接有装设于丝杠另一端的转接滑块,转接滑块设有球形槽,推杆设有容设于球形槽内的球形部,推杆与转接滑块构成球铰副。优选地,所述丝杠的另一端装设有用于抵接转接滑块的第一橡胶垫片,转接滑块装设有用于抵接座体的第二橡胶垫片。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装设于丝杠与转接滑块之间的压力传感器或/和传感器为装设于踏板的角位移传感器。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内容设有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包括装设于座体的固定组件及装设于螺母的旋转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制动装置取消了现有电动汽车制动装置中所使用的真空泵、真空罐及大力鼓等元件,由电机直接通过滑竿将力作用于制动主缸活塞,提供制动所需的辅助助力,装置内部部件都采取模块化,集成度高,缩短制动响应时间、提升制动可靠性、降低制动噪声、缩小制动装置的占用空间,并在连续制动时提供足够的制动力;此外,本技术的制动装置具备两路制动途径,即使电机失效,还能通过人力踩踏板的方式对汽车车轮进行制动,不使整个制动装置失效,实现冗余保护措施,同时保证与现有制动装置安装方式的一致性,保留了传统制动装置的驾驶员操作习惯;通过增设电磁离合器,可有效保护电机,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非圆杆部与非圆滑孔配合后的截面图。附图标记包括:11—制动主缸12—滑竿13—踏板14—电机15—传感器16—座体17—螺母18—齿轮19—推杆21—复位弹簧22—非圆滑孔23—非圆杆部24—第一容腔25—第二容腔26—转接滑块27—第一橡胶垫片28—第二橡胶垫片29—固定组件31—旋转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包括液压制动力输出模块、制动力输入机械模块、辅助助力输入模块及控制模块;液压制动力输出模块包括装设在汽车车架上并用于制动汽车车轮的制动主缸11,制动主缸11为常用的液压缸,制动主缸11经由液压阀等作用在汽车车轮上;制动力输入机械模块包括滑动连接在汽车车架上并与制动主缸11的活塞连接的滑竿12、转动连接在汽车车架上并用于驱动滑竿12移动的踏板13,踏板13可以通过轴体铰接在汽车车架上;辅助助力输入模块包括装设在汽车车架上并用于驱动滑竿12移动的电机14、与滑竿12或/和踏板13配合的传感器15;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MCU,全称为MicrocontrollerUnit)、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及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保护单元,电机14、传感器15分别经由信号输入输出接口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微处理器用于接收传感器15传送的电信号,并发出指令给电机14,指令即可以控制电机14的转速及转向,也可以控制电机14的输出力矩,本实施例中,指令直接调控电机14的输出力矩。在电源失效时,保护单元能够进行紧急供电,从而不至于整个制动装置失效,本实施例中,保护单元设置有电容,在主电源正常使用时,保护单元的电容处于充电状态,当主电源失效时,保护单元的电容处于放电状态,利用电容的放电为电机14提供电力,确保本技术的制动装置可以正常使用,完成对汽车车轮的制动作业,进而确保汽车能够安全停止,起到冗余保护作用。当需要对汽车进行制动时,驾驶员脚踩踏板13,使得踏板13相对汽车车架转动,转动的踏板13驱动滑竿12相对汽车车架移动,由于滑竿12与制动主缸11的活塞连接,移动的滑竿12即可直接作用在制动主缸11上;同时,与滑竿12或/和踏板13配合的传感器15将机械移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即传感器15间接将驾驶员施加在踏板13上的作用力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再由控制模块向电机14发送指令,使得电机14驱动滑竿12移动,最终利用踏板13施加在滑竿12上的力与电机14施加在滑竿12上的力共同驱动滑竿12,进而完成制动主缸11对汽车车轮的制动作业。本技术的制动装置取消了现有电动汽车制动装置中所使用的真空泵、真空罐及大力鼓等元件,通过传感器15与电机14的配合提供制动所需的辅助助力,由电机14直接通过滑竿12将力作用在制动主缸11的活塞上,提供制动所需的辅助助力,制动装置内部部件都采取模块化,集成度高,缩短制动响应时间、提升制动可靠性、降低制动噪声、缩小制动装置的占用空间,并在连续制动时提供足够的制动力;此外,本技术的制动装置具备两路制动途径,即使电机14失效,还能通过人力踩踏板13的方式对汽车车轮进行制动,不使整个制动装置失效,实现冗余保护措施,同时保证与现有制动装置安装方式的一致性,保留了传统制动装置的驾驶员操作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制动力输出模块、制动力输入机械模块、辅助助力输入模块及控制模块;液压制动力输出模块包括装设于汽车车架并用于制动汽车车轮的制动主缸;制动力输入机械模块包括滑动连接于汽车车架并与制动主缸的活塞连接的滑竿、转动连接于汽车车架并用于驱动滑竿的踏板;辅助助力输入模块包括装设于汽车车架并用于驱动滑竿的电机、与滑竿或/和踏板配合的传感器;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及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保护单元,电机、传感器分别经由信号输入输出接口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制动力输出模块、制动力输入机械模块、辅助助力输入模块及控制模块;液压制动力输出模块包括装设于汽车车架并用于制动汽车车轮的制动主缸;制动力输入机械模块包括滑动连接于汽车车架并与制动主缸的活塞连接的滑竿、转动连接于汽车车架并用于驱动滑竿的踏板;辅助助力输入模块包括装设于汽车车架并用于驱动滑竿的电机、与滑竿或/和踏板配合的传感器;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及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保护单元,电机、传感器分别经由信号输入输出接口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还包括座体,制动主缸装设于座体,滑竿为滑动连接于座体的丝杠,丝杠套设有铰接于座体的螺母,电机装设于座体,电机的输出轴装设有齿轮,螺母设有与齿轮啮合的外齿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的一端与制动主缸的活塞连接,踏板连接有用于抵接丝杠另一端的推杆,制动力输入机械模块还包括用于调节踏板行程间隙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座体及丝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踏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会元邓威宗志坚陈冰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