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光学半导体器件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152240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子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学半导体器件及装配方法,旨在为了解决热沉和制冷块之间缺少精准定位,后期无法直接取下热沉和半导体激光单元,且散热不够迅速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环状的热沉和设置在热沉内周壁上的多个半导体激光器单元;还包括套在热沉外周壁上的降温筒,设置在热沉上沿热沉径向移动的多组限位散热机构;降温筒内周壁上设置限位孔,限位散热机构沿径向伸出状态下插入对应的限位孔内且与限位孔孔壁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多个能够外伸的限位导热筒来完成热沉的精准定位安装,有助于后期检修再安装,且通过限位导热筒和热棒能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另外,后期可以在不动降温筒的前提下,取出热沉,方便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子学,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半导体器件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光学半导体器件是指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学特性来转换、控制和调制光信号的器件,光学半导体器件在光通信、激光器技术、光学成像、光电检测和传感器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见的光学半导体器件有激光器、光电二极管、光电调制器、光电晶体管等。

2、公告号为cn2078840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制冷水路设置在各半导体激光器单元的热沉外部的制冷块上,使得各半导体激 光器单元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在组装时能够直接夹持组装,彻底解决了传统方案中制冷水 路位于热沉上导致的各环组装时,引入过多密封圈及各通水道定位对准难度高的问题。

3、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热沉和制冷块之间仅仅是通过环形凹槽夹持限位,缺少精准定位,如热沉可以旋转,不利于后期调整后的重新定位安装,且后期也无法直接将热沉和半导体激光单元整体取下进行检修,还需要打开制冷块才能取出热沉和半导体激光单元。另外,传热仅仅通过接触传热,对半导体激光单元的散热效果不够迅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半导体器件,包括环状的热沉(2)和设置在热沉(2)内周壁上的多个半导体激光器单元(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在热沉(2)外周壁上的降温筒(26),设置在热沉(2)上沿热沉(2)径向移动的多组限位散热机构;降温筒(26)内周壁上设置限位孔(24),限位散热机构沿径向伸出状态下插入对应的限位孔(24)内且与限位孔(24)孔壁接触 ; 限位散热机构包括沿降温筒(26)轴向设置在热沉(2)上的压杆孔(7),沿降温筒(26)径向设置在热沉(2)上的定位孔(8),以及分别配合设置在压杆孔(7)和定位孔(8)内的压杆(9)和限位导热筒(14),压杆(9)向热沉(2)内压过程中,限位导热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半导体器件,包括环状的热沉(2)和设置在热沉(2)内周壁上的多个半导体激光器单元(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在热沉(2)外周壁上的降温筒(26),设置在热沉(2)上沿热沉(2)径向移动的多组限位散热机构;降温筒(26)内周壁上设置限位孔(24),限位散热机构沿径向伸出状态下插入对应的限位孔(24)内且与限位孔(24)孔壁接触 ; 限位散热机构包括沿降温筒(26)轴向设置在热沉(2)上的压杆孔(7),沿降温筒(26)径向设置在热沉(2)上的定位孔(8),以及分别配合设置在压杆孔(7)和定位孔(8)内的压杆(9)和限位导热筒(14),压杆(9)向热沉(2)内压过程中,限位导热筒(14)沿径向向外伸出并配合插入限位孔(24)内,限位导热筒(14)外壁与限位孔(24)内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热沉(2)内周面上的多个插槽(3),配合插入插槽(3)内的插接件(4),通过插接件(4)固定的连接电极(5),以及设置在热沉(2)内周面上激光器芯片(6);连接电极(5)用来实现多个半导体激光器单元(1)的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降温筒(26)内设置环形的冷却液通道,冷却液通道位于半导体激光器单元(1)外侧位置处,降温筒(26)上设置两组连接管(27),连接管(27)与冷却液通道连通,两组连接管(27)与外界冷却液循环装置连接实现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循环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热沉(2)表面设置环形槽(13),环形槽(13)内配合设置压环(10),压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宇超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