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托盘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9984 阅读:5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9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托盘和车辆,所述电池托盘包括:上托盘,所述上托盘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件;中框架,所述中框架固定在所述上托盘的下方,所述中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为环形结构且为金属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托盘重量轻且强度高。

Battery pallets and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ttery tray and the vehicle, the battery tray includes a tray, the tray for fiber reinforced resin composite; in the framework, the lower frame is fixed on the upper tray, the frame includes a frame body, the frame body is an annular structure and metal parts. The battery tray is light weight and high strength according to the utility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托盘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托盘和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电池托盘全部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托盘整体重量较大,且托盘由多块型材拼接而成,焊缝较多,托盘的密闭性不能够得到保证;此外,全金属的托盘结构,托盘不具有绝缘、保温性能,需额外增加绝缘保温材料来达到性能要求,导致后期生产工序复杂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托盘,该电池托盘重量轻且强度高。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托盘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托盘,包括:上托盘,所述上托盘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件;中框架,所述中框架固定在所述上托盘的下方,所述中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为环形结构且为金属件。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托盘,其上的中框架的框架本体为结构强度高的金属件,且上托盘为重量轻的纤维增强树脂复合件,因此可以确保电池托盘在具有较低重量的前提下具有足够的强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托盘包括:上托盘本体和上托盘骨架,所述上托盘本体和所述上托盘骨架均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框架还包括:框架横梁,所述框架横梁连接在所述框架本体的相对的两个侧边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框架本体和所述框架横梁为铝合金件或镁合金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复合件为玻璃纤维和/或碳纤维复合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托盘本体和所述上托盘骨架为一体成型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托盘骨架包括:首尾相连的上托盘骨架前段部、上托盘骨架左段部、上托盘骨架后段部和上托盘骨架右段部,所述上托盘骨架左段部和所述上托盘骨架右段部间隔开,所述上托盘骨架前段部连接在所述上托盘骨架左段部的前端和所述上托盘骨架右段部的前端之间,所述上托盘骨架后段部连接在所述上托盘骨架左段部的后端和所述上托盘骨架右段部的后端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托盘骨架还包括:多个上托盘横梁,每个所述上托盘横梁分别连接在所述上托盘骨架左段部和所述上托盘骨架右段部之间,多个所述上托盘横梁间隔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托盘和所述中框架通过铆接和/或粘接的方式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框架本体包括依次相连的框架本体前段部、框架本体左段部、框架本体后段部和框架本体右段部,所述框架横梁为多个,且每个所述框架横梁均连接在所述框架本体左段部和框架本体右段部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托盘还包括:下托盘,所述下托盘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件,所述下托盘与所述中框架粘接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框架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第一吊耳。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托盘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第二吊耳,每个所述第二吊耳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吊耳正对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托盘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均设置有贯穿所述上托盘和所述中框架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螺纹连接。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托盘,由于根据本技术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电池托盘,因此该车辆的重量轻,且电池组件的安装稳定性高,密封性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辆的生产成本和加工工序。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电池托盘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托盘与中框架配合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水管与水管接头配合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出水管与水管接头配合的示意图。附图标记:电池托盘100,上托盘110,上托盘本体111,上托盘骨架112,上托盘骨架前段部112a,上托盘骨架左段部112b,托盘骨架后段部112c,上托盘骨架右段部112d,上托盘横梁112e,中框架120,框架本体121,框架本体前段部121a,框架本体左段部121b,框架本体后段部121c,框架本体右段部121d,框架横梁122,下托盘130,进水管140,出水管150,水管接头1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相关技术中的电池托盘全部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托盘整体重量较大,且托盘由多块型材拼接而成,焊缝较多,托盘的密闭性不能够得到保证;此外,全金属的托盘结构,托盘不具有绝缘、保温性能,需增加绝缘保温材料来达到性能要求,导致后期生产工序复杂且成本高。下面结合图1至图8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托盘100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托盘100可以包括上托盘110和中框架120。其中,上托盘110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件。由此,可以大幅降低上托盘110的重量,且由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上托盘110的强度也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托盘110在保证了在具有较低重量的前提下仍具有一定的强度,确保电池能够稳定地安装在电池托盘100上。如图3所示,中框架120固定在上托盘110的下方,中框架120包括框架本体121,框架本体121为环形且为金属件。框架本体121可以环绕上托盘110设置,框架本体121的形状适于与上托盘110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同,进而框架本体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托盘和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托盘,所述上托盘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件;中框架,所述中框架固定在所述上托盘的下方,所述中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为环形结构且为金属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托盘,所述上托盘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件;中框架,所述中框架固定在所述上托盘的下方,所述中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为环形结构且为金属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盘包括:上托盘本体和上托盘骨架,所述上托盘本体和所述上托盘骨架均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架还包括:框架横梁,所述框架横梁为金属件且连接在所述框架本体的相对的两个侧边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和所述框架横梁为铝合金件或镁合金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复合件为玻璃纤维和/或碳纤维复合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盘本体和所述上托盘骨架为一体成型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盘骨架包括:首尾相连的上托盘骨架前段部、上托盘骨架左段部、上托盘骨架后段部和上托盘骨架右段部,所述上托盘骨架左段部和所述上托盘骨架右段部间隔开,所述上托盘骨架前段部连接在所述上托盘骨架左段部的前端和所述上托盘骨架右段部的前端之间,所述上托盘骨架后段部连接在所述上托盘骨架左段部的后端和所述上托盘骨架右段部的后端之间。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清周维孙永亮孙全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