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高效红色小颗粒荧光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465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备高效红色小颗粒荧光粉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步骤为:    (1)称取氧化钇和氧化铕,氧化钇和氧化铕的摩尔数之比为:5.7-15.7∶1,将氧化钇和氧化铕放入容器中,向容器中加入1∶1的硝酸和蒸馏水,蒸馏水的摩尔数与氧化钇和氧化铕的摩尔数之和的比为:139-278∶1,加热搅拌至沸腾,使之溶解,得溶液A;    (2)称取磷酸氢二铵,氧化钇和磷酸氢二铵的摩尔数之比为:1.3-5∶1,加入蒸馏水,蒸馏水和磷酸氢二铵的摩尔数之比为:90-120∶1,搅拌使其溶解,得溶液B;    (3)称取偏钒酸铵,氧化钇和偏钒酸铵的摩尔数之比为:1.3-5∶1,加入蒸馏水和草酸,蒸馏水和偏钒酸铵的摩尔数之比为:200-250∶1,草酸和偏钒酸铵的摩尔数之比为:1-1.5∶1,搅拌使其溶解,得溶液C;    (4)称取有机前驱体为乙二胺四乙酸的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和氧化钇的摩尔数之比为:1.3-5∶1;    (5)将溶液A、B、C、螯合剂分别在超声波中分散3-10分钟;    (6)将溶液A、B、C混合,然后将螯合剂滴定加入溶液A、B、C的混合液中,最后将所得溶液放入60℃-80℃的水浴锅中,溶液在水浴锅中蒸发,待形成粘滞不动的稠状凝胶体时,从水浴锅中取出;    (7)将所得的上述凝胶体置于100℃-120℃温度下干燥,制得干凝胶;    (8)将所得的干凝胶在300℃-600℃的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2小时-5小时;    (9)再置于800℃-1100℃高温电阻炉中3小时-6小时,制得前期荧光粉产品;    (10)将前期荧光粉产品置于超声波中分散处理;    (11)将超声分散处理后的荧光粉产品干燥,即可获得所需的高效红色小颗粒荧光粉Y↓[1-x]P↓[1-y]V↓[y]O↓[4]∶xEu↑[3+],其中x=0.06-0.15,y=0.2-0.8。(*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材料
,即制备用于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屏(PDP)、紧凑型节能灯、无汞霓虹灯、液晶显示新型背景光源等用途所需的荧光体方法,特别是制备采用Y、Eu作为共激活剂的红色荧光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平面显示装置(例如PDPs,场发射显示器(FED)和电致发光(EL)板)的制屏工艺中,要求荧光粉纯度高、颗粒细小(0.1-2微米)、均匀、发光效率高、余辉时间短、热稳定性好、寿命长。小颗粒的荧光体,可使平面显示装置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效率,且小颗粒还可以提供更高的堆积密度和更少的粘合剂含量。因此,小颗粒红色荧光体有利于制作超薄显示屏工艺的发展。目前绝大多数PDP厂家仍沿用传统的灯用荧光粉,这些荧光粉的彩色PDP性能不完善,存在着颗粒不均匀、颗粒偏大等问题,不能很好满足工业生产制屏工艺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发光余辉时间偏长,红色荧光粉色纯度还不够好,不利于显示屏图像的彩色动态显示等。《发光学报》2001,22(1)55-58页,文章“YP1-xVxO4:Eu3+在真空紫外区发光的优化”,公开了通过Y2O3、(NH4)2HPO1、NH1VO3、Eu2O3和H3BO3(助熔剂)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曦明王红梅王永钱张继红庞明胡小华杨应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