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取芯及测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压后取芯无损力学实验的可压性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页岩、致密砂岩等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开发中,水力压裂技术是实现高效开采的核心手段,而可压性评估作为压前设计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压裂施工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当前行业内广泛应用的工程可压性模型,虽已形成多参数综合评价体系,但其核心依赖岩石脆性、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地应力状态等基础参数,且各参数的权重分配常受人为经验主导,主观性较强,易导致评估结果与实际储层改造潜力存在偏差;
2、从数据支撑角度看,现有模型的构建多依赖测井、地震等间接地球物理数据,现场生产剖面数据仅作为后期验证手段,缺乏能直接反映储层压裂响应特征的“第一手证据”;与此同时,微地震监测、分布式光纤传感等裂缝动态监测技术,虽能实时捕捉裂缝扩展趋势,但受限于地下复杂地质条件与监测精度,其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数值模型反演的裂缝网络形态,往往与实际地下裂缝展布存在差异,难以作为可压性评估的直接依据;因此,如何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建立一套基于直观、可靠数据的可压性验证与评价方法,成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压后取芯无损力学实验的可压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后取芯无损力学实验的可压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1中:根据地层性质,井下温度和压力情况,优化岩芯爪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后取芯无损力学实验的可压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2中:利用CT技术进行取芯岩石样品的三维环扫,使得具有充分的数据可以对岩石的内部结构和天然裂缝进行定量化描述处理,降低因为扫描位置差异引起的天然裂缝刻画不确定性,环扫结束后进行统一切面的处理,同时选取10~20m的连续井段进行取芯,使得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压后取芯无损力学实验的可压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后取芯无损力学实验的可压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1中:根据地层性质,井下温度和压力情况,优化岩芯爪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后取芯无损力学实验的可压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2中:利用ct技术进行取芯岩石样品的三维环扫,使得具有充分的数据可以对岩石的内部结构和天然裂缝进行定量化描述处理,降低因为扫描位置差异引起的天然裂缝刻画不确定性,环扫结束后进行统一切面的处理,同时选取10~20m的连续井段进行取芯,使得后续的样品岩石力学、ct环扫和其他一体化分析满足平行力学实验的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后取芯无损力学实验的可压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3中:借助表面划痕力学设备对岩石样品的表面进行无损划痕力学测试,得到岩石的基本岩石力学性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后取芯无损力学实验的可压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2中:通过高能ct环扫方法对岩石样品进行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恕,时贤,胡大伟,朱海燕,唐旭海,孔祥伟,刘敬寿,孔令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