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planetary gear reducer including circle, cycloid shell, the input end of a cover body, a first input end bearing, input flange, second input end bearings, first cycloidal wheel, second wheel, cycloid pin, eccentric shaft, a first output end bearing, output flange, second output the bearing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ver body, the first and second cycloidal cycloidal gea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rou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external gear distributi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cycloid tooth around the distribution, the first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ycloid and second cycloid gear in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cycloid needle, the invention adopts integral structure double cover, double flange, double bearing support, unified internal hole positioning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ver body and the shell of the cycloid using the input end of the cover body, this structure makes the better stability of reducer, more rigid The bearing is bigger and the machining technology of parts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行星圆齿式减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速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行星圆齿式减速器。
技术介绍
减速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减速器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按照传动级数不同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器厂轮形状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锥-圆柱齿引轮减速器;按照传动的布置形式又可分为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进轴式减速器。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传统的减速器存在稳定性不够理想,刚性不够强、承载能力不够理想的问题,对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困扰。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更好、刚性更强、承载能力更大、零件的加工工艺性更好的新型行星圆齿式减速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行星圆齿式减速器,包括摆线壳体、输入端盖体、第一输入端轴承、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行星圆齿式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摆线壳体(1)、输入端盖体(2)、第一输入端轴承(3)、输入端法兰(4)、第二输入端轴承(5)、第一摆线轮(6)、第二摆线轮(7)、销轴(8)、偏心轴(9)、第一输出端轴承(10)、输出端法兰(11)、第二输出端轴承(12)和输出端盖体(13),所述输入端法兰(4)通过第一输入端轴承(3)装设在偏心轴(9)的输入端,所述输出端法兰(11)通过第一输出端轴承(10)装设在偏心轴(9)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摆线轮(6)和第二摆线轮(7)均位于输入端法兰(4)与输出端法兰(11)之间并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滚子轴承(14)装设在偏心轴(9)上,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行星圆齿式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摆线壳体(1)、输入端盖体(2)、第一输入端轴承(3)、输入端法兰(4)、第二输入端轴承(5)、第一摆线轮(6)、第二摆线轮(7)、销轴(8)、偏心轴(9)、第一输出端轴承(10)、输出端法兰(11)、第二输出端轴承(12)和输出端盖体(13),所述输入端法兰(4)通过第一输入端轴承(3)装设在偏心轴(9)的输入端,所述输出端法兰(11)通过第一输出端轴承(10)装设在偏心轴(9)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摆线轮(6)和第二摆线轮(7)均位于输入端法兰(4)与输出端法兰(11)之间并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滚子轴承(14)装设在偏心轴(9)上,所述销轴(8)同时插置于输入端法兰(4)、第一摆线轮(6)、第二摆线轮(7)和输出端法兰(11)上开设的销轴孔(15)中,所述第一摆线轮(6)的外侧壁和第二摆线轮(7)的外侧壁分别设有环绕分布的外齿部(16),所述摆线壳体(1)的内壁设有环绕分布的内齿部(17),所述第一摆线轮(6)的外侧壁和第二摆线轮(7)的外侧壁与摆线壳体(1)的内壁之间装设有若干个环绕分布且用于使摆线轮的外齿部(16)与摆线壳体(1)的内齿部(17)相啮合的滚针(18),所述第二输入端轴承(5)装设在输入端法兰(4)与摆线壳体(1)之间,所述输入端盖体(2)通过第一锁固螺丝(19)固定在摆线壳体(1)的一端并将第二输入端轴承(5)锁固在摆线壳体(1)内,所述第二输出端轴承(12)装设在输出端法兰(11)与摆线壳体(1)之间,所述输出端盖体(13)通过第二锁固螺丝(20)固定在摆线壳体(1)的另一端并将第二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江林,吴彩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巍腾思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