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在发动机(11)的下面设有作业部(13),并且具有配置在发动机前面的护板(46)的作业机(10)。该护板(46)具有用于覆盖该发动机前面部分的板状部(57)、与该板状部一体形成且从发动机的两侧延伸出来的延伸部(58、59)。板状部与延伸部覆盖发动机前面部分及两侧部分,因此,在作业中,可以保护包含发动机在内的本体部分免受树木、草及树枝等的影响。(*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业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作业机,该作业机在发动机的后方设置有手柄,在发动机的下面设置有作业部,在发动机的前方设置有护板。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作业机,公知的如日本实开昭59-186193号公报所揭示的“步行式作业机”。上述作业机具有:设置在机架上的发动机;用于保护发动机而安装在机架前部的倒U字形护板;从机架后部向后方延伸的方形手柄;以及用于手扶而安装在该方形手柄基端的操纵杆。由于上述步行式作业机的护板是做成倒U字形状的,所以,在与大的树木的接触中,可以保护发动机的本体部分。但是,草、树枝或小树木等会侵入倒U字形状的空间,不能充分保护本体部分。此外,由于护板做成倒U字形状,具有作为搬运时的把手的功能。也就是说,虽然护板具有作为搬运时的把手的功能,但是,人们仍然希望得到装备有能充分保护本体部分免受草、树枝或小树木等影响的护板的作业机。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从该发动机的后方延伸的手柄;设置在发动机下面的作业部;及护板,该护板由配置在该发动机前方并覆盖该发动机前面部分的板状部、与该板状部一体形成且从发动机的两侧延伸出来的延伸部构成。-->也就是说,由于通过构成护板的板状部、延伸部来覆盖发动机的前面部分及两侧部分,所以,作业机与大的树木接触时或与草、树枝及小树木接触时,能充分保护作业机的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本体部分。结果,对管理器不需要过多的注意,可以集中作业。上述板状部,最好设置有用于固定到发动机上的凸台,并且通过让螺栓穿过该凸台,将板状部安装到发动机上。这样,能确保护板的刚性,增大护板的保护功能。上述护板具有搬运作业机时人手可以扶持的、形成在板状部的凹部。因此,作业机的搬运工作可以便利地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作业机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作业机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作业机的俯视图。图4是图1所示作业机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作业机的手柄处于折叠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图5所示作业机的俯视图。图7是图1所示护板的主视图。图8是沿图7的8-8线截开的断面图。图9A、图9B及图9C是表示本技术作业机的护板作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几个较佳实施例。图1至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作业机。该作业机10是单轴型作业机。发动机11设置在机壳12上。进行耕耘作业的作业部13位于发动机11的下方。该作业部13具有作业部轴14及安装在该作业部轴14上的多个耕耘爪15。发-->动机11的旋转通过传动部16传递给作业部轴14。手柄18从机壳12的后部向后方朝倾斜上方延伸。发动机11的前方配置有护板46。发动机盖27的左右安装有侧盖28、29(参照图3)。符号17是阻力杆,21是反冲起动器。符号22是燃油箱。符号25是油盖。如图2所示,单轴型作业机10具有:通过离合器31与发动机11连接的驱动轴32、安装在该驱动轴32顶端的蜗杆33、与该蜗杆33啮合的蜗轮34、与该蜗轮34嵌合并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机壳12上的作业部轴14及安装在该作业部轴14上的多个耕耘爪15。上述作业机10,在图示的例子中,是一种将发动机11的旋转通过离合器31、驱动轴32、蜗杆33、蜗轮34传递给作业部轴14,一边耕耘土壤,一边前进的步行式自行耕耘机。作业部13具有用传动部16传递发动机11的旋转的作业部轴14以及安装在该作业部轴14上的多个耕耘爪15。传动部16主要由离合器31、驱动轴32、蜗杆33、蜗轮34构成。阻力杆17在通过转动多个耕耘爪15耕耘土壤时插入土壤中以设定多个耕耘爪15的耕耘深度,同时具有对耕耘爪15的牵引力施加阻力的功能。托架把手35是大致为L字状的部件,具有贯穿手柄18的构成部件手柄杆36的本体部47,将该本体部47的一端向前方弯曲所形成的把持部49,及用于安装阻力杆17而在本体部47的另一端形成的安装部51。假设单轴型作业机10的重心为G、通过该单轴型作业机10的重心G的垂线为C1时,则让通过单轴型作业机10的重心G的垂线C1通过托架把手35的把持部49的顶端与中心之间,由此,对把持部49定位。并且,把持部49向前上方倾斜的角度仅为通过重心G与把持部49的中心的线段和垂线C1构成的角度θ1。C2表示的是从重心G与把持部49成直角引出的线段。换而言之,托架把手35对把持部49这样定位:使把持部49的中心位于通过单轴型作业机10的重心G的垂线C1的后方,把持部49的顶端位于垂线C1的-->前方。而且,把持部49向前上方倾斜的角度仅为通过重心G与把持部49中心的线段C2与垂线C1所成的角度。例如,最好设置有具有如下结构的托架把手,即,抬起单轴型作业机10时,该作业机不会有太大的旋转,同时又不会弄脏衣服。换句话说,对把持部49定位,使托架把手35的把持部49长度方向的中心位于通过单轴型作业机10的重心G的垂线C1的后方,把持部49的顶端位于垂线C1的前方。而且,把持部49向前上方倾斜的角度仅为通过重心G与把持部49中心的线段C2和垂线C1所成的角度,因此,握持托架把手35、提起单轴型作业机10时,单轴型作业机10不会产生大的旋转,易于搬运。进一步,由于不需要用双手抱着单轴型作业机10,所以消除了搬运单轴型作业机10弄脏衣服的顾虑。如图3所示,手柄18由从机壳12(参照图2)向后方延伸的手柄杆36、可自由折叠地安装在该手柄杆36上的略成V字的操作手柄37、设置在操作手柄37左右端部的左右手柄把手38、38、设置在该左右手柄把手38、38上的左右离合器杆39、39构成。符号42是将操作手柄37固定到手柄杆36上的带旋钮的定位螺钉。另外,通过在操作手柄37的左右设置离合器杆39、39,握住该离合器杆39、39的一方就可以操作离合器31(参照图2)。图1所示的发动机11由发动机盖27和左、右侧盖28、29覆盖。以自动两轮车为例,发动机盖27和左、右侧盖28、29是具有与罩基本上实现同样功能的部件。如图4所示,单轴型作业机10具有将机壳12与发动机11之间隔开的保护板44。以汽车为例,保护板44是具有特殊的挡泥板功能的部件,可防止作业时的沙土附着在发动机等上。-->单轴型作业机10具有可容纳作业部轴14的作为单轴型作业机用箱体的装运箱45。单轴型作业机10装载在车辆上时,多个耕耘爪15不会将车辆底板划伤或弄脏。单轴型作业机10在发动机11的前方设置有护板46。以汽车为例,护板46是具有前保险杠功能的部件,作业时能充分保护发动机11等本体部分免受草、树枝或小树木等的影响。图5及图6示出了手柄处于折叠状态的作业机10。在图5及图6中,装运箱45由箱本体52、与该箱本体52一体形成以便支撑作业部轴14的支撑部53(在该图中仅示出了一个)、用于将箱本体52固定到单轴型作业机10侧而绕过护板44上部的带子54、54(参照图6)、用于紧固这些带子54、54的箍55、55(参照图6)构成。上述箱本体52用于容纳由机壳12、作业部轴14、耕耘爪15及阻力杆17所构成的作业部13。装运箱45是为单轴型作业机10预备的箱体,单轴型作业机10通过传动部16把兼作行走轴的作业部轴14配置到发动机11(参照图1)的下方。该箱体具有用于容纳作业部轴14的容纳空间S。通过传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业机(10),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1);从该发动机的后方延伸的手柄(18);设置在发动机下面的作业部(13);及护板(46),该护板(46)由配置在该发动机前方并覆盖该发动机前面部分的板状部(5 7)、与该板状部一体形成且从发动机的两侧延伸出来的延伸部(58、59)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1-18 010091/20021、一种作业机(10),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1);从该发动机的后方延伸的手柄(18);设置在发动机下面的作业部(13);及护板(46),该护板(46)由配置在该发动机前方并覆盖该发动机前面部分的板状部(57)、与该板状部一体形成且从发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贵志大窪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