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延林专利>正文

船型乘座式页轮铧片水田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田耕作机,包括拖板船托着变速箱上紧固的机架,机架上组装动力机、乘座架、铧犁和在驱动轴上紧固的驱动轮。采用在驱动轮上组装活动垫板和铧片犁。使轮圈在垫板转关上转动运行。铧片犁向牵引力的反向旋转翻耕。船的浮力减轻载荷。从而耕作时能避免打滑。并达到阻力弱,驱动力强,减少动力消耗,有效地提高了耕作效率。可较同马力,不能乘坐的水田耕作机提高2.8倍左右。并减轻了劳动强度,又采取划船式驱动耕作,能适应水田泥脚深浅不一,田底不平的难度。(*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型乘座式页轮铧片水田犁本技术属于农田耕作机——水田犁。特别是采用一种不会打滑、驱动力强的带页轮铧片犁的活动垫板驱动轮,驱动船型机体浮在田面上滑行,尤其适合水田耕作。目前使用的水田耕作机,采用一般驱动轮,需接触田的硬底方能驱动耕作。在浅泥脚田中虽能驱动耕作。泥脚深了,驱动轮接触不到硬底易打滑。驱动轮过大阻力大。尤其是田底凹凸不平,影响机体倾斜,需人扶持走着耕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不需接触田硬底,不与地面摩擦也可运行的,带页轮铧片犁的活动垫板驱动轮,驱动船型机体浮在田面上滑行耕作,驱动力强,不至打滑。能适应水田泥脚深浅不一,田底不平的客观困难。达到乘座耕作、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等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六马力柴油机为动力,变速箱上前紧固机架,后紧固铧犁牵引板。机架和牵引板均用螺栓与木板紧固成铁木结构的机架。上组装动力机、乘座架和在铧犁牵引板端部组装可升降的双面铧犁。拖板式胶皮船篼托着机架组装。驱动轴两端紧固带页轮铧片犁的活动垫板驱动轮。动力通过三角皮带和变速箱内齿轮与驱动轴结构传动。变速箱有转向离合器装置,驱动轮可以转向。各种操作器属变速箱配套购用件,组装在乘座架前后。因此本技术包括与变速箱紧固的机架,机架上组装动力机、乘座架、双面铧犁、机架下组装拖板船和驱动轴上紧固的驱动轮。关键是用连接条紧固连为一体的驱动轮双轮圈上,组装有多组活动垫板,垫板转关夹耳紧固在轮圈上,位于轮圈连接条前,垫板上紧固的转关轴,置于夹耳中,两端载螺帽。轮圈上紧固铁钉,位于垫板端部。能随轮圈旋转势顶住垫板翻转。同时力矩旋转的轮圈,通过夹耳在垫板转关轴上转动,不与地面摩擦也可运行。要求垫板翻动时后端能接触轮圈的连接条。后轮圈上通过轴承套紧固六根转动力臂。三块扁钢条,一端紧固在力臂高20cm处,另一端紧固在-->前轮圈上,成均等三块斜面,扁钢条上用螺栓紧固三块齿形铧片犁,构成斜面螺旋形,向牵引力的反向翻耕。要求铧片齿露出前轮圈外。本技术由于采用带铧片犁的活动垫板驱动轮,驱动船型机体浮在田面上滑行耕作。轮圈不与地面摩擦也可运行,能避免打滑。轮圈上铁钉顶着垫板翻动至前面,垫板平田泥滑动阻力弱,同时垫板被铁钉顶着下压入泥。入泥后向后翻动,不断增强驱动力,翻动至一定方位,顶住垫板前端的铁钉力点,与垫板后端接触轮圈连接条的力点,形成反向转换,能增强驱动力,以及轮圈上的页轮铧片犁,向牵引力的反向翻耕时,产生反阻力可助驱动。这些足以结成强大的驱动力。加之船的浮力能减轻载荷,从而降低了耕作时的阻力和动力消耗,提高了效率,其效率可较同马力,不能乘座的水田耕作机提高2.8倍左右。每小时可耕作水田3亩左右。并减轻了劳动强度。又驱动轮不需接触硬底,如划船式地驱动耕作,能适应水田泥脚深浅不一,田底不平的客观难度。附图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带页轮铧片犁的活动垫板驱动轮的构造图图3为图1机架4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胶皮船1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柴油机;2、变速箱;3、操作系统;4、机架;5、铧犁牵引板;6、铁木结构机架;7、乘座架;8、扶手;9、脚踏板;10、胶皮船;11、木拖板;12、钢拖板;13、竖型钢板;14、拖板拉链条;15、带页轮铧片犁的活动垫板驱动轮;16、双面铧犁;17、牵引铧犁的链条。在图1中变速箱前用螺栓紧固机架4,后紧固铧犁牵引板5,前后两者分别用木板和螺栓紧固成铁木结构的机架6,柴油机1,扶手8,乘座架7,脚踏板9,分别组装在铁木结构的机架6上。柴油机1通过三角皮带与变速箱上保送离合器以及箱内齿轮与驱动轴结构传动。乘座架7位于变速箱2顶上,前端通过螺栓与变速箱2紧固,脚架紧固在机架6上。变速箱配套的操作系统3,-->组装在乘座架前后,其中保送离合器操作器的支架一端紧固在扶手8上,另一端紧固在乘座架7上。转向离合器操作器组装在扶手8端部。有转向离合器装置,驱动轮可转向。变档操作器组装在乘座架7后端,变档有前进1、2档位和倒档。铧犁牵引板5的端部组装升降双面铧犁16。牵引铧犁的链条17套装在铧犁牵引板5的支架上。胶皮船10篼托着机架4,变速箱2,以及顶着铁木结构的机架6组装。皮船端部的胶皮紧夹在机架4铁板和铁木结构机架6木板的缝中。木拖板11前端三块横向板,木底板及后端竖型木板,均用铰链结构,竖型木板顶端用笋头与铁木结构的机架6结构。木底板易损件,用铰链结构,方便农民随时换用。木拖板11的底板上用木螺钉紧固着四块钢拖板12和中段两侧竖型钢板13,钢板边缘要求成曲弧形楔入田泥10cm。其作用在于圈做田面上泥水,不至被载荷重压力排开,以增强浮力。四块钢拖板12上,用拉链条14与机架6连接,带页轮铧片犁的活动垫板驱动轮15通过轴承套与驱动轴紧固。在图2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条2将双轮圈1紧固连为一体,活动垫板转关夹耳6紧固在轮圈1两侧,位于连接条2前,活动垫板7上紧固的转关轴,置于转关夹耳6中,两端载螺帽,要求垫板7后端能接触轮圈连接条2。轮圈1上紧固铁钉8,位于活动垫板7端部,随轮圈旋转势顶着活动垫板7翻动。翻至前面,垫板平面泥面滑行阻力弱。同时铁钉顶着垫板下压入泥,入泥后向后翻动,不断增强驱动力。翻至一定方位,铁钉顶着垫板端部的力点,与垫板后端接触轮圈连接条的力点,形成反向转换,可增强驱动力。同时轮圈1通过转关夹耳6在活动垫板7的转轴上转动,不与地面摩擦也可运行,避免打滑,也较省力。后轮圈1通过轴承套4紧固六根转动力臂3。三块扁钢条5,一端紧固在转动力臂3高20cm处,另一端紧固在前轮圈1上,成均等三块斜面,通过螺栓将三块齿形铧片犁9紧固在扁钢条5上,结构成斜面螺旋型(见图一驱动轮15)要求铧片齿露出前轮圈外。铧片犁9随转动力臂力-->矩旋转,并向牵引力反向翻耕,产生的反阻力可助驱动。如此构造的驱动轮,阻力弱,驱动力强。轮圈不与地面摩擦也能运行避免打滑。因此可借船的浮力悬吊,不与田的硬底接触,也能驱动船型机体浮在田面上滑行耕作。以适应水田泥脚深浅不一,田底不平的耕作难度。图3所示图1中机架4的结构示意:1、机架型体;2、与变速箱结构的螺孔;3、与木板结构或铁木结构机体的螺栓;4、通过木板机架组装动力机的螺孔;5、紧固胶皮船定位胶皮的钢板。图4所示图1中胶皮船10的结构示意:1、套装机架的前段体形;2、套装变速箱中段的体形;3、顶着铁木结构机架的立体平面;4、前后段连接的皮带扣;5、皮船内粘结的乘重胶皮筒;6、夹在机架端部钢板与木板缝中的定位胶皮;7、进气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型乘座式页轮铧片水田犁,包括拖板式胶皮船托着变速箱上紧固的机架,机架上组装动力机、乘座架脚踏板和铧犁牵引板端部组装的铧犁。驱动轴上紧固带页轮铧片犁的活动垫板驱动轮。其特征在于驱动轮上组装有多组活动垫板和一组页轮铧片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型乘座式页轮铧片水田犁,包括拖板式胶皮船托着变速箱上紧固的机架,机架上组装动力机、乘座架脚踏板和铧犁牵引板端部组装的铧犁。驱动轴上紧固带页轮铧片犁的活动垫板驱动轮。其特征在于驱动轮上组装有多组活动垫板和一组页轮铧片犁。2、按权利要求1所述船型乘座式页轮铧片水田犁,其特征是用连接条紧固连为一体的双轮圈上紧固转关夹耳,位于轮圈连接条前,活动垫板上紧固的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延林
申请(专利权)人:杨延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