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911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绿茶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白术、橘皮、洋甘菊与茶叶通过合理的配伍并结合特定步骤揉制,充分发挥白术健脾和胃;橘皮消除脾胃气滞;洋甘菊中和胃酸、舒缓神经的效果,得到一种不会引起肠胃不适并且不会引起失眠的绿茶。

Green tea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a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green tea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In the invention, white atractylodes rhizome, tangerine peel, and chamomile tea by reasonable compatibility and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steps of kneading,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Atractylodes spleen and stomach; eliminate cellulite of spleen and stomach qi; neutralize stomach acid, chamomile soothing effect, a will not cause gastrointestinal discomfort and will not cause insomnia Green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是一种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绿茶是各茶类中茶多酚含量保留最高的茶叶,一般保留有茶鲜叶多酚类的85%-90%,含量在25%左右,绿茶中含有多量的儿茶素及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及β-胡萝卜素等,具有预防癌症和延缓衰老的功效。而且绿茶的抗氧化作用是维生素E的近二十倍,能够减少活性氧的产生,有效清除自由基,对预防老年性疾病有相当的帮助。研究证实绿茶还可抑制食品防腐剂—亚硝酸盐在人体转变为致癌物质,能抑制微粒体酵素系统与致癌物的作用,阻止癌症过程的进行,对于预防癌症的发生大有益处。绿茶还有助于分解脂肪,除了可收减肥之效,更能够改善心血管疾病,抑制血糖上升,降低胆固醇及抑制高血压。特别是绿茶具有显著的抗菌功能,能够对许多种对人类有害细菌及病毒具有杀菌抑制作用。茶多酚类物质不仅可以杀死有害菌,而且可对肠道有益菌乳酸链球菌及乳酸杆菌起激活作用,从而改善肠内微生物区系的状况。研究表明,茶叶中的有效组分对双歧杆菌有促进生长和增殖的功效。另外,茶叶中咖啡碱、茶碱、可可碱可兴奋血液运动中枢,直接舒张肾血管,增加肾脏血流量,从而增加肾小球的过滤率,起到利尿效果。目前绿茶饮用也存在如下禁忌:(1)空腹喝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四肢举动无力等症状;(2)绿茶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3)脾胃虚寒的人饮用过多绿茶会引起肠胃不适;(4)绿茶有神经兴奋作用,神经衰弱者和失眠症者引用会影响睡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绿茶及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鲜茶叶80-90份、橘皮3-7份、白术2-8份、洋甘菊5-9份。优选配比为鲜茶叶85份、橘皮5份、白术5份、洋甘菊7份。(2)将鲜茶叶在温度19-27℃,湿度65-75%条件下进行摊青,摊青茶叶厚度为12cm-14cm,摊放至茶叶含水量为65%-69%时停止摊青。优选方案为将鲜茶叶在温度23℃,湿度70%条件下进行摊青,摊青茶叶厚度为13cm,摊放至茶叶含水量为67%时停止摊青。(3)将灭菌后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4)将橘皮、白术、洋甘菊打成粉末,搅拌均匀。(5)将杀青后的茶叶与橘皮、白术、洋甘菊的混合粉末充分混合,搅拌均匀。(6)将充分混合后的茶叶放入粗揉机进行第一次粗揉,向粗揉机通温度为70-75℃的热风,粗揉机主轴转速为33-34r/min,控制茶叶温度处于39-43℃,粗揉13-14min,粗揉完成后静置3-4min。(7)将静置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粗揉,向粗揉机通温度为65-70℃的热风,粗揉机主轴转速为33-34r/min,控制茶叶温度处于39-43℃,粗揉13-14min,粗揉完成后用18-20℃冷风吹3-4min,吹去未被吸收的粉末。(8)将茶叶进行揉捻直至茶叶紧缩成条。(9)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第一次中揉,第一次中揉时控制揉捻机筒体转数25-27r/min,控制茶叶温度为29-33℃,中揉16-18min,中揉完成后静置3-4min。(10)将静置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中揉,第一次中揉时控制揉捻机筒体转数22-24r/min,控制茶叶温度为27-31℃,中揉16-18min,中揉完成后静置3-4min。(11)将茶叶进行脱水,至茶叶含水率为33-37%。(12)将茶叶进行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4%-8%。(13)待茶叶冷却至常温后,进行提香。所述杀青处理是将茶叶在110℃-120℃下进行蒸汽杀青,得到含水量为74-79%的茶叶。所述揉捻是将茶叶置于揉捻机揉桶中进行揉捻,揉捻机转速35-39r/min,揉捻22-28min,中途轻压3-5次,每次1min。脱水是采用热风滚筒脱水对茶叶进行脱水处理,热风温度73-80℃,茶叶温度57℃-60℃,脱水时间2min-3min。所述干燥是将茶叶在105-110℃下干燥9-11min。所述提香是将茶叶在130-135℃加热10-12min进行提香。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和胃,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橘皮:味辛而微苦,温,入脾、肺经。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吐。洋甘菊:味微苦、甘香,明目、退肝火。可以中和胃酸、舒缓神经,增强活力、提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绿茶及其加工方法,通过使用白术、橘皮、洋甘菊与茶叶一起通过合理的配伍并结合特定步骤揉制,充分发挥白术健脾和胃;橘皮消除脾胃气滞;洋甘菊中和胃酸、舒缓神经的效果,得到一种不会引起肠胃不适并且适宜神经衰弱者和失眠症者饮用的绿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1)取鲜茶叶85kg、橘皮5kg、白术5kg、洋甘菊7kg。(2)将鲜茶叶在温度23℃,湿度70%条件下进行摊青,摊青茶叶厚度为13cm,摊放至茶叶含水量为67%时停止摊青。(3)将灭菌后的茶叶将茶叶在115℃下进行蒸汽杀青,得到含水量为76.5%的茶叶。(4)将橘皮、白术、洋甘菊打成粉末,搅拌均匀。(5)将杀青后的茶叶与橘皮、白术、洋甘菊的混合粉末充分混合,搅拌均匀。(6)将充分混合后的茶叶放入粗揉机进行第一次粗揉,向粗揉机通温度为72.5℃的热风,粗揉机主轴转速为34r/min,控制茶叶温度处于41℃,粗揉14min,粗揉完成后静置4min。(7)将静置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粗揉,向粗揉机通温度为67.5℃的热风,粗揉机主轴转速为34r/min,控制茶叶温度处于43℃,粗揉14min,粗揉完成后用20℃冷风吹3min,吹去未被吸收的粉末。(8)将茶叶置于揉捻机揉桶中进行揉捻,揉捻机转速37r/min,揉捻25min,中途轻压4次,每次1min,直至茶叶紧缩成条。(9)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第一次中揉,第一次中揉时控制揉捻机筒体转数26r/min,控制茶叶温度为31℃,中揉17min,中揉完成后静置4min。(10)将静置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中揉,第一次中揉时控制揉捻机筒体转数23r/min,控制茶叶温度为29℃,中揉17min,中揉完成后静置4min。(11)用热风滚筒脱水对茶叶进行脱水处理,热风温度76.5℃,茶叶温度58.5℃,脱水时间2.5min,至茶叶含水率为35%。(12)将茶叶在107.5℃下干燥10min,至茶叶含水量为6%。(13)待茶叶冷却至常温后,在132.5℃加热11min进行提香。实施例2(1)取鲜茶叶85kg、橘皮5kg、白术5kg、洋甘菊7k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鲜茶叶80‑90份、橘皮3‑7份、白术2‑8份、洋甘菊5‑9份;(2)将鲜茶叶在温度19‑27℃,湿度65‑75%条件下进行摊青,摊青茶叶厚度为12cm‑14cm,摊放至茶叶含水量为65%‑69%时停止摊青;(3)将灭菌后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4)将橘皮、白术、洋甘菊打成粉末,搅拌均匀;(5)将杀青后的茶叶与橘皮、白术、洋甘菊的混合粉末充分混合,搅拌均匀;(6)将充分混合后的茶叶放入粗揉机进行第一次粗揉,向粗揉机通温度为70‑75℃的热风,粗揉机主轴转速为33‑34r/min,控制茶叶温度处于39‑43℃,粗揉13‑14min,粗揉完成后静置3‑4min。(7)将静置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粗揉,向粗揉机通温度为65‑70℃的热风,粗揉机主轴转速为33‑34r/min,控制茶叶温度处于39‑43℃,粗揉13‑14min,粗揉完成后用18‑20℃冷风吹3‑4min,吹去未被吸收的粉末。(8)将茶叶进行揉捻直至茶叶紧缩成条;(9)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第一次中揉,第一次中揉时控制揉捻机筒体转数25‑27r/min,控制茶叶温度为29‑33℃,中揉16‑18min,中揉完成后静置3‑4min;(10)将静置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中揉,第一次中揉时控制揉捻机筒体转数22‑24r/min,控制茶叶温度为27‑31℃,中揉16‑18min,中揉完成后静置3‑4min;(11)将茶叶进行脱水,至茶叶含水率为33‑37%;(12)将茶叶进行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4%‑8%;(13)待茶叶冷却至常温后,进行提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鲜茶叶80-90份、橘皮3-7份、白术2-8份、洋甘菊5-9份;(2)将鲜茶叶在温度19-27℃,湿度65-75%条件下进行摊青,摊青茶叶厚度为12cm-14cm,摊放至茶叶含水量为65%-69%时停止摊青;(3)将灭菌后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4)将橘皮、白术、洋甘菊打成粉末,搅拌均匀;(5)将杀青后的茶叶与橘皮、白术、洋甘菊的混合粉末充分混合,搅拌均匀;(6)将充分混合后的茶叶放入粗揉机进行第一次粗揉,向粗揉机通温度为70-75℃的热风,粗揉机主轴转速为33-34r/min,控制茶叶温度处于39-43℃,粗揉13-14min,粗揉完成后静置3-4min。(7)将静置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粗揉,向粗揉机通温度为65-70℃的热风,粗揉机主轴转速为33-34r/min,控制茶叶温度处于39-43℃,粗揉13-14min,粗揉完成后用18-20℃冷风吹3-4min,吹去未被吸收的粉末。(8)将茶叶进行揉捻直至茶叶紧缩成条;(9)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第一次中揉,第一次中揉时控制揉捻机筒体转数25-27r/min,控制茶叶温度为29-33℃,中揉16-18min,中揉完成后静置3-4min;(10)将静置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中揉,第一次中揉时控制揉捻机筒体转数22-24r/min,控制茶叶温度为27-31℃,中揉16-18min,中揉完成后静置3-4min;(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红李学花
申请(专利权)人:紫云自治县红花茶业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