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两相反应体系调控产物选择性的木糖转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7879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两相反应体系调控木糖转化产物选择性的方法,所述方法中在水/油两相体系中,氢气气氛下,反应温度为120~250℃,氢气压力为1.0~10.0MPa,搅拌反应1.0~24h,在酸催化剂和加氢催化剂共同催化下木糖进行一锅转化,获得一系列反应产物。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所述方法采用农林废弃物中的木糖为原料,原料来源广泛,可降低生产成本,反应路线短,另外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无需改变催化剂,通过调节两相体系组成就能实现调控木糖一锅转化的反应产物,操作性好、可控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两相反应体系调控产物选择性的木糖转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锅法转化木糖,特别是通过两相反应体系调控木糖转化产物选择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石油化工C5组分来源困难制约着C5化学品的发展,人们尝试以常见和易得的有机化学品为原料来制备C5化学品。比如,中国专利CN102180769A公开以正丁醛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制备1,2-戊二醇的路线。中国专利CN1594259和欧洲专利EP306876采用己二酸脱羧环化制备环戊酮。中国专利CN105624214A中以1-羟基-2-戊酮为底物生物法可制备1,2-戊二醇。但这些方法仍受到原料、环保、工艺路线等因素的限制。因此,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制备C5化学品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应用前景。农林废弃物(如玉米芯、甘蔗渣、棉籽壳)的水解能制备含五个碳原子的糠醛,糠醛的下游产品包括糠醇、四氢糠醇、环戊酮、1,2-戊二醇、1-羟基-2-戊酮和1,5-戊二醇,这些C5化学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1,5-戊二醇具有直碳链结构,可作为聚酯和聚氨酯的单糖。1,2-戊二醇是杀菌剂丙环唑的关键原料,还广泛用于化妆品领域。1-羟基-2-戊酮加氢能制备1,2-戊二醇。糠醛多半用于生产糠醇,而糠醇中有80%~90%用于生产呋喃树脂,少部分糠醇用于生产香料、香味剂、农药中间体。四氢糠醇主要用作溶剂和化学中间体,如农药溶剂、工业及家用清洁剂、脱漆剂等。环戊酮主要应用于医药、香料及橡胶合成等工业。因此以农林废弃物制备C5化学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专利CN105622347A公开了采用Rh或Pd基催化剂,以水为溶剂,以木糖制备1,2-戊二醇的方法,1,2-戊二醇的最高收率为46%。中国专利CN103261184A中以液体酸为催化剂在水和油相混合体系中,以葡聚糖和木聚糖为原料制备糠醛,糠醛的收率为79%。以糠醛的加氢产物四氢糠醇氢解制备1,5-戊二醇,在Ir-NbOx/SiO2催化剂上,1,5-戊二醇的收率为90%(中国专利CN103848719A)。文献(GreenChemistry,2014,16(8):3942-3950)报道了木糖在Pt/ZrO2催化作用下一步合成糠醇的方法。然而现有的方法中,有些C5化学品经多步才能制得,并且每种化学品都需要在特定的催化剂和体系中才能生成,生产工艺复杂,工艺可调控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通过两相反应体系调控产物选择性的木糖转化方法。在该方法体系中无需改变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组成,就能调控木糖一锅转化为糠醛、糠醇、四氢糠醇、环戊酮、1,2-戊二醇、1-羟基-2-戊酮、1,4-戊二醇和1,5-戊二醇等产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水/油两相体系中,氢气气氛下,反应温度为120~250℃,氢气压力为1.0~10.0MPa,搅拌反应1.0~24h,在酸催化剂和加氢催化剂共同催化下木糖进行一锅转化,获得一系列反应产物。其中,所述水/油两相体系,包括水相和油相,所述水相为水;所述油相选自2-甲基四氢呋喃、2,5-二甲基四氢呋喃、正己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水相可以进一步包括选自四氢呋喃、叔丁醇、异丙醇、γ-戊内酯中的至少一种的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与水的质量比为0.5:1至9:1,优选为1:1至9:1,更优选为1:1至5:1。优选地,所述油相与水相的质量比为0.2:1至10:1,优选为0.5:1至8:1,更优选为1:1至5:1。所述酸催化剂为液体酸或固体酸。所述液体酸为选自硫酸、磷酸和硝酸中的无机酸或选自甲酸、乙酸、草酸、酒石酸或对甲苯磺酸中的有机酸的至少一种,所述固体酸选自ZrO2-SO42-、Amberlyst-15、Amberlyst-70、碳质磺酸Carbon-SO3H、Nafion-H、Nb2O5、沸石分子筛H-Y或沸石分子筛ZSM-5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加氢催化剂并无特别限制,只要其对反应无不良影响,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加氢催化剂,例如可以为负载型加氢催化剂,其包括载体、活性组分,载体为活性炭、二氧化硅或全硅型分子筛SBA-15、MCM-41中的至少一种,活性组分为Cu、Pt、Ru或Rh中的至少一种。可选择地,所述加氢催化剂可添加或不添加催化剂助剂。所述酸催化剂与所述加氢催化剂的用量并无特别限制,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用量范围,例如所述酸催化剂与所述加氢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质量比为可以为5~1000,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所述木糖在水相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70%。所述木糖可以来自玉米芯、甘蔗渣、稻壳、秸秆或棉籽壳的水解产物。有益效果1、按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路线,采用农林废弃物中的木糖为原料,原料来源广泛,可降低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采用液相加氢法,在水/油两相体系直接一锅实现木糖催化转化,反应路线短。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有机溶剂来源于生物质加氢转化,反应过程绿色环保。4、本专利技术无需改变催化剂,通过调节两相体系组成就能实现调控木糖一锅转化的反应产物,操作性好、可控性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描述之前,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解释为限制于一般含义和字典含义,而应当在允许专利技术人适当定义术语以进行最佳解释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面相应的含义和概念进行解释。因此,这里提出的描述仅仅是出于举例说明目的的优选实例,并非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从而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由其获得其他等价方式或改进方式。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木糖在水/油两相反应体系中采用液相加氢法实现一锅转化。水是安全廉价的溶剂,以水为溶剂即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通过向水中添加来自生物质的绿色有机溶剂即可实现木糖的可控转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专利技术人发现仅通过采用水/油两相反应体系并调节水/油两相的比例即可以实现对产物选择性的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方法,所述水/油两相体系,包括水相和油相,所述水相为水;所述油相选自正己烷、2-甲基四氢呋喃、2,5-二甲基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油相与水相的质量比为0.2:1至10:1,优选为0.5:1至8:1,更优选为1:1至5:1。当油相与水相的质量比小于0.2:1时,即油相比例过低,则木糖转化产物的总收率降低;当油相与水相的质量比大于10:1时,即油相比例过高,则木糖醇的收率高,其他产物收率显著降低。优选地,所述水相可以非必须地进一步包括选自四氢呋喃、叔丁醇、异丙醇、γ-戊内酯中的至少一种的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与水的质量比为0.5:1至9:1,优选为1:1至9:1,更优选为1:1至5:1。当所述有机溶剂与水的质量比大于9:1时,即有机溶剂过量,则较难以形成两相,反应效果不佳;当所述有机溶剂与水的质量比小于0.5:1时,即有机溶剂不足,则产物的选择性不佳。以下实施例仅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例子列举,并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和构思的范围内的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试剂和仪器均为市售可得产品。制备实施例:活性炭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采用浸渍法制备金属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两相反应体系调控产物选择性的木糖转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水/油两相体系中,氢气气氛下,反应温度为120~250℃,氢气压力为1.0~10.0MPa,搅拌反应1.0~24h,在酸催化剂和加氢催化剂共同催化下木糖进行一锅转化,获得一系列反应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10 CN 20171032555381.一种通过两相反应体系调控产物选择性的木糖转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水/油两相体系中,氢气气氛下,反应温度为120~250℃,氢气压力为1.0~10.0MPa,搅拌反应1.0~24h,在酸催化剂和加氢催化剂共同催化下木糖进行一锅转化,获得一系列反应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油两相体系包括水相和油相,所述水相为水;所述油相选自2-甲基四氢呋喃、2,5-二甲基四氢呋喃、正己烷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进一步包括选自四氢呋喃、叔丁醇、异丙醇、γ-戊内酯中的至少一种的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与水的质量比为0.5:1至9:1,优选为1:1至9:1,更优选为1:1至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与水相的质量比为0.2:1至10:1,优选为0.5:1至8:1,更优选为1:1至5: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成王乃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