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ionic robot flexible structure including: head and neck, head, head with maxillary stent; on the neck, connected with the head, with a neck brace and the first step motor; the lower ne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neck, with lower neck bracket and second step motor; and the fixed part, activit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neck, with a fixed bracket and third stepper motor, wherein, one end of a neck brac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head bracket, the first stepping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head bracket, for driving the motion of the head, neck and the end of the lower bracket on the neck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second step motor the neck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bracket, for driving on the neck, the fixed part of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lower neck support bracket, third stepper motor are arranged in solid The fixed bracket is used to drive the lower neck to move. The head and neck of the bionic robot can swing flexibly by adjusting the ratio of the forward speed and the negative speed of the stepper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机器人头颈部柔性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生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仿生机器人头颈部柔性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仿生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发展应用的一个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也越来越快,应用生活中的多个场所或领域。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仿生机器人大都受驱动元件的影响,导致仿生机器人的左右摆动或者旋转角度不够灵活或者是无法满足一些使用要求,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会难免增加仿生机器人的复杂化程度,从而使得仿生机器人的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机器人头颈部柔性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机器人头颈部柔性结构,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头部,具有头上颚支架;上颈部,与头部活动连接,具有上颈部支架与第一步进电机;下颈部,与上颈部活动连接,具有下颈部支架与第二步进电机;以及固定部,与下颈部活动连接,具有固定部支架与第三步进电机,其中,上颈部支架的一端与头上颚支架活动连接,第一步进电机设置在头上颚支架上,用于驱动头部进行运动,下颈部支架的一端与上颈部支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步进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生机器人头颈部柔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具有头上颚支架;上颈部,与所述头部活动连接,具有上颈部支架与第一步进电机;下颈部,与所述上颈部活动连接,具有下颈部支架与第二步进电机;以及固定部,与所述下颈部活动连接,具有固定部支架与第三步进电机,其中,所述上颈部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头上颚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头上颚支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头部进行运动,所述下颈部支架的一端与所述上颈部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下颈部支架上,用于驱动所述上颈部进行运动,所述固定部支架的一端与所述下颈部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部支架上,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机器人头颈部柔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具有头上颚支架;上颈部,与所述头部活动连接,具有上颈部支架与第一步进电机;下颈部,与所述上颈部活动连接,具有下颈部支架与第二步进电机;以及固定部,与所述下颈部活动连接,具有固定部支架与第三步进电机,其中,所述上颈部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头上颚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头上颚支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头部进行运动,所述下颈部支架的一端与所述上颈部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下颈部支架上,用于驱动所述上颈部进行运动,所述固定部支架的一端与所述下颈部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部支架上,用于驱动所述下颈部进行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机器人头颈部柔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头部还具有下巴,该下巴与所述头上颚支架活动连接,所述头上颚支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下巴进行运动的第四步进电机以及与该第四电机连接的第四曲柄,所述下巴通过第四连杆与所述第四曲柄连接,在所述第四步进电机以及所述第四曲柄的带动下进行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机器人头颈部柔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头上颚支架上还设置有头部连杆支座,该头部连杆支座上设置有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通过第一曲柄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连接,所述头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以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赤坤,张吉祥,罗士淼,夏平,方鹏,麻森朋,匡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