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华大学专利>正文

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1317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及其设计方法,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剂型选择:根据脑蛋白水解物在胃、肠中对氧化损伤模型的修复率选择剂型;处方设计:按照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预设制剂辅料为影响因素,以累积释放度为效应变量设计不同处方;实验:按照上述处方制备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并分别进行释放度实验;建模:按照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模型拟合,得到以所述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所述累计释放度为效应变量拟合方程;处方优化:根据所述拟合方程,对自变量进行优化筛选,得到累计释放度最高所对应的自变量,即为最优处方。该方法可用于优化制剂处方,具有科学、稳定、可行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及其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
,特别是涉及一种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脑蛋白水解物是由动物脑组织中提取分离而来,它易于跨越生物膜并通过血脑屏障,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细胞代谢,增加脑活性,同时作用于神经中枢,营养神经细胞,为神经元修复提供氨基酸,促进突触形成,从而发挥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近几年,国内该药物主要采取注射给药,口服给药少,并且生物利用度低。所以应该如何传送保存这类药物是药剂学一直应该坚持探索的奋斗目标。胃漂浮制剂是基于流体动力学平衡原理制备的可长时间浮在胃液之上的一类制剂。它可降低胃排空对制剂吸收的影响,能够提高制剂的体内吸收时间,从而提高在人体的利用度。但是,目前对胃漂浮制剂的处方筛选中还存在比较多的不足,例如需依赖于研究者的经验,或即使可采用正交试验进行筛选处方,也存在试验精度不够,选择的试验值仅仅是接近最佳取值,无法精确找到最佳点,以及条件优选凭经验,不能灵敏地考察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及其设计方法,采用该方法设计得到的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具有最佳的释放效果。一种设计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剂型选择:将脑蛋白水解物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处理进行MTT实验,根据脑蛋白水解物在胃、肠中对氧化损伤模型的修复率选择剂型;处方设计:按照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预设制剂辅料为影响因素,以累积释放度为效应变量设计不同处方;实验:按照上述处方制备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并分别进行释放度实验,得到各处方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释放度;建模:按照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模型拟合,得到以所述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所述累计释放度为效应变量拟合方程;处方优化:根据所述拟合方程,对自变量进行优化筛选,得到累计释放度最高时所对应的自变量,即为最优处方。通过上述方法设计脑蛋白水解物制剂,首先从细胞水平考虑了脑蛋白水解物的吸收和活性效果,进行针对性的剂型选择,又通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选定剂型进行处方筛选,最终得到活性和释放效果最佳的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剂型选择步骤中,所述MTT实验具体如下:(1)脑蛋白水解物给药剂量的确定:将PC12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进行研究,按照下表1设置各实验组别,并在酶标仪550nm处检测各实验组吸光度值A;表1.实验组别按照下式计算修复率,根据修复率得到脑蛋白水解物的最佳给药剂量;式中:Ag为不同浓度供试品组平均吸光度-空白对照组平均吸光度As为损伤细胞对照组平均吸光度-空白对照组平均吸光度Az为正常细胞对照组平均吸光度-空白对照组平均吸光度(2)脑蛋白水解物在人工胃液和肠液中的修复率:将PC12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进行研究,按照下表2设置各实验组别,并在酶标仪550nm处检测各实验组吸光度值A;表2.实验组别按照下式计算修复率,根据修复率选择剂型;式中:Ag为不同供试品组平均吸光度-空白对照组平均吸光度As为损伤细胞对照组平均吸光度-空白对照组平均吸光度Az为正常细胞对照组平均吸光度-空白对照组平均吸光度。其中,正常细胞组或损伤细胞组皆为与同组对应的组别作参比,直观体现差异性。通过上述MTT实验,能够准确的得到活性成分脑蛋白水解物发挥功效的特性,从而针对性的选择特定剂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剂型为胃漂浮片剂,所述胃漂浮片剂中的脑蛋白水解物含量为18-22mg/片。该含量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考虑得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计步骤中,所述处方中的辅料包括:HPMC-K4M,十八醇,丙烯酸树脂Ⅱ号,乳糖,微晶纤维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方中,所述脑蛋白水解物的含量为20mg/片,所述十八醇的含量为54.5-70.5mg/片,所述HPMC-K4M的含量为17.5-35.5mg/片,所述丙烯酸树脂Ⅱ号的含量为8.5-18.5mg/片,所述乳糖的含量为10mg/片,所述微晶纤维素的含量为20mg/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计步骤中,以辅料十八醇、HPMC-K4M和丙烯酸树脂Ⅱ号分别为影响因素X1,X2和X3,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实验,具体如下表:表3.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表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脑蛋白水解物胃漂浮制剂的处方中,十八醇、HPMC-K4M和丙烯酸树脂Ⅱ号对释药性能和胃内漂浮性能的影响最大,因此,以该三因素作为影响因素设计实验,能够更好的对处方进行筛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步骤中,以0.1mol/L的盐酸水溶液为溶出介质,进行释放度测定。优选的,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释放度测定法第二法进行测定即可反应制剂在胃内的释放情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模步骤中,根据显著性以及R2最大原则,优选出二次模型方程,并在t检验为P<0.005的水平上简化得如下拟合方程:y=-1170.29515+31.17345X1+6.52281X2+28.42872X3+0.047361X1X2+0.048359X1X3-0.11451X2X3-0.26182X12-0.14885X22-0.10181X32上式中:y为累积释放度,X1为HPMC-K4M处方量,X2为十八醇处方量,X2为丙烯酸树脂Ⅱ号处方量。上述拟合方程,不仅模型较为简化,易于计算,而且模型的F=20.60,P<0.0001,表明模型高度显著。同时可知,该模型具有极其显著的失拟度(P<0.005),并能解释96.36%的响应值变化(调整确定系数R2=0.9636)。通过上述所得数据,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及较小的实验误差,故简化方程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可用其对脑蛋白水解物胃漂浮片的工艺进行分析和预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优化中,固定一个自变量后对其余两个自变量以累计释放度对其余两个自变量影响作曲面图和等高线图,通过对回归模型求解方程计算,得到累计释放度最高所对应的自变量,具体为:十八醇为63mg,HPMC-K4M为27mg,丙烯酸树脂Ⅱ号为13mg,乳糖为10mg/片,微晶纤维素为20mg/片,脑蛋白水解物20mg/片,即为最优处方。本法明还公开了上述的设计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方法设计得到的脑蛋白水解物制剂。通过该方法设计得到的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具有最佳的胃内漂浮性能和释放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设计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方法,首先从细胞水平考虑了脑蛋白水解物的吸收和活性效果,进行针对性的剂型选择,又通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选定剂型进行处方筛选,最终得到活性和释放效果最佳的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并且,还对各设计和实验的具体手段进行了细化筛选,最终得到和真实情况高度相符的拟合方程,能够对脑蛋白水解物胃漂浮片的工艺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试验表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该制剂的处方科学、稳定、可行。本专利技术对今后的漂浮片制剂的处方优化,辅料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在不同生理环境中脑蛋白水解物对细胞的修复作用;图2为y=f(X2,X3)等高线图;图3为y=f(X2,X3)响应曲面图;图4为y=f(X1,X3)等高线图;图5为y=f(X1,X3)响应曲面图;图6为y=f(X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计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剂型选择:将脑蛋白水解物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处理进行MTT实验,根据脑蛋白水解物在胃、肠中对氧化损伤模型的修复率选择剂型;处方设计:按照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预设制剂辅料为影响因素,以累积释放度为效应变量设计不同处方;实验:按照上述处方制备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并分别进行释放度实验,得到各处方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释放度;建模:按照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模型拟合,得到以所述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所述累计释放度为效应变量拟合方程;处方优化:根据所述拟合方程,对自变量进行优化筛选,得到累计释放度最高时所对应的自变量,即为最优处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计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剂型选择:将脑蛋白水解物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处理进行MTT实验,根据脑蛋白水解物在胃、肠中对氧化损伤模型的修复率选择剂型;处方设计:按照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预设制剂辅料为影响因素,以累积释放度为效应变量设计不同处方;实验:按照上述处方制备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并分别进行释放度实验,得到各处方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释放度;建模:按照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模型拟合,得到以所述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所述累计释放度为效应变量拟合方程;处方优化:根据所述拟合方程,对自变量进行优化筛选,得到累计释放度最高时所对应的自变量,即为最优处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选择步骤中,所述MTT实验具体如下:(1)脑蛋白水解物给药剂量的确定:将PC12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进行研究,按照下表1设置各实验组别,并在酶标仪550nm处检测各实验组吸光度值A;表1.实验组别按照下式计算修复率,根据修复率得到脑蛋白水解物的最佳给药剂量;式中:Ag为不同浓度供试品组平均吸光度-空白对照组平均吸光度As为损伤细胞对照组平均吸光度-空白对照组平均吸光度Az为正常细胞对照组平均吸光度-空白对照组平均吸光度(2)脑蛋白水解物在人工胃液和肠液中的修复率:将PC12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进行研究,按照下表2设置各实验组别,并在酶标仪550nm处检测各实验组吸光度值A;表2.实验组别按照下式计算修复率,根据修复率选择剂型;式中:Ag为不同供试品组平均吸光度-空白对照组平均吸光度As为损伤细胞对照组平均吸光度-空白对照组平均吸光度Az为正常细胞对照组平均吸光度-空白对照组平均吸光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计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为胃漂浮片剂,所述胃漂浮片剂中的脑蛋白水解物含量为18-22mg/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计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步骤中,所述处方中的辅料包括:HPMC-K4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曼力杜培革安丽萍赵南晰盛瑜苑广信李洪宇韩笑徐广宇孙晶波郭笑杨昕祺郭冰洁
申请(专利权)人: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