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187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与车桥半轴连接,包括第一动力源和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设有第一输入轴,第一动力源与第一输入轴连接,自动变速器与车桥半轴连接处设置有差速器;与第一输入轴平行设有中间轴;第一输入轴上固定或空套有若干齿轮,中间轴上固定或空套有若干齿轮,第一输入轴上的齿轮与中间轴上的齿轮分组啮合传动,相互啮合的齿轮的在轴上的安装方式不同;第一输入轴与空套其上的齿轮之间、中间轴与空套其上的齿轮之间设置有离合器;中间轴与差速器之间还设置有啮合齿轮传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两种速比传动,传动形式灵活,缩短了驱动总成的轴向尺寸;既能满足车辆的加速性和爬坡度、也能满足高车速的要求。

A horizontal vehicle drive assembl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rizontal vehicle drive assembly, and axle shaft connection, comprising a first power source an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put shaft, a first power sourc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input shaf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nd axle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is parallel with the first differential; input shaft; the first input shaft is fixed on the empty set or a plurality of gears, the intermediate shaft is fixed or empty set of the plurality of gear, gear meshing gear shaft and the first packet on the input shaft of the installation on the shaft of the meshed gears are different; the first input shaft and the empty sleeve, on the intermediate shaft and gear the empty set of a clut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gear; a gea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haft and the differential.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wo kinds of speed ratio transmission, the transmission form is flexible, and the axial dimension of the driving assembly is shortened; the acceleration and the climbing gradient of the vehicle can be satisfied,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high speed can be satisfi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与车辆前桥或后桥连接,用于驱动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的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电动机的动力特性与整车要求有差异,无法满足速比和力矩的要求。由于新能源汽车需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工况路况,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舒适度和续航里程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电动机直驱模式、电动机连接减速器模式或油电混合动力模式的新能源汽车已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以解决现有的动力总成单一速比传动,无法满足车辆加速性、爬坡度和最高车速的需求、无法适应复杂路况工况的问题。同时通过电机和变速器的集成一体化结构,解决现有的动力总成轴向尺寸较大,难以在车辆上布置,以及变速器中齿轮个数较多,传动结构复杂的问题。通过引进第二电机,还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机和二档变速器在换档时的动力中断,使车辆的动力性更加强劲,更具驾驶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与车桥半轴连接,所述车辆驱动总成包括第一动力源和自动变速器,所述自动变速器中设置有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动力源与第一输入轴连接,所述自动变速器与所述车桥半轴连接处设置有差速器;所述自动变速器中,与第一输入轴平行设置有中间轴;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固定或空套有第一齿轮、第三齿轮,所述中间轴上固定或空套有第二齿轮、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二者在轴上的安装方式不同,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二者在轴上的安装方式不同;所述第一输入轴与空套其上的齿轮之间设置有离合器,所述中间轴与空套其上的齿轮之间设置有离合器;所述中间轴上还固定有第五齿轮,所述差速器上固定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进一步,所述第一齿轮和/或第三齿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和/或第四齿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所述中间轴上。进一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输入轴上设置有双向离合器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配合。进一步,所述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中间轴上设置有双向离合器与所述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配合。进一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比为i1,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比为i2,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比为i3,所述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1×i3或者i2×i3。进一步,所述车辆驱动总成还包括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连接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中间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输入轴上设置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七齿轮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或第三齿轮、或第四齿轮、或第五齿轮啮合,将动力始终传递至所述车桥半轴,不受所述离合器断开或闭合的影响。进一步,所述第七齿轮与第一齿轮、或第三齿轮啮合时形成三连齿轮,该三连齿轮传动比为i4,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比为i3,当仅所述第二动力源将动力传递至所述车桥半轴时,所述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所述第七齿轮与第二齿轮、或第四齿轮啮合时形成二连齿轮,该二连齿轮传动比为i4,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比为i3,当仅所述第二动力源将动力传递至所述车桥半轴时,所述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所述第七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时形成三连齿轮,该三连齿轮传动比为i4,当仅所述第二动力源将动力传递至所述车桥半轴时,所述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进一步,所述第一动力源的转子轴和所述第一输入轴一体化设计,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转子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一体化设计。进一步,所述离合器为端面齿离合器,包括活动齿盘和固定齿盘,所述活动齿盘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或中间轴上,所述固定齿盘固定在空套安装的任意齿轮上;或者所述离合器为湿式离合器。进一步,所述端面齿离合器为电磁驱动式、或液力驱动式、或气动驱动式、或电动驱动式、或机械拨叉驱动式,驱动所述活动齿盘轴向移动与固定齿盘啮合。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动力总成,与车辆的后桥半轴或前桥半轴连接,车辆动力总成可实现两种速比传动,传动形式灵活,满足整车对不同路况的行驶需求,当车辆需要快速加速或在负重爬坡时,可选择较大速比传动,提高整车驱动力,弥补整车驱动力不足的缺陷;当整车在巡航状态,可选择较小速比传动,以满足整车高速行驶要求,节约能源,提高车辆续航里程。通过引进第二电机,还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机和二档变速器在换档时的动力中断问题,使车辆的动力性更加强劲,更具驾驶感。此外,在车辆起步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启动,可增加驱动总成的总驱动力,使车辆缩短加速过程,更快实现高速行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横置单电机和/或双电机车辆驱动总成,一方面缩短了驱动总成的轴向尺寸,利于整车的布置;另一方面由于使用的齿轮个数较少,简化了传动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横置单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横置单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横置单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横置单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横置单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横置单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横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的横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的横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0的横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的横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的横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3的横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4的横置单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图中所示:101.动力源;102.第一齿轮;103.第一离合器;104.第三齿轮;105.输入轴;106.第四齿轮;107.第二离合器;108.第五齿轮;109.第六齿轮;110.右半轴;111.差速器;112.左半轴;113.第二齿轮;114.中间轴。在该实施例中,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与车桥半轴连接,该车辆驱动总成包括动力源101和自动变速器(图1中虚线所示),自动变速器中设置有输入轴105,动力源101与输入轴105连接,自动变速器与车桥半轴连接处设置有差速器111。在自动变速器中,与输入轴105平行设置有中间轴114。输入轴105上空套安装有第一齿轮102,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104,中间轴114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13,空套安装有第四齿轮106,第一齿轮102与第二齿轮113啮合传动,第三齿轮104与第四齿轮106啮合传动。第一齿轮102与第二齿轮113的在轴上的安装方式不同,第三齿轮104与第四齿轮106的在轴上的安装方式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是如此。输入轴105与空套其上的第一齿轮102之间设置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与车桥半轴连接,所述车辆驱动总成包括第一动力源和自动变速器,所述自动变速器中设置有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动力源与第一输入轴连接,所述自动变速器与所述车桥半轴连接处设置有差速器;所述自动变速器中,与第一输入轴平行设置有中间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固定或空套有第一齿轮、第三齿轮,所述中间轴上固定或空套有第二齿轮、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二者在轴上的安装方式不同,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二者在轴上的安装方式不同;所述第一输入轴与空套其上的齿轮之间设置有离合器,所述中间轴与空套其上的齿轮之间设置有离合器;所述中间轴上还固定有第五齿轮,所述差速器上固定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与车桥半轴连接,所述车辆驱动总成包括第一动力源和自动变速器,所述自动变速器中设置有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动力源与第一输入轴连接,所述自动变速器与所述车桥半轴连接处设置有差速器;所述自动变速器中,与第一输入轴平行设置有中间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固定或空套有第一齿轮、第三齿轮,所述中间轴上固定或空套有第二齿轮、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二者在轴上的安装方式不同,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二者在轴上的安装方式不同;所述第一输入轴与空套其上的齿轮之间设置有离合器,所述中间轴与空套其上的齿轮之间设置有离合器;所述中间轴上还固定有第五齿轮,所述差速器上固定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置车辆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或第三齿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和/或第四齿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所述中间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置车辆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输入轴上设置有双向离合器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置车辆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中间轴上设置有双向离合器与所述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置车辆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比为i1,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比为i2,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比为i3,所述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1×i3或者i2×i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置车辆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平李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