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操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9448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操纵装置,属于收获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电磁阀和操纵手柄;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的角度开关;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左支臂、右支臂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操纵手柄,所述连接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操纵杆,所述连接座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操纵杆;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限位元件;设于所述左支臂和右支臂之间的弹性复位元件;固定在所述左支臂上的软轴,所述右支臂上设有软轴支座,所述软轴穿过所述软轴支座;铰接安装在所述电磁阀上的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软轴,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的调压杆相抵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转向轻便灵活,具有稳定的转向手感,提高了操纵的稳定性。

Steering contro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er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harvesting machinery, including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and the handle is fixed on the supporting seat; the angle switch;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on the support seat on the left arm, right arm and the connecting seat, the upper side of the connecting sea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he handle, the lower connecting seat is fixed at the first lever, the connecting seat is fixed on the lever second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seat; the limiting element; the elastic reset elem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eft and the right supporting arms; flexible shaft fixed in the left arm., the right arm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shaft, the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flexible shaft bearing; articulated arm mounted on the solenoid valve, one end of the swing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exible shaft,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pressure regulator Rod counterbalan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light and flexible steering, stable steering handle, and improved operation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操纵装置
本技术属于收获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操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履带式收获机械转向操纵一般为机械拉杆结构,操纵手柄通过连杆机构操纵转向阀,实现整车转向。此结构存在转向操纵力大,转向操纵的稳定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向操纵装置,操作方便、转向轻便灵活,具有稳定的转向手感,提高操纵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转向操纵装置,包括电磁阀和操纵手柄,所述转向操纵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的角度开关;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左支臂、右支臂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操纵手柄,所述连接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用于拨动所述左支臂或右支臂的第一操纵杆,所述连接座上还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角度开关的拨杆相抵靠的第二操纵杆;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用于限制所述左支臂或右支臂位置的限位元件;设于所述左支臂和右支臂之间的弹性复位元件;固定在所述左支臂上的软轴,所述右支臂上固定安装或一体设置有软轴支座,所述软轴穿过所述软轴支座;铰接安装在所述电磁阀上的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软轴,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的调压杆相抵靠。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限位元件包括限位杆,所述左支臂和右支臂靠近所述弹性复位元件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杆的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杆上垂直设有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软轴为钢丝软轴。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复位元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挂接在所述左支臂上,另一端挂接在所述右支臂上。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座、操纵手柄、第一操纵杆和第二操纵杆焊接在一起。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轴,所述连接座、左支臂和右支臂分别套装在所述支撑轴上。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座为U形连接座,所述左支臂和右支臂位于所述U形连接座的内侧。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左支臂和/或所述右支臂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操纵杆设置的卡槽。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转向操纵装置包括电磁阀、操纵手柄、支撑座、角度开关、左支臂、右支臂、连接座、第一操纵杆、第二操纵杆、限位元件、弹性复位元件、软轴、软轴支座和摆臂,因而在使用时,分别将角度开关和电磁阀电连接到电控单元,当操纵手柄向右拨动时,通过连接座上的第二操纵杆使角度开关拨杆运动,角度开关发出信号到电控单元,在电控单元的作用下,使电磁阀的右转向阀口打开;同时通过连接座上的第一操纵杆使左支臂顺时针转动,从而使软轴被拉紧,随操纵手柄摆角不断增加,摆臂在软轴的拉力作用下,下压电磁阀的调压杆,从而使转向回油压力增加,转向油缸缓慢伸出,整车实现向右转向,整车由直行到转向的过渡比较柔和。当松开操纵手柄时,弹性复位元件将左支臂拉回原位,角度开关拨杆回复原位,电磁阀断开,软轴慢慢松开,电磁阀调压杆回复原位,整车右转向过程结束;当操纵手柄向左拨动时,通过连接座上的第二操纵杆使角度开关拨杆反向运动,角度开关发出信号到电控单元,在电控单元的作用下,使电磁阀的左转向阀口打开;同时通过连接座上的第一操纵杆使右支臂逆时针转动,从而使软轴被拉紧,随操纵手柄摆角不断增加,摆臂在软轴的拉力作用下,下压电磁阀的调压杆,从而使转向回油压力增加,转向油缸缓慢伸出,整车实现向左转向,整车由直行到转向的过渡比较柔和。当松开操纵手柄时,弹性复位元件将右支臂拉回原位,角度开关拨杆回复原位,电磁阀断开,软轴慢慢松开,电磁阀调压杆回复原位,整车左转向过程结束。本技术提供的转向操纵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转向轻便灵活,具有稳定的转向手感,提高了操纵的稳定性。由于所述连接座、操纵手柄、第一操纵杆和第二操纵杆焊接在一起,方便了安装。由于所述连接座为U形连接座,所述左支臂和右支臂位于所述U形连接座的内侧,使得结构紧凑。由于所述左支臂和/或右支臂上设有卡槽,工作时,通过卡槽可以增大第一操纵杆与左支臂或右支臂的接触面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向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电磁阀和摆臂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中:1-支撑座,11-支撑轴,2-角度开关,3-左支臂,4-右支臂,5-连接座,6-操纵手柄,7-第一操纵杆,8-第二操纵杆,9-卡槽,10-限位元件,101-限位杆,102-连接杆,12-弹簧,13-软轴,14-软轴支座,15-电磁阀,151-调压杆,16-摆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所述的“左”和“右”、“上”和“下”仅代表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位置关系。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一种转向操纵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座1上的角度开关2,支撑座1上分别铰接有左支臂3、右支臂4和连接座5,具体的,支撑座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轴11,连接座5、左支臂3和右支臂4分别套装在支撑轴11上。连接座5的上方固定连接操纵手柄6,连接座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用于拨动左支臂3或右支臂4的第一操纵杆7,连接座5上还固定安装有与角度开关2的拨杆相抵靠的第二操纵杆8;为了方便安装和降低成本,优选的,连接座5、操纵手柄6、第一操纵杆7和第二操纵杆8焊接在一起。为了使结构紧凑,连接座5为U形连接座,左支臂3和右支臂4位于U形连接座的内侧。为了增大第一操纵杆7与左支臂3或右支臂4的接触面积,左支臂3和右支臂4上均设有对应第一操纵杆7设置的卡槽9。当然,卡槽9也可仅设置在左支臂3或右支臂4上。支撑座1上设有用于限制左支臂3或右支臂4位置的限位元件10,优选的,限位元件10包括限位杆101,左支臂3和右支臂4靠近弹性复位元件的一端分别位于限位杆101的左右两侧,限位杆101上垂直设有与支撑座1固定连接的连接杆102。弹性复位元件设置在左支臂3和右支臂4之间;优选的,弹性复位元件为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挂接在左支臂3上,另一端挂接在右支臂4上,当然,弹性复位元件也可以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其他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左支臂3上固定安装有软轴13,软轴13优选为钢丝软轴,右支臂4上固定安装或一体设置有软轴支座14,软轴13穿过软轴支座14。电磁阀15上铰接安装有摆臂16,摆臂16的一端连接软轴13,另一端与电磁阀15的调压杆151相抵靠。其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分别将角度开关2和电磁阀15电连接到电控单元(图中未示出),电控单元优选为可编程控制器,参照图2,当操纵手柄6向右拨动时,通过连接座5上的第二操纵杆8使角度开关2的拨杆运动,角度开关2发出信号到电控单元,在电控单元的作用下,使电磁阀15的右转向阀口打开;同时通过连接座5上的第一操纵杆7使左支臂3顺时针转动,从而使软轴13被拉紧,随操纵手柄6摆角不断增加,摆臂16在软轴13的拉力作用下,下压电磁阀15的调压杆151,从而使转向回油压力增加,转向油缸缓慢伸出,整车实现向右转向,整车由直行到转向的过渡比较柔和。当松开操纵手柄6时,弹簧12将左支臂3拉回原位,角度开关2的拨杆回复原位,电磁阀15断开,软轴13慢慢松开,电磁阀15的调压杆151回复原位,整车右转向过程结束。当操纵手柄6向左拨动时,通过连接座5上的第二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向操纵装置

【技术保护点】
转向操纵装置,包括电磁阀和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操纵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的角度开关;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左支臂、右支臂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操纵手柄,所述连接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用于拨动所述左支臂或右支臂的第一操纵杆,所述连接座上还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角度开关的拨杆相抵靠的第二操纵杆;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用于限制所述左支臂或右支臂位置的限位元件;设于所述左支臂和右支臂之间的弹性复位元件;固定在所述左支臂上的软轴,所述右支臂上固定安装或一体设置有软轴支座,所述软轴穿过所述软轴支座;铰接安装在所述电磁阀上的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软轴,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的调压杆相抵靠。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向操纵装置,包括电磁阀和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操纵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的角度开关;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左支臂、右支臂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操纵手柄,所述连接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用于拨动所述左支臂或右支臂的第一操纵杆,所述连接座上还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角度开关的拨杆相抵靠的第二操纵杆;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用于限制所述左支臂或右支臂位置的限位元件;设于所述左支臂和右支臂之间的弹性复位元件;固定在所述左支臂上的软轴,所述右支臂上固定安装或一体设置有软轴支座,所述软轴穿过所述软轴支座;铰接安装在所述电磁阀上的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软轴,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的调压杆相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元件包括限位杆,所述左支臂和右支臂靠近所述弹性复位元件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恩波翟长彬孙天聪郭志宏刘其林许增友
申请(专利权)人: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