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叠片式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8027 阅读:7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叠片式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及电动汽车。该基于叠片式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电池芯体,分别叠设于所述电池芯体两侧的至少一层电池泄能层,以及包裹于电池泄能层外的电池外壳;所述电池芯体包括叠设的多块正极片、负极片,且每块所述负极片均叠设于相邻的两块所述正极片之间,相邻的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叠设有隔膜;所述电池泄能层包括相互叠设的一块正极泄能片和一块负极泄能片,以及设置于所述正极泄能片和负极泄能片之间的所述隔膜;每块所述正极泄能片与所有的所述正极片相互连接,每块所述负极泄能片与所有的所述负极片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降低电池针刺过程的温升和起火爆炸可能性,提高电池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叠片式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及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叠片式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锂离子(Li+)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实现充放电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而且,锂离子电池按内部结构区分,有卷绕和叠片两种结构。前者将长条状的正、负极片和隔膜通过卷绕方式固定;后者是将片状的正、负极片和隔膜依次堆叠形成。在传统技术中,叠片结构的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是一种隔膜覆盖负极、负极覆盖正极的片层结构。其中,正极和负极可以设置在同侧,也可设置在异侧。这种叠片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没有结构上的保护措施,只能依靠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的自身产品特性保障安全,在电池安全性方面贡献颇浅。但是,这种叠片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经常会应用于电动汽车上。而GB/T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中罗列了10项安全考察项目,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叠片式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及电动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叠片式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芯体,分别叠设于所述电池芯体两侧的至少一层电池泄能层,以及包裹于所述电池泄能层和所述电池芯体外的电池外壳;所述电池芯体包括叠设的多块正极片、负极片,且每块所述负极片均叠设于相邻的两块所述正极片之间,相邻的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叠设有隔膜;所有的所述正极片相互连接,所有的所述负极片相互连接;所述电池泄能层包括相互叠设的一块正极泄能片和一块负极泄能片,以及设置于所述正极泄能片和负极泄能片之间的所述隔膜;每块所述正极泄能片与所有的所述正极片相互连接,每块所述负极泄能片与所有的所述负极片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叠片式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芯体,分别叠设于所述电池芯体两侧的至少一层电池泄能层,以及包裹于所述电池泄能层和所述电池芯体外的电池外壳;所述电池芯体包括叠设的多块正极片、负极片,且每块所述负极片均叠设于相邻的两块所述正极片之间,相邻的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叠设有隔膜;所有的所述正极片相互连接,所有的所述负极片相互连接;所述电池泄能层包括相互叠设的一块正极泄能片和一块负极泄能片,以及设置于所述正极泄能片和负极泄能片之间的所述隔膜;每块所述正极泄能片与所有的所述正极片相互连接,每块所述负极泄能片与所有的所述负极片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片式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泄能片设置为铝箔片,所述负极泄能片设置为铜箔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片式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芯体的最外层设置为正极片时,所述电池泄能层的负极泄能片与最外层的所述正极片相邻;当所述电池芯体的最外层设置为负极片时,所述电池泄能层的正极泄能片与最外层的所述负极片相邻。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叠片式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泄能片的形状与所述正极片的形状对应,且所述正极泄能片的面积等于或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勇闵文骏王仁蓝郭思超李剑铮郭连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