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73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具有能通过切换元件切换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尤其形成恰好八个齿轮平面(RE‑1至RE‑8),所述齿轮平面被分别配设给第一子变速器(A)和第二子变速器(B),其中每个子变速器(A、B)各具有一个输入轴(22、23),这两个子变速器(A、B)具有公共的输出轴(24),彼此同轴的输入轴(22、23)能通过各一个可动力切换的离合器(K1、K2)交替地激活,给第一子变速器(A)配设耦数的前进挡以及给第二子变速器(B)配设奇数的前进挡,所述前进挡在挡位切换中能通过切换元件(SE‑A至SE‑G)切换,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中间齿轮平面(RE‑5),该中间齿轮平面能或者切换到第一子变速器(A)上、或者切换到第二子变速器(B)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倒车挡(R)通过与输入轴(22、23)轴线平行的倒车挡轴(50)形成,在所述倒车挡轴上设置有两个倒挡齿轮(51、53),这两个倒挡齿轮中的第一倒挡齿轮(51)能与其中一个子变速器(A)的齿轮平面(RE‑2)耦合,第二倒挡齿轮(53)能与中间齿轮平面(RE‑5)耦合。

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 for motor vehicles

\u672c\u53d1\u660e\u6d89\u53ca\u4e00\u79cd\u7528\u4e8e\u673a\u52a8\u8f66\u7684\u53cc\u79bb\u5408\u53d8\u901f\u5668\uff0c\u5177\u6709\u80fd\u901a\u8fc7\u5207\u6362\u5143\u4ef6\u5207\u6362\u7684\u9f7f\u8f6e\u7ec4\uff0c\u6240\u8ff0\u9f7f\u8f6e\u7ec4\u5c24\u5176\u5f62\u6210\u6070\u597d\u516b\u4e2a\u9f7f\u8f6e\u5e73\u9762(RE\u20111\u81f3RE\u20118)\uff0c\u6240\u8ff0\u9f7f\u8f6e\u5e73\u9762\u88ab\u5206\u522b\u914d\u8bbe\u7ed9\u7b2c\u4e00\u5b50\u53d8\u901f\u5668(A)\u548c\u7b2c\u4e8c\u5b50\u53d8\u901f\u5668(B)\uff0c\u5176\u4e2d\u6bcf\u4e2a\u5b50\u53d8\u901f\u5668(A\u3001B)\u5404\u5177\u6709\u4e00\u4e2a\u8f93\u5165\u8f74(22\u300123)\uff0c\u8fd9\u4e24\u4e2a\u5b50\u53d8\u901f\u5668(A\u3001B)\u5177\u6709\u516c\u5171\u7684\u8f93\u51fa\u8f74(24)\uff0c\u5f7c\u6b64\u540c\u8f74\u7684\u8f93\u5165\u8f74(22\u300123)\u80fd\u901a\u8fc7\u5404\u4e00\u4e2a\u53ef\u52a8\u529b\u5207\u6362\u7684\u79bb\u5408\u5668(K1\u3001K2)\u4ea4\u66ff\u5730\u6fc0\u6d3b\uff0c\u7ed9\u7b2c\u4e00\u5b50\u53d8\u901f\u5668(A)\u914d\u8bbe\u8026\u6570\u7684\u524d\u8fdb\u6321\u4ee5\u53ca\u7ed9\u7b2c\u4e8c\u5b50\u53d8\u901f\u5668(B)\u914d\u8bbe\u5947\u6570\u7684\u524d\u8fdb\u6321\uff0c\u6240\u8ff0\u524d\u8fdb\u6321\u5728\u6321\u4f4d\u5207\u6362\u4e2d\u80fd\u901a\u8fc7\u5207\u6362\u5143\u4ef6(SE\u2011A\u81f3SE\u2011G)\u5207\u6362\uff0c\u53cc\u79bb\u5408\u53d8\u901f\u5668\u5177\u6709\u4e2d\u95f4\u9f7f\u8f6e\u5e73\u9762(RE\u20115)\uff0c\u8be5\u4e2d\u95f4\u9f7f\u8f6e The plane energy can either be switched to the first sub transmission (A) or switched to the second sub transmission (B).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reverse gear (R) with the input shaft (22, 23)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reverse gear shaft (50) formed in the reverse gear shaft is provided with two reverse gears (51, 53), the two reverse gear in the first reverse gear (51) with one of the sub transmission (A) gear plane (RE 2) coupling, second reverse gear (53) and the intermediate gear plane (RE 5) coup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
技术介绍
这种双离合变速器除效率高外还具有如下优点,即其在无牵引力中断的情况下特别是能自动切换,其中在未激活的子变速器中已经可以预选变速级,然后通过转换可动力切换的离合器来激活该变速级。在此,借助于相应的齿轮组将奇数的挡位(1、3、5、等)定位在一个子变速器中,耦数的挡位(2、4、6、等)定位在另一子变速器中,齿轮组例如通过同步接合装置与相应的输入轴或输出轴传动连接。双离合变速器的轴向长度取决于齿轮组或齿轮平面的数量,该齿轮组或齿轮平面沿轴向方向前后相继地布置在双离合变速器中。齿轮平面中的每个都由至少两个固定齿轮和/或浮动齿轮构成。切换元件布置在齿轮平面之间,在操纵该切换元件时可以切换出前进挡和倒车挡。这种双离合变速器具有能通过切换元件切换的齿轮组,这些齿轮组尤其形成恰好八个齿轮平面。齿轮平面分别被配设给第一子变速器和第二子变速器。子变速器中的每个各具有一个输入轴以及具有一个公共的输出轴。彼此同轴的输入轴能分别通过可动力切换的离合器交替地激活,其中为第一子变速器配设耦数的前进挡以及为第二子变速器配设奇数的前进挡,所述前进挡可以在挡位切换时通过切换元件切换出。该双离合变速器还具有中间齿轮平面,该中间齿轮平面可以或者切换到第一子变速器上,也可以或者切换到第二子变速器上。文献DE102012004096A1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变速器,其中倒车挡由两个在公共的倒车挡轴上布置的倒挡齿轮形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使得具有在构造方面有利的结构的同时在功能性(切换策略)和变速级设计方面还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上述目的由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是本专利技术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和方案。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为了形成倒车挡设置有布置在公共的倒车挡轴上的两个倒挡齿轮。第一倒挡齿轮可以与子变速器之一的齿轮平面耦合,而第二倒挡齿轮可以与中间齿轮平面耦合。在切换到倒车挡时,力矩流可以从激活的子变速器的齿轮平面经由第一倒挡齿轮、倒车挡轴和第二倒挡齿轮传递到中间齿轮平面并进一步传递到输出轴上。以这种方式可以取消单独的、具有仅一个倒挡齿轮的倒车挡齿轮平面或倒车挡齿轮组。取而代之,通过倒车挡轴和两个倒挡齿轮使两个本就存在的齿轮平面彼此传动连接,从而除了常规的前进挡外,还可以实现倒车挡。通过取消单独的倒车挡齿轮组可以或者缩短变速器的结构长度,或者在该位置提供另外的前进挡。在技术应用中,第一倒挡齿轮作为浮动齿轮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倒车挡轴上并可以利用倒车挡切换元件SE-H与倒车挡轴耦合。第二倒挡齿轮可以作为固定齿轮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布置在倒车挡轴上。在与齿轮平面的简单的传动连接方面,第一倒挡齿轮可以与第一子变速器的齿轮平面RE-2的在第一输入轴上支承的驱动侧齿轮啮合,而第二倒挡齿轮与中间齿轮平面的在输出轴上支承的输出侧齿轮啮合。齿轮平面RE-2的驱动侧齿轮能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布置在第一子变速器的驱动侧空心轴上。第一子变速器的驱动侧空心轴以能转动的方式同轴地支承在第一输入轴上并可以通过切换元件SE-C与第一输入轴连接。中间齿轮平面的输出侧齿轮可以作为浮动齿轮支承在输出轴上并可以通过切换元件SE-G与输出轴传动耦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对切换元件SE-C、SE-H和SE-G的切换来形成倒车挡。中间齿轮平面可以沿轴向方向直接相邻于第一子变速器。在这种情况下,中间齿轮平面可以或者借助于切换元件SE-D与第一子变速器耦合,或者能借助于切换元件SE-B与第二子变速器耦合。另选和/或附加于上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可以切换到两个子变速器上的中间齿轮平面通过其驱动侧齿轮浮动地支承在第二输入轴上并可以借助于上述的切换元件SE-D与第一子变速器的驱动侧空心轴耦合。沿轴向方向与切换元件SE-D相对,中间齿轮平面的驱动侧齿轮可以利用另一切换元件SE-B与第二子变速器耦合。在技术实施方案中,具有上述的切换元件SE-C的第一输入轴包括恰好一个沿轴向方向在两侧可切换的切换元件(例如双重同步接合装置)。借助于第一切换元件SE-C使第一输入轴与第一子变速器的齿轮平面耦合或与之脱耦。第二输入轴也可以相应地具有恰好一个、沿轴向方向在两侧可切换的切换元件SE-A(例如双重同步接合装置),利用该切换元件可以使第二输入轴与第二子变速器的齿轮平面耦合。借助于布置在第一子变速器中的切换元件SE-C可以或者使第一齿轮平面的在第一输入轴上支承的驱动侧的浮动齿轮与第一输入轴耦合,或者使第一子变速器的已经提到的驱动侧空心轴与第一输入轴耦合。在第一输入轴上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的驱动侧空心轴可以带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驱动侧的固定齿轮,它们分别被配设给第二齿轮平面和第三齿轮平面。此外,在第一子变速器的驱动侧空心轴上也可以浮动支承第四齿轮平面的驱动侧齿轮。为了与驱动侧空心轴传动连接,该空心轴可以具有上述的切换元件SE-D,利用该切换元件可以使第四齿轮平面的浮动支承的驱动侧齿轮与空心轴耦合。第二输入轴直接带有的切换元件SE-A优选沿轴向方向在两侧可切换(例如双重同步接合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沿轴向方向在第二子变速器中的第二切换元件的两侧分别可以布置第八齿轮平面的在第二输入轴上支承的驱动侧的浮动齿轮和在第二输入轴上同轴地支承的空心轴。第二子变速器的驱动侧空心轴和第八齿轮平面的上述浮动齿轮可以(通过切换元件SE-A)交替地与第二输入轴耦合。第二子变速器的空心轴可以优选带有第七齿轮平面的驱动侧的固定齿轮以及第六齿轮平面的驱动侧的浮动齿轮。为了切换第六齿轮平面的驱动侧的浮动齿轮,空心轴可以通过另一切换元件SE-B与第六齿轮平面的驱动侧的浮动齿轮耦合。在一优选的变型方案中,借助于切换元件SE-B可以附加地将能切换到两个子变速器上的中间齿轮平面的驱动侧的、浮动支承的齿轮耦合到第二子变速器的空心轴上。在技术实施方案中,输出轴与输入轴和倒车挡轴轴线平行地布置。第一子变速器中的第一齿轮平面和第二齿轮平面的输出侧齿轮优选可以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布置在输出侧的空心轴上,该空心轴以能转动的方式同轴地支承在输出轴上。输出轴还可以具有切换元件SE-F,借助于该切换元件可以在第一子变速器中使输出侧的空心轴或第三齿轮平面的输出侧齿轮交替地与输出轴耦合。与第一子变速器中类似地,在第二子变速器中第七齿轮平面和第八齿轮平面的输出侧齿轮可以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布置在空心轴上,该空心轴以能转动的方式同轴地支承在输出轴上。在第二子变速器中,在输出轴上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的空心轴可以借助于单侧的第六切换元件SE-E与输出轴耦合。在一种变型方案中,可切换到两个子变速器上的中间齿轮平面RE-5的输出侧齿轮可以作为固定齿轮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布置在输出轴上。在这种情况下,该中间齿轮平面在行驶运行中持续地连带转动并在可能情况下过早地使转动支承件磨损。在这个背景下,第五齿轮平面的输出侧齿轮也可以浮动地支承在输出轴上,并可以通过切换元件SE-G耦合在输出轴上。中间齿轮平面或中间齿轮组RE-5优选地可以至少形成子变速器的第3前进挡,该第3前进挡可以选择性地间接或直接地与一个或另一子变速器A、B的输入轴传动连接。由此,除了得出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具有能通过切换元件切换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尤其形成恰好八个齿轮平面(RE‑1至RE‑8),所述齿轮平面被分别配设给第一子变速器(A)和第二子变速器(B),其中每个子变速器(A、B)各具有一个输入轴(22、23),这两个子变速器(A、B)具有公共的输出轴(24),彼此同轴的输入轴(22、23)能通过各一个可动力切换的离合器(K1、K2)交替地激活,给第一子变速器(A)配设耦数的前进挡以及给第二子变速器(B)配设奇数的前进挡,所述前进挡在挡位切换中能通过切换元件(SE‑A至SE‑G)切换,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中间齿轮平面(RE‑5),该中间齿轮平面能或者切换到第一子变速器(A)上、或者切换到第二子变速器(B)上,其特征在于,倒车挡(R)通过与输入轴(22、23)轴线平行的倒车挡轴(50)形成,在所述倒车挡轴上设置有两个倒挡齿轮(51、53),这两个倒挡齿轮中的第一倒挡齿轮(51)能与其中一个子变速器(A)的齿轮平面(RE‑2)耦合,第二倒挡齿轮(53)能与中间齿轮平面(RE‑5)耦合,在切换到倒车挡(R)时力矩流能从子变速器(A)的齿轮平面(RE‑2)经由第一倒挡齿轮(51)、倒车挡轴(50)和第二倒挡齿轮(53)传递到中间齿轮平面(RE‑5)上并进一步传递到输出轴(24)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19 DE 102015002134.6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具有能通过切换元件切换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尤其形成恰好八个齿轮平面(RE-1至RE-8),所述齿轮平面被分别配设给第一子变速器(A)和第二子变速器(B),其中每个子变速器(A、B)各具有一个输入轴(22、23),这两个子变速器(A、B)具有公共的输出轴(24),彼此同轴的输入轴(22、23)能通过各一个可动力切换的离合器(K1、K2)交替地激活,给第一子变速器(A)配设耦数的前进挡以及给第二子变速器(B)配设奇数的前进挡,所述前进挡在挡位切换中能通过切换元件(SE-A至SE-G)切换,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中间齿轮平面(RE-5),该中间齿轮平面能或者切换到第一子变速器(A)上、或者切换到第二子变速器(B)上,其特征在于,倒车挡(R)通过与输入轴(22、23)轴线平行的倒车挡轴(50)形成,在所述倒车挡轴上设置有两个倒挡齿轮(51、53),这两个倒挡齿轮中的第一倒挡齿轮(51)能与其中一个子变速器(A)的齿轮平面(RE-2)耦合,第二倒挡齿轮(53)能与中间齿轮平面(RE-5)耦合,在切换到倒车挡(R)时力矩流能从子变速器(A)的齿轮平面(RE-2)经由第一倒挡齿轮(51)、倒车挡轴(50)和第二倒挡齿轮(53)传递到中间齿轮平面(RE-5)上并进一步传递到输出轴(2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倒挡齿轮(51)作为浮动齿轮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倒车挡轴(50)上并能利用倒车挡切换元件(SE-H)与倒车挡轴(50)耦合,第二倒挡齿轮(53)作为固定齿轮布置在倒车挡轴(5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倒挡齿轮(51)与第一子变速器(A)的齿轮平面(RE-2)的在第一输入轴(22)上支承的驱动侧齿轮(30)啮合,第二倒挡齿轮(53)与中间齿轮平面(RE-5)的在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胡梅尔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