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72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在可调节座椅和普通功能座椅之间不具备通用性的技术问题。本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钢管和两座盆侧板,两座盆侧板上各开设有安装孔,连接钢管两端分别插接于安装孔内,连接钢管与安装孔间为间隙配合,连接钢管的两端部具有限位翻边,限位翻边与座盆侧板之间具有间隙。本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通过连接钢管与座盆侧板间的间隙配合,使该种结构能够运用到可调节座椅结构中,而又可以通过在限位翻边与座盆侧板之间加装紧固垫片,实现运用到普通汽车座椅的功能,具有通用性。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seat connec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automobile seat connecting rod,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automobile seat.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automobile seat connecting rod can not be universal between the adjustable seat and the ordinary functional seat. The car seat comprises a connecting pipe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and the two seat bowl plate, two seat basin side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connecting both ends of the steel pipes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 the mounting holes, connecting steel pipe and the installation hole for clearance, pipe ends connected with limit flanging, with a gap between the flange and the position limit the seat bowl plate. The car seat connecting structure with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a basin side gap between, make this kind of structure can be applied to adjustable seat structure, and through the fastening gasket arranged between the limiting flange with the seat bowl side, to realize the use of ordinary car seat, is univers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汽车座椅上的一种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是汽车上重要的部件,其与行车安全和乘坐舒适性紧密相关。不同体格的驾驶员要求配备不同的汽车座椅,所以实现汽车座椅位置和角度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固定式座椅和可调节座椅的内部结构区别较大,通常生产企业会对整个产品重新设计,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周期。授权公告号为CN202541379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座盆,包括两侧板和连接侧板的钢管,钢管的末端具有环形的外侧凸台和环形的内测凸台,侧板的孔的周缘由外侧凸台和内测凸台夹紧,外侧凸台和内侧凸台通过胀形工艺成形,外侧凸台为钢管的管末端的翻边。上述结构无需焊接且产品的不良品率低,但仍存在一定缺陷:当应用于可调节座椅上时钢管与侧板间的摩擦力过大,不具备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具备通用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钢管和座盆侧板,所述座盆侧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钢管端部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管与安装孔间为间隙配合,该连接钢管的端部具有限位翻边,所述限位翻边与座盆侧板之间具有间隙。其工作原理如下:在汽车座椅中,连接钢管与座盆侧板之间保持连接状态,连接钢管为座椅的横向骨架,为座椅提供受力支撑,当需要进行座椅调节时,与连接钢管固连的调节部件带动连接钢管一起运动,此时连接钢管与座盆侧板之间为铰接状态,能与调节座椅内的多连杆机构相配合从而实现多样化的调节。连接钢管与安装孔间设为间隙配合使连接钢管与座盆侧板为可相对转动状态,当座椅需要调节时,与座盆侧板连接的座椅不会随连接钢管的转动而产生翻转,从而实现在调节座椅上运用,设置限位翻边确保在使用过程中钢管不会产生较大的轴向位移,从而保障座椅结构的稳定状态,在限位翻边与座盆侧板之间留有间隙,降低了连接钢管在调节转动时翻边与座盆侧板接触滑动所产生的摩擦力,使调节更加顺畅,当需要生产普通功能的座椅时,仅需在限位翻边与座盆侧板之间的间隙内加装紧固垫片,此时连接钢管与座盆侧板紧固连接,连接钢管的稳定性提高,座椅不易产生晃动,适用于普通功能的座椅,从而使该连接结构具备通用性。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中,所述座盆侧板上沿安装孔周向固连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呈环状且其内径与安装孔内径一致,该加强部与安装孔同轴线设置。考虑到生产成本,座盆侧板的板壁一般较薄,而座盆侧板需要承受座椅上人体重量产生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这样会在座盆侧板与连接钢管的接触面产生极大的压强,极易产生部件变形从而使得配合失效,影响乘坐人员的乘坐舒适性,甚至造成安全问题,通过设置加强部,增加承力面积,减小局部压强,使得结构的稳定性更好也更安全。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中,所述加强部与所述座盆侧板为一体式结构,该加强部的厚度与座盆侧板的厚度一致。加强部与座盆侧板通过一体式连接,结构强度更高,加强部厚度与座盆侧板的厚度一致,则整体结构可使用一块钢板通过冲压工艺成型,适于大批量生产,经济性好。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加强部焊接于所述座盆侧板上,该加强部的厚度大于座盆侧板的厚度。加强部与连接钢管的接触部是座椅的承力点,需要长期承受载荷,加强部使用较大的厚度能有效提高接触部的强度,缓解受力变形,通过焊接固定,能确保较高的连接稳固性。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中,所述加强部与连接钢管之间设有环状衬套,所述环状衬套与连接钢管间为间隙配合,该环状衬套与所述加强部内表面为过盈配合。在调节座椅中,连接钢管在工作状态下需要与座盆侧板间相对转动,长期工作必然会造成磨损,而座盆侧板结构复杂,更换成本高,通过在其间设置环状衬套,可保障座盆侧板不会受到过多磨损,从而延长结构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通过连接钢管与座盆侧板间的间隙配合,使该种结构能够运用到可调节座椅结构中,而又可以通过在限位翻边与座盆侧板之间加装紧固垫片,实现运用到普通汽车座椅的功能,具有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的立体图。本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的俯视图。实施例二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的剖面示意图。本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加装紧固垫片后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加装紧固垫片后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连接钢管;2、座盆侧板;3、安装孔;4、限位翻边;5、加强部;6、环状衬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4、图6、图2、图3、图5所示,本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钢管1和两座盆侧板2,所述座盆侧板2上各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连接钢管1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安装孔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管1与安装孔3之间为间隙配合,连接钢管1的两端部具有限位翻边4,所述限位翻边4与座盆侧板2之间具有间隙。在汽车座椅中,连接钢管1与座盆侧板2之间保持连接状态,连接钢管1为座椅的横向骨架,为座椅提供受力支撑,当需要进行座椅调节时,与连接钢管1固连的调节部件带动连接钢管1一起运动,此时连接钢管1与座盆侧板2之间为铰接状态,能与调节座椅内的多连杆机构相配合从而实现多样化的调节。连接钢管1与安装孔3间设为间隙配合使连接钢管1与座盆侧板2为可相对转动状态,当座椅需要调节时,与座盆侧板2连接的座椅不会随连接钢管1的转动而产生翻转,从而实现在调节座椅上运用,设置限位翻边4确保在使用过程中钢管不会产生较大的轴向位移,从而保障座椅结构的稳定状态,在限位翻边4与座盆侧板2之间留有间隙,降低了连接钢管1在调节转动时翻边与座盆侧板2接触滑动所产生的摩擦力,使调节更加顺畅,当需要生产普通功能的座椅时,仅需在限位翻边4与座盆侧板2之间的间隙内加装紧固垫片,此时连接钢管1与座盆侧板2紧固连接,连接钢管1的稳定性提高,座椅不易产生晃动,适用于普通功能的座椅,从而使连接结构具备通用性。进一步来讲,所述座盆侧板2上沿安装孔3周边固连有加强部5,所述加强部5呈环状且其内径与安装孔3内径一致,加强部5与安装孔3同轴线布置。考虑到生产成本,座盆侧板2的板壁一般较薄,而座盆侧板2需要承受座椅上人体重量产生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这样会在座盆侧板2与连接钢管1的接触面产生极大的压强,极易产生部件变形从而使得配合失效,影响乘坐人员的乘坐舒适性,甚至造成安全问题,通过在座盆侧板2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加强部5,增加承力面积,减小局部压强,使得结构的稳定性更好也更安全。如图1-2所示,所述加强部5与所述座盆侧板2为一体式结构,加强部5的厚度与座盆侧板2的厚度一致。加强部5与座盆侧板2通过一体式连接,结构强度更高,加强部5厚度与座盆侧板2的厚度一致,则整体结构可使用一块钢板通过冲压工艺成型,适于大批量生产,经济性好。进一步来说,所述加强部5与连接钢管1之间设有环状衬套6,所述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钢管(1)和座盆侧板(2),所述座盆侧板(2)上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连接钢管(1)端部插接于所述安装孔(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管(1)与安装孔(3)间为间隙配合,该连接钢管(1)的端部具有限位翻边(4),所述限位翻边(4)与座盆侧板(2)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钢管(1)和座盆侧板(2),所述座盆侧板(2)上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连接钢管(1)端部插接于所述安装孔(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管(1)与安装孔(3)间为间隙配合,该连接钢管(1)的端部具有限位翻边(4),所述限位翻边(4)与座盆侧板(2)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连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盆侧板(2)上沿安装孔(3)周向固连有加强部(5),所述加强部(5)呈环状且其内径与安装孔(3)内径一致,该加强部(5)与安装孔(3)同轴线设置。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鑫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