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灵菇的种植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6816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3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灵菇的种植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料制备、(2)菌袋制备接种、(3)培养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白灵菇的人工培育种植方法进行了特殊的改进处理,有效提升了白灵菇的营养价值、食用口感等品质,很好的增强了种植的经济效益,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整体培育方法简单,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Cultivation and cultivation method of Ling Bai mushroo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ultivating and cultivating Ling Bai mushroom,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aterial; (2) preparation of inoculation with bacterial bag; (3) cultivation management. Artificial cultiv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of Pleurotus ferulae were improved special treatment,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edible mushroom Ling Bai, taste very good quality, enhanc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lanting, and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the whole cultivation method is simple and has good popularization value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灵菇的种植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菇的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灵菇的种植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白灵菇即白阿魏蘑,又名白灵侧耳、白阿魏侧耳、刺芹侧耳白变色种。白灵菇、白灵蘑、翅鲍菇为商品名。在新疆,因为生于伞形科大型中药材——阿魏的植株上,民间习称天山神菇。白灵菇有几种不同形态。市场上畅销的白灵菇是指菌柄粗短,菌盖特大,形似手掌形的品种。菌柄较长,菌盖偏小的品种,则一般不做为白灵菇经营。随着人们的采挖,野生白灵菇的数量少之又少,为了满足市场上对于白灵菇的需求,先多通过人工进行栽培。目前现有的白灵菇栽培方法较为普通简单,对应培育出的白灵菇品质和产量一般,为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还需要对人工栽培的方法进行不断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白灵菇的种植培育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白灵菇的种植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料制备:a.按对应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40~45份玉米芯、6~10份板栗壳、15~20份麦麸、30~35份木屑、8~12份棉籽粕、2~5份酒槽、1~3份高岭土、2~4份石膏、3~6份蔗糖;b.将操作a称取的各成分进行混合,加入适量水后搅拌均匀,并调节混合物的pH值为7.5~8.5后得培养料备用;(2)菌袋制备接种:a.将步骤(1)制得的培养料装袋后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后得菌袋备用;b.将操作a制成的菌袋移入接种室内进行常规无菌接种处理后备用;(3)培养管理:a.将步骤(2)接种处理后的菌袋放入培养室内,控制室内温度为23~26℃、空气相对湿度为45~55%,避光条件下培养17~20天,然后在每个菌袋的袋体底部上打孔,接着在菌袋间和所打的孔内填覆营养土,完成后再保持上述同样的湿度、空气相对湿度条件,避光条件下培养4~7天;所述的营养土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50~60份腐叶土、15~20份田土、3~5份骨粉、6~10份鸡粪、0.1~0.2份复合维生素、3~6份土壤提取液;b.操作a处理完成后再将培养室内的温度调节至3~5℃,低温刺激培养5~8天;c.当菌袋上出现原基后,将培养室内的温度调节至12~14℃,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90%,保证培养室内的通风良好,培养14~17天后,当子实体菌盖充分展开,但仍有微微卷边,孢子未释放时采收子实体。进一步的,步骤(1)操作a中所述的玉米芯、板栗壳的粒径为150~200目,木屑碎片大小为0.6~1.2cm。进一步的,步骤(1)操作b中所述的培养料的含水率为60~65%。进一步的,步骤(3)操作a中所述的复合维生素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9、维生素C和维生素D。进一步的,步骤(3)操作a中所述的土壤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从连续种植苹果树不低于6年的种植田中挖取土壤,然后将此土壤与其质量6~7倍的清水共同混合,以900~1000转/分的转速高速搅拌处理20~25min后过滤,将所得的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完成后即得土壤提取液。进一步的,步骤(3)操作a中所述的营养土的制备方法是:将腐叶土、田土、骨粉、鸡粪、复合维生素、土壤提取液按对应重量份充分混合均匀后,再用紫外线进行辐照杀菌,完成后即得营养土。进一步的,步骤(3)操作c中所述的培养室内的光照强度控制为700~900lx。白灵菇人工栽培的品质与培养基质、管理方法等因素息息相关,本专利技术对人工栽培的各个条件进行了合理搭配和把控,有效增强了人工种植的效益,其中先以玉米芯、板栗壳、麦麸、木屑等成分配合制成了培养料,其透气保水性好,营养价值丰富,搭配合理,有效保证了菌菇的健康生长,在菌袋接种后,先对其培育17~20天,保证了大部分菌丝的初期生长,接着对每个菌袋的底部进行打孔,然后进行填覆营养土处理,此举能有效的为菌袋补充养分,保证后期菌体的快速健康生长,同时又能实现相邻菌袋间的连通,实现了菌袋以及相邻营养土间的养分共用,提升了同一批次白灵菇生长的均匀性,且本营养土中又添加了土壤提取液成分,此土壤提取液是由连续种植了苹果树六年及以上的土壤中提取制成,农作物种植中通常存在连作障碍,即前茬多年种植一种作物,后续再进行同种作物种植时会影响生长,因为该作物在多年种植中会分泌一些物质甚至自毒成分,影响后茬作物的生长,此效应在同种作物间影响明显,但若后茬作物非同种的前茬作物,反而有可能会促进后茬作物的生长,这也就是现在轮作种植的依据,连年种植苹果树后的土壤内含有较多的酚类、萜类、酮类、未探明的生物活性物质等,虽然其对于苹果树自身有毒副影响,但申请人意外的发现此类物质成分能有效的促进白灵菇菌丝体的生长,可增强白灵菇菌体的营养价值、单体重和产量,此外营养土的添加增强了对菌袋底部的密封效果,隔绝了氧气和光照,防止菌丝体向下生长出现“地雷菇”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栽培品质和效益;接着又进行了低温刺激培养处理,可刺激增强菌体营养吸收量的提升和抗病性的增强,最后在出菇阶段进行了合理的生长条件控制,保证了白灵菇快速健康的生长。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对白灵菇的人工培育种植方法进行了特殊的改进处理,有效提升了白灵菇的营养价值、食用口感等品质,很好的增强了种植的经济效益,且本专利技术方法整体培育方法简单,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白灵菇的种植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料制备:a.按对应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40份玉米芯、6份板栗壳、15份麦麸、30份木屑、8份棉籽粕、2份酒槽、1份高岭土、2份石膏、3份蔗糖;b.将操作a称取的各成分进行混合,加入适量水后搅拌均匀,并调节混合物的pH值为7.5~8.0得培养料备用;(2)菌袋制备接种:a.将步骤(1)制得的培养料装袋后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后得菌袋备用;b.将操作a制成的菌袋移入接种室内进行常规无菌接种处理后备用;(3)培养管理:a.将步骤(2)接种处理后的菌袋放入培养室内,控制室内温度为23℃、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避光条件下培养17天,然后在每个菌袋的袋体底部上打孔,接着在菌袋间和所打的孔内填覆营养土,完成后再保持上述同样的湿度、空气相对湿度条件,避光条件下培养4天;所述的营养土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50份腐叶土、15份田土、3份骨粉、6份鸡粪、0.1份复合维生素、3份土壤提取液;b.操作a处理完成后再将培养室内的温度调节至3℃,低温刺激培养5天;c.当菌袋上出现原基后,将培养室内的温度调节至12℃,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85保证培养室内的通风良好,培养14天后,当子实体菌盖充分展开,但仍有微微卷边,孢子未释放时采收子实体。进一步的,步骤(1)操作a中所述的玉米芯、板栗壳的粒径为150~200目,木屑碎片大小为0.6~1.2cm。进一步的,步骤(1)操作b中所述的培养料的含水率为60%。进一步的,步骤(3)操作a中所述的复合维生素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9、维生素C和维生素D。进一步的,步骤(3)操作a中所述的土壤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从连续种植苹果树6年的种植田中挖取土壤,然后将此土壤与其质量6倍的清水共同混合,以900转/分的转速高速搅拌处理20min后过滤,将所得的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完成后即得土壤提取液。进一步的,步骤(3)操作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灵菇的种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料制备:a.按对应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40~45份玉米芯、6~10份板栗壳、15~20份麦麸、30~35份木屑、8~12份棉籽粕、2~5份酒槽、1~3份高岭土、2~4份石膏、3~6份蔗糖;b.将操作a称取的各成分进行混合,加入适量水后搅拌均匀,并调节混合物的pH值为7.5~8.5后得培养料备用;(2)菌袋制备接种:a.将步骤(1)制得的培养料装袋后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后得菌袋备用;b.将操作a制成的菌袋移入接种室内进行常规无菌接种处理后备用;(3)培养管理:a.将步骤(2)接种处理后的菌袋放入培养室内,控制室内温度为23~26℃、空气相对湿度为45~55%,避光条件下培养17~20天,然后在每个菌袋的袋体底部上打孔,接着在菌袋间和所打的孔内填覆营养土,完成后再保持上述同样的湿度、空气相对湿度条件,避光条件下培养4~7天;所述的营养土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50~60份腐叶土、15~20份田土、3~5份骨粉、6~10份鸡粪、0.1~0.2份复合维生素、3~6份土壤提取液;b.操作a处理完成后再将培养室内的温度调节至3~5℃,低温刺激培养5~8天;c.当菌袋上出现原基后,将培养室内的温度调节至12~14℃,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90%,保证培养室内的通风良好,培养14~17天后,当子实体菌盖充分展开,但仍有微微卷边,孢子未释放时采收子实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灵菇的种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料制备:a.按对应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40~45份玉米芯、6~10份板栗壳、15~20份麦麸、30~35份木屑、8~12份棉籽粕、2~5份酒槽、1~3份高岭土、2~4份石膏、3~6份蔗糖;b.将操作a称取的各成分进行混合,加入适量水后搅拌均匀,并调节混合物的pH值为7.5~8.5后得培养料备用;(2)菌袋制备接种:a.将步骤(1)制得的培养料装袋后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后得菌袋备用;b.将操作a制成的菌袋移入接种室内进行常规无菌接种处理后备用;(3)培养管理:a.将步骤(2)接种处理后的菌袋放入培养室内,控制室内温度为23~26℃、空气相对湿度为45~55%,避光条件下培养17~20天,然后在每个菌袋的袋体底部上打孔,接着在菌袋间和所打的孔内填覆营养土,完成后再保持上述同样的湿度、空气相对湿度条件,避光条件下培养4~7天;所述的营养土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50~60份腐叶土、15~20份田土、3~5份骨粉、6~10份鸡粪、0.1~0.2份复合维生素、3~6份土壤提取液;b.操作a处理完成后再将培养室内的温度调节至3~5℃,低温刺激培养5~8天;c.当菌袋上出现原基后,将培养室内的温度调节至12~14℃,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90%,保证培养室内的通风良好,培养14~17天后,当子实体菌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葛修梅张振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